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缺不了——爱的谎言
正在读《爱的小黄书》,在第三章浪漫礼节中的六十七页,专门为;我们为什么要说谎这句话做出科学的解释,单从医学的角度来讲,说谎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
生活中凡是正常的人,大概都会有说谎的时候,甚至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内心使然。当然最主要的是看说谎的出发点和目的,如果是恶劣的撒谎,是不可取的不应该得到原谅和理解。如果是善意的谎言,应该给予理解和支持,诸多的实践证明,善意的谎言是很好的粘合剂。
比如,很多人都不会错过2010年央视春晚,由郭冬临和牛莉合演的小品《一句话的事儿》,两人淋漓尽致的刻画了在现实生活中,来得突然甚至有些措手不及的事,该如何应对才能息事宁人,是如实相告?还是替同事打圆场?体现出两人抓狂的内心世界的矛盾。
对于善良的人来说,如实相告势必会引起同事的家庭纷争,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弄得鸡犬不宁。那么只好帮同事掩饰开脱打圆场,力求将摩擦和误会的概率降到最低,让他们夫妻和和美美的过日子,以免节外生枝。
小品中的经典台词道出了精髓: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能坏事,一句话能成就一个和谐的社会,让我们心里都阳光点啊。我们不能不说这种善意的谎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善良本质,和一种鲜活的生活气息。
而这种善意的谎言,婚姻生活中处处皆是。大致分为两种:第一,个人情感方面,第二,钱财方面。
第一,先说说个人情感方面:
在每天柴米油盐的琐碎中过日子难免枯燥,夫妻之间要想和谐相处融洽,精神层面是不可或缺的,而善意的谎言往往是婚姻中支撑情感的一剂崔红的特效药。
闺蜜小丽微我私聊,体形偏胖的她特喜欢穿旗袍,于是花几百元买了一件真丝旗袍,穿在身上让她老公看漂亮不漂亮,其实小丽的体形在她老公看来不太适合穿旗袍,但他为了让老婆开心快乐,点头注视着,一脸认真地说:挺合适的,穿上挺漂亮,于是小丽开心地向我报喜。
很明显她老公说的是善意的谎言,是为了让自己的老婆更加快乐,拥有足够的自信而变得更加美丽。不能不说她老公是聪明的,能在现实生活中敏锐的感知到,老婆是需要哄才开心的。
有时觉得好男人真得挺累,不但要哄老婆开心,又要工作养家应酬,还要调剂好大家庭的和谐。
比如,家庭中最让人挠头的是婆媳关系,而做为儿子和丈夫的男人,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调剂作用,来维系婆媳之间的和谐相处,善意的谎言是融化坚冰的有利武器。
同事小李的家,是别人羡慕的和谐大家庭。由于父亲去世的早,母亲几年前就被小李从乡下接到城里同住。母亲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媳妇更是得理不让人的主。可见要使两个女人和谐相处,小李真是费尽心机。
由于原生家庭各自的环境不同,再加上年岁的代沟,对待事情的看法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首先是在孩子身上引发的矛盾,媳妇教育孩子学习上的严厉,不写完作业就不许吃饭,婆婆当然看不惯了心疼孙子,俩女人各自生闷气。这时小李的两头瞒加之善意的谎言,巧妙得两边周旋才得以平息,总算是矛盾没有越积越多。
小李时不时的买些好吃的东西或做讨好母亲的事,都鼓励媳妇出面给婆婆送去或传话,老太太自然心生欢喜,久而久之,婆婆在外面和老姐妹们直夸媳妇孝顺明事理。
当然如果是母亲的不对,小李也毫不留情地去指责母亲,虽然母亲万分的不愿意,只是当时狠狠的骂儿子几句,过几日便烟消云散了,因为没有母亲记恨孩子的。
这样处理事情老婆自然高兴,因为在婆婆面前老公给足了面子,她能不更爱老公吗?
当着老妈的面多说一些媳妇的好,在媳妇面前多说一些老妈对老婆赞扬的话,虽然都是自己编造的善意谎言,但能有效的调解婆媳之间的关系,使家庭和睦其乐融融。这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了,但很奏效。
当然,善意的谎言也需要掌握适度,它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起到最佳效果,可一旦使用过度,伤人又伤心,弄巧成拙搞的自己里外不是人。
第二,再说说钱财方面:
记得在父亲去世之前的重病期间,老人还在极力的维护自己儿子的经济利益。尽管我做女儿的已经花了几万元为其治病,尽心尽力地伺候。也抵不过老人骨子里重男轻女的现实版来得残酷,他不是不爱女儿,而是和儿子相比女儿显得无足轻重,一切都在逆反着发生。
最最让我心寒的是,从医院回老家的弥留之际,还不忘为儿子争取三百元的打车费而说话。我无语,我伤心欲绝,为父亲即将离世再也不见而不舍,为一切一切的不平等而哭泣,而这一切一切的内心矛盾,我无法跟老公诉说,我只能用善意的谎言去告知,老人挺好做事公平。我怎能去告知老公实情,让他跟着愤慨或感伤呢?一个人独自承受也是对他两人的一种间接保护吧。
我们对于生活中这些无关痛痒的善意谎言,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握好适度,只要是不违反原则性的法则,本着息事宁人家和万事兴的态度就ok了。不必太较真说实话,这样做也许会弄得两败俱伤,鸡犬不宁。因为水至清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我很赞同骆新老师说过的一段话:善意的谎言在夫妻间是一定存在的,不要看对方说的有多少是真话,而是看你能在多大程度上装糊涂。当然,在一些比较重大的情感和财产方面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