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以《新青年》为中心的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思想、宣传民主和科学、主张文学革命的文化思想运动。
1915年9月《青年杂志》(1916年第二卷第一号改名《新青年》)创刊,标志运动的兴起。针对辛亥革命后一度出现的尊孔复辟逆流及“国体虽变而纲常未变”的现实,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认为“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此三者为欧美文明进化之根本原因”(见陈独秀《袁世凯复活》)。进而提出“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当时亦称“人权”)和“科学”(“赛先生”Science)两大口号,认为“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
其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吴虞分别发表《宪法与孔教》、《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狂人日记》等大量文章,分析与驳斥了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学说。
陈独秀认为,孔子之道和封建的三纲学说,是“制造专制帝王”的根本原因;如果不把它们“洗刷得干干净净”,“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旧思想与国体问题》)。还说:“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制度者也。”(《吾人之最后觉悟》)
李大钊针对当时尊孔复古逆流说:“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孔子与宪法》)。孔子学说,“已不适于今日之时代精神”,并表示为了确立新道德,必须“加以人为之力”,使其迅速崩溃,“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同上)。
吴虞对儒学的攻击更为猛烈,他指出“儒家以孝悌二字为二千年来专制政治与家族制度联结之根干”,流毒天下,“不减洪水猛兽”(《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严斥儒家“仁义道德”为“吃人”的教条。提倡白话文和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基本内容。
“要拥护那德先生(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本志〈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陈独秀早在清末就从事于文学活动,“五四”前后他又不断介绍西方文艺思想,介绍欧洲的文艺作品。他认为中国文学必须改革,并主张文学要反映“国民精神”;文学家要“以思想左右”时代。
李大钊也于1916年发出掀起新文艺运动的呼声,说:“由来新文明之诞生,必有新文艺之先声。”(《“晨钟”之使命》)
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认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语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要“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主张“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胡适、陈独秀的主张得到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热烈响应。
1918年5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等白话小说,在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进行了文学革命的实践,开创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道路。他还写了许多杂文,表示了对旧社会旧事物的愤怒,对人民的炽热感情,具有很强的战斗性。
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提倡“循自由思想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聘请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物前往任教,使当时的北大成为传播新文化的重要阵地。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产生了一些影响较大的刊物,如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国民》及《新潮》等;还先后形成了众多的社团,如在武昌成立的互助社,在湖南成立的新民学会,在北京成立的国民杂志社、新潮社等。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也引起封建复古派的攻击,诬之为“覆孔孟、铲伦常”的邪说,攻击白话文是“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并倡办《国故》等杂志,与《新青年》、《新潮》等相对抗,遂引起新旧思潮大激战。
五四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传统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1919年4月6日《每周评论》16号登载了《共产党宣言》的第二章;1919年5月5日北京《晨报》副刊增设《马克思研究专栏》;1919年11月《国民》杂志2卷1号刊登了《共产党宣言》第一章;1920年8月上海出版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全文译本等。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流传,当时许多先进分子,也开始了从激进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但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所用思想武器主要还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运动也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没有和政治运动紧密结合。“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经过“问题与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论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