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读书心得分享

等待人?别想了,其实我们都是“势利眼”

2017-05-04  本文已影响7人  512173577983

《人民的名义》最近很火爆,其中有一段戏一直被网友津津乐道,就是侯亮平儿子的为了踢足球贿赂同学的事情。

当侯亮平找到校长的时候,校长是这样的

直接说,不可能,我们学校是重点,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事情。

当侯亮平将自己名片递过去,亮出自己在反贪部门工作的身份时,

校长的态度立马发生了转变。

瞬间表态,自己会让老师,哦,不,是校长自己亲自去调查。

一个重点学校的校长,态度的突然转变让众多网友觉得,真的是世态炎凉。

联想到自己,平时因为没有侯亮平这种身份,被多少有权有钱的人翻了白眼。

这些人都是势利眼,看到面对侯亮平的时候这个老师的态度180度大转弯,瞬间就感觉解气了。

大呼过瘾,侯亮平真的是替我们解了一口气!

对于我们这样的平民可是没有办法享受到这种待遇的。

有文化的人将这种行为称作,看人下菜碟。

我们这些人就将这叫做“势利眼”。

当某人表现出某种头衔、或者穿着不俗的时候,他就会表现的恭恭敬敬,哪怕这个人和他其实并没有多上下级关系。

而拥有头衔又或者是穿着不俗的人往往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权威。

也就可以说,势利眼就是会对专家、权威表现出区别于对待普通人的恭敬和顺从。


为什么会出现势利眼?


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

因为进化告诉我们,要听从于权威的话语。

在远古时代,个人的生存极易受到威胁,随便的一种动物,随便的一种没有见过事物都足以将人置于死地。

那些经历过并且从各种不熟悉的事物成功存活下来的人,就积累了比别人更加多的经验,获得了更加多的信息。

其中的一些变成为了族群里的长老,知道更加多的知识,变成了生存的专家。

有了专家的教导,后来的人可以有更大的可能避免先辈所犯过的错误,有更加大的生存能力。

那些不听专家话的人呢?

大概,有很大一部分人就因为犯了一个和之前的人类似的错误而死掉了吧。

经过时间的演变,人们越来越认同要听专家的话。

进化将这个结论写进了我们的DNA中,一直延续到现在。

现如今的专家教育


即使就是今天,这种族群中专家教导后辈的模式依然没有改变。

从小开始,父母、老师、身边的成年人,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专家,都是权威。在绝大部分的时候,他们将自己正确的人生经验传承给我们,让我们可以走得更加从容,成长的更加健康。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对专家恭敬,顺从,几乎就演变成了一种生理本能。

也可以说,“势利眼”其实是我们生存的一种本能,每个人都有,只是表现出来的程度不同罢了。


有人,在利用我们的本能

那到底是谁在利用我们的本能。

很简单,我们买的书都有:序。

一些书上也会写上知名人物的书评,就在封面或者书的扉页上,也可能在书的背面。

所有的这些几乎都在消费者最容易发现的地方。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们要请知名人物作序?

为什么他们要在读者最容易发现的地方,写上知名人物的书评?

这其实,也是利用了我们的“势利眼”这一生理本能。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不是没有见过央视的主持人代言?

地方台上,比较知名的主持人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广告代言。

但是,像央视的主持人,尤其是主持新闻联播的主持人,我们是不可能看到他们做代言的。


规定就是央视的主持人不允许做代言。

为什么呢?

因为,长时间的新闻播报已经将这些主持人的面孔同央视画上了等号。

他们已经和央视变成了一体,代表了国家的最高新闻精神,也代表了绝对的正确。

如果他们出现在代言的广告中,所有人都会下意识的认为,他说的一定没有错,就像新闻联播一样。

虽然他们只是新闻的播报者,但是,工作的特殊关系会将他们塑造成代表正义、理性、国家意志的权威。

在这种权威之下,顺从会达到最高效应。

虽然,央视的主持人不能代言。但是,也不妨碍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强大的权威来增强人们顺从的购买商品。

我见过一个好坏好坏的广告,商家将广告做成了形式有点像新闻采访的样子。背景图用的是我们新闻最喜欢用的蓝色。

我的天!

那一刻,我的潜意识根本没有将这个视频归类为广告,而是将这个归类为新闻处理了,丝毫不怀疑这则消息的真实性。

还好只是很小的不正经的小众台上见过这种广告,如果要是大台上播放这种广告,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由此可见,仅仅是表现的像权威,像专家也会引发我们极大的顺从感。

不良商家真的是将《影响力》这本书应用到了极致啊。

希望,这篇文章帮你了解了势利眼是人性本能,也知道了权威的力量。

为你带来,一丝丝的价值。

点赞,是你的鼓励

分享,是你的肯定

认真,是我的态度

下一次,我们谈谈—稀缺| 真的有那么喜欢吗?还是只是因为占有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