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

我对西游记的看法

2017-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燃雪Burning_snow

法天象地是《西游记》中的法术名称,属于七十二般变化中的一种。全书中会法天象地的只有孙悟空、二郎神、牛魔王、六耳猕猴这四人。孙悟空在全书中一共只使用过三次。

第一次是在花果山显威。

且看:他弄到欢喜处,跳上桥,走出洞外,将宝贝擅在手中,使一个法天象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声:“长!”他就长的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闪电,口似血盆,牙如剑戟。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把些虎豹狼虫,满山群怪,七十二洞妖王,都唬得磕头礼拜,战兢兢魄散魂飞,霎时收了法象,将宝贝还变做个绣花针儿,藏在耳内,复归洞府,慌得那各洞妖王,都来参贺。(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孙悟空

第二次是在大战二郎神

且看:真君与大圣斗经三百余合,不知胜负。那真君抖擞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青脸獠牙,朱红头发,恶狠狠,望大圣着头就砍,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与二郎身躯一样,嘴脸一般,举一条如意金箍棒,却就如昆仑顶上的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二郎神

第三次是在大战牛魔王

且看:牛王嘻嘻的笑了一笑,现出原身,一只大白牛,头如峻岭,眼若闪光,两只角似两座铁塔,牙排利刃。连头至尾,有千余丈长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对行者高叫道:“泼猢狲!你如今将奈我何?”行者也就现了原身,抽出金箍棒来,把腰一躬,喝声叫:“长!”长得身高万丈,头如泰山,眼如日月,口似血池,牙似门扇,手执一条铁棒,着头就打。

牛魔王 可见,使用了法天象地有丑。

再说说矛盾

1、猴子被压在5行山下500年,和尚出发在唐贞观13年(公元639年)以后,那么猴子被压应该是在公元139年左右,而猴子出来后,借宿一农民家,老农说:听老祖宗说,是王莽篡位(公元10年左右)时天上降下来的。这里相差100多年。----当然有可能是老农的祖先历史学的不好,记不清,也有可能是作者就没搞清楚。

2、《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里猴子被气走回家,到龙宫喝酒,看见圯桥三进履的画,龙王说“大圣在先,此事在后”张良应该是公元前200以前的事,猴子被压是公元130左右的事,中间有猴子在八卦炉里的50年(天上49天)以及其他约50年,在天上当齐天大圣不到100年,反过来可以推断,张良的时候,猴子应该是封弼马温那前后。所以这表达的问题。

3、唐王死了,判官看生死薄上写:“贞观一十三年”加了2个横,改为“贞观33年”,实际老李贞观23年就OVER了,是明显的错误。

4、取经路上,太上老君的坐骑下界变成青牛精,并偷了专门套兵器的金刚琢,好几次把老孙金箍棒套去,弄的猴子到天宫搬救兵时不得不低三下四。观音的坐骑偷了紫金铃下界作怪,孙悟空计盗紫金铃降妖后想把铃据为己有,所以观音要铃时猴子撒赖说没看见。观音说若不是盗出了紫金铃,十个悟空也斗不过此妖。言下之意十个悟空也斗不过紫金铃。既然老君的金刚琢和观音的紫金铃中的任何一件宝贝都能降服孙悟空,当年大闹天宫时,为什么包括老君和观音在内的各路神仙对孙猴子无可奈何,只有请来佛祖才能降服孙悟空?莫非当时忘了自己的宝贝?

5、对这个问题唯一的解释就是《西游记》是写和尚取经的故事,所以思想主旨就是宣扬佛法无边。扬佛自然就在一定程度上贬低道教。况且《西游记》成书于明朝中期的嘉靖年间,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宠信道士,把整个国家弄的乌烟瘴气,老百姓怨声载道。故而《西游记》中的国王身边多恶道:操纵车迟国政的虎鹿羊三位大仙是道士、鼓动比丘国王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的心脏作药引的国丈是士道……取经路上遇到的妖怪也有很多道士。《西游记》不仅把道士多写成负面形象,甚至在车迟国把道教至高无上的三清像扔进了茅厕。而法力最高的如来、形象最光辉的孙悟空、对自己的事业最忠心的唐僧都是佛教人物。可是我们不要忘记孙悟空的授业恩师却是道士。既然宣扬佛教贬低道教,为什么让孙悟空用道教传授本领的降妖除魔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