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这些,即使你日更365天,依旧无人问津
最近,看到简书上很多小伙伴在讨论日更,遇到了很多问题。很多人也都在分享,自己关于日更的看法。今天我也兑现前几天的承诺,梳理一下我对日更的认识。
我总结了一下,日更产生的困扰,大体分为2种。
如果,把写文章比喻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的话,这两个问题就是断路和短路。
断路,就是输入和输出的循环之中,某一个环节断了。比如,读书少造成输入减少,自己的思考少,内化出的道路少,造成输出没有价值,感觉自己写不出来东西,做不到每天都有新感悟。
短路,就是信息流没有经过作为负载,直接从正极回到负极。比如,读者就是信息流的负载,写的文章没有人看,没有打动读者。写文章成了自己写给自己,感觉自己的文字没有价值,很受打击。
那么,怎么解决这2个问题呢?
很简单,借助理工科思维方法,解决断路问题,就用“短路法”,就是让它由断变通。解决短路问题,就用“断路法”,就是给它加上新的负载。
先解决断路问题。首先思考一个概念,“日更”是什么?是每天更新。“每天”代表的是频率,“更新”要求的是内容。
如果频率换成是周更或者月更,你可以就觉得会很轻松。因为时间一长,我们经历的事情就会更多,会发生更多的故事,会产生更多的感受和想法,可以拿出来写一写。
按照这个思路,日更之所以写不出东西,就是因为你经历的少。根本原因不是时间不够长,而是你的时间密度不够大。你在一个月才经历3件事,别人一天可能就已经经历了5件事。
这些“事”,不是指我们平常理解的做个项目、洗洗衣服这样的事务本身。而是,我们的对事务的思考。你天天走一样的路,做一样的工作,感觉不到什么不同,肯定不会有思考。但是你换一条陌生的路,见一个没见过的人,可能就会给你很多新鲜的感受。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存在的细微“事”很多,只是你有时候感受不到。
推荐2种办法,一种是扩大信息源,多接触不同人和事。我们各自的生活圈子有限,可以接触不到那么多人和事,但是有捷径。就是读书,通过大量的阅读,从作者字里行间中,遇到更多的人和事。
一种是增加敏感度。对同样的一件事,你无感,别人可能就能分析出好多问题。比如杨幂离婚了,你觉得就是八卦新闻,说说笑笑完了。别人可能就会思考她为什么离婚,进而引发出自己的爱情观。
黑格尔说过,存在的即合理的。
那么,我们要思考的是为什么合理。要善于分析身边信息的来龙去脉,增强我们的感知能力,也就是敏感度。
再解决“短路”的问题。你觉得你的文章,没有阅读量就是没价值。说明你日更的目标不对,意义没有想清楚。其实,负载不应该仅仅是读者,更重要的是你自己。
《刻意学习》的作者Scalers说过,每天打字,不是为了别人的打赏和点赞,也不是为了阅读量,这些自己掌控不了。选择做是因为我知道对我自己有价值和意义。通过文字,把这些想法逐渐整理成一个体系,相互关联,有基础上层,命题和假设相互推导。这个体系用于指导我的生活。
意思就是,你要找到日更对你自己的意义。我个人觉得,日更的意义有三:
一是记录。将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做一个输入。不要小看输出,它是大脑信息平衡的重要一环,有点像八卦的阴阳。光是输入很多信息,没有输出,自己的大脑就会过载,熵值会增加,会越来越混乱。输出的过程也是梳理的过程,内化的过程。
二是反馈。学术上有个概念叫做“同行评议”,就是要同领域内的专家,来评判你的研究成果的优劣。写作也是一样,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永远觉得是不错的,因为你发挥了你的所有水平。在别人眼中,才能显现出价值来。
日更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可以给与你反馈。没人阅读,说明没有价值,自己的认识水平还不够优秀。带你逻辑清晰、认知超前的时候,你写出来的东西颠覆别人三观的时候,10万+爆文自然就出现了。
三是体系化基础。我们写的每一篇文章,都代表着自己的一个观点,就像大树的一个枝丫、一片树叶一样,随着你的辛勤日更,它们会组成参天大树,会形成一个层次清晰、逻辑明确的大系统。而且,还能不断的进行更新、迭代,从而实现进化和完善。
你的每一次日更,都在为你的认知体系做贡献,在增补或者刷新。你只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日更,时间会带给你想要的一切。
愿你找到自己日更的意义,将日更进行到底!
文/逗逗。教育界小白,非典型硕士,喜欢健身的腹肌小哥哥,热衷跑步的马拉松跑者。微信公众号:阳光下躲猫猫。简书:肉肉的逗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