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观后感
每日一段:2020年1月27日
昨天和老公一起看了《囧妈》,对于徐峥导演的片子,我个人觉得质量还有保障。笑完之后也有感触,中国家庭的家庭模式看来还真是一脉相承!
从一开始囧妈执意要坐火车而不愿坐飞机的一段就引起了我强大的共鸣。因为我们和爸妈相隔两地,每次来时我都建议他们坐飞机,但是每次他们都是要坐火车。有关于时间和金钱以及舒适度方面的讨论已经进行过无数次了,但是他们依然我行我素的安排火车。但每次爸妈火车旅行来总会分享一些在火车上遇到的事。后来我也逐渐明白,也许他们不太喜欢飞机的快捷但是孤独的行程,反而喜欢坐车时和其他人拉拉家常说说闲话的人情温暖。他们热爱生活的方式从形式上就和我们不一样。我们觉得好不容易有旅途上独处的时光,愿意花一点时间看一部电影或者是读一本书,但对于父母来讲,他们更喜欢和人交往吧。如囧妈坐长途车不仅准备各类吃食,连枕套被罩都带上。嗯,这很妈妈!
剧中伊万和妻子的新生家庭几乎是原生家庭的复制。两个人婚姻中妻子一语中的揭露伊万的问题:“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你希望我成为你想象中的妻子,我努力过,但我不是。”伊万在怼他妈妈时,尽然也不自觉的说了同样的话:“在你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这么多年过去了,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不知道伊万是不是真的意识到原生家庭带给他的婚姻问题。婚姻关系可以结束但是母子关系却无法更改,除了相互沟通达成和解,这样的“魔咒”就没有办法打破。
伊万像捣蛋的小男孩一样一个一个的丢掉妈妈准备强行喂给他的小番茄,偏偏要和他妈妈不喜欢的俄罗斯女人接触,甚至要求妈妈和他必须保持10米以上的距离。这都是他不断去抗争的独立。
但当他发现说了狠话真的伤害了妈妈的时候却又义无反顾地去找妈妈。和妈妈一起对抗熊的时候也表现出这份亲情无法割舍的爱。在伊万背着妈妈去追火车时爆发的力量是只有亲情才能激活的!
通过六天的旅行,伊万终于和母亲达成和解,了解了母亲和父亲的往事,了解母亲的过去,了解家人间相处的方式:“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
作为贺岁片,结局大体是美满的:伊万和妈妈各自有了精彩的人生,伊万和妻子也是和平分手。
反思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我也和伊万一样有抗争的一面,同样也有割舍不开的亲情羁绊。
这几年和父母争吵不休,让我不断的反思原生家庭带给我的影响,原来我也是想拼命的逃离,摆脱家庭给我的影响。但随着自己的孩子逐渐长大,我好像也逐渐变成了爸妈的样子,我也开始做那个“我觉得你冷”的妈,也开始变成“你听我的没错,因为我是你妈”的强权家长!在惊讶自己的“惯性”养育之时,开始有意识的来“校正”。
到底什么是“独立的个体”,到底怎样的“尊重”才能让孩子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孩子的“懒惰”本性要“接纳”吗?要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的热爱生活?这些都是我在不断思考的“难题”!
在这样的思考中我也开始明白父母们对于我们的教导是如我现在对我的孩子一样,希望把我的人生经验直接教授给我的孩子,我们同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弯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更多的苦难。我也开始明白了“父母觉得的冷”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积累。但是我觉得在我和父母之间少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以至于很多的道理,他们只是告诉我结论,而不去和我去沟通原因。我们都想做一个明白人,当我知道结论的时候,我也想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在和我的孩子沟通我的人生经验时,我也会充分的说明我为什么要这样教他的理由。如果他接受我的理由,他自然就会接纳。如果他不接受我的理由,他拒绝我,我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我们已经达成相互了解。当然我也会向我的孩子去学习一些新的东西。这样我们在思想上的交流,才不会那样有隔阂。
我也开始逐渐明白,我们和父辈之间需要更多的沟通。沟通才是能搭建起尊重和接纳的前提!
在今年这个疫情爆发的特别春节,因为不能出门让一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变得特别的多。呆的时间长了,发现很多家人之间不知道用什么来去相处。中国的家庭在形式上是一起的,但在思想上却是相隔万里的。期待着大家能够共同去看一部电影,共同去读一本书,更多的来交流沟通,了解彼此的思想,真正的了解到什么是独立的个体,什么是接纳和尊重。让我们的亲情关系不再“囧”,而是真正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