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微型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县上和市上的教学能手评赛活动,都要求上一节微型课来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其实,近几年来,教师资格证认定、职称的评定等活动,也都要求老师上一节高质量、高水平的微型课,微型课教学也就成为了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了。那么,如何上好微型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老师,我不得不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听了名师丁亚丽老师的报告《如何上好微型课》,自己又尝试上了几节微型课之后,我对微型课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微型课要选好点。微型课要比常规课时间短,内容少,一般为10——20分钟。在这有限的时间之内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在教学内容中选择一个点进行教学,把这个点教会,教透了,实现一课一得。比如《纪念白求恩》一课,它的教学重点一,学习白求恩精神;二,对比手法的运用;三,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我在教学时就选取了“叙议结合”这个点,以第一段为例教会学生明确到了什么是叙,什么是议,叙和议的作用,再让学生选择一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认识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最后进行拓展小练笔,从而真正掌握这种写法,实现了一课一得。
二、微型课环节要齐全。微型课不同于微课。微课是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而微型课则是一节完整课的教学过程的浓缩,要做到教学环节齐全,结构完整。如我在上微型课《最后一课》时,就分为五个环节。环节一,情景导入,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环节二,学生读题目,再次把握小说的感情基调,为后面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做了铺垫。环节三,品读韩麦尔先生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分析其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环节四,课堂拓展小练笔,运用所学方法写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最后布置作业,读《花木兰》,分析其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与本文的异同。整个设计环节齐全,又有梯度,层层深入,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微型课教学切入要快。微型课时间短,只有常规课时间的二分之一,所以导课时间要控制在2分钟之内,否则就会影响主体内容的学习,导致课堂教学任务完不成。曾经听过一位老师的微型课《壶口瀑布》,老师的导课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去过壶口瀑布吗?如果没有去过,你在电视或者其他媒体也应该看过吧,请大家说一说你看到的壶口瀑布?”可以预设一下,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壶口瀑布,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可能有些学生除了谈见闻,还会谈感受,这样提问两名同学的话,就需要四分钟左右,再加上老师自己的导语,就快五分钟了。接下来深入文本品析精妙语句的时间就要压缩了,时间不够,品析就不够透彻,最终,这节微型课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如果把导语变成“请大家用一两个词来说说你看到的壶口瀑布”就会更具针对性,也节省时间。可见微型课教学不能在导课上“绕圈子”“耍花子”,要快速进入切入课题,尽量做到新颖,引人注目。
四、微型课教学方法要当。很多的微型课教学都没有学生,比如职称评定,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就是在唱“独角戏”。但是我们老师在上课时依然要呈现出一种师生互动的场面来,就需要选用恰当而有效的方法,或平铺直叙,或环环相扣,或激情朗诵,或问题探究等等。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一定要行之有效。朗诵是我的特长,在微型课《画山绣水》中,我就主要采用了以读促析法,聚焦第二段“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时,我大声朗诵,模拟引导学生从析读品读中不断感受叠词、比喻的妙用,体会作家杨朔对桂林山水的陶醉和喜爱的场面。采用诵读法,以读促析,读析互促,既符合散文的文体特点,又能培养学生语感,还能展现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何乐而不为呢!
“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以上只是我自己的几点粗浅认识,要想真正上好一节微型课并不容易,还需要我们下苦功夫,深入文本,吃透教材,选好亮点使课堂出彩。期待我们每一位老师在且行且思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补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