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不去接受孤独,那该如何邀人入我梦相伴”
无论身处何处,孤独感都必然而生。
但身处繁华亦能孤身自处者若无疾病,那便是在沉潜。
1
今天无意中读到了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讲得确实极为漂亮,但文章作者指出亚里士多德在这句名言的出处,也就是在其著作《政治学》一书中却只是针对前半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再未提及后半句一字。
不禁感慨,人好像天生就是最适合群居的动物,而有一张丰富亲密的社交关系网便也是生而为人的标配。
《政治学》著作我是没有细致的阅读过,但是这篇文章的做的如此描述却让我意识到一个话题:“人如果不去接受孤独,那该如何邀人入我梦相伴”
事实亦是如此,人人都喜欢热闹,但却不得不接受,每晚入梦也只能是我们独身一人。哪怕你和你最亲密的爱人相拥而眠,亦不能避免同床异梦的无奈。
2
回想我们身处都市繁华中,
有那场嬉戏喧嚣,没有聚散离场的一刻?
万物互联的时代,又有谁能和你永久相连?
互联网已如此发达,与一个人24小时不间断的联系早就不是问题。
但又谁能做到这一点…我猜想是不会有的。
相反我看到更多的是:独身一人把玩着手机,一遍又一遍的在微信通讯页面下滑刷新或是在微信朋友圈界面之间来回切换,翻看着浏览了不知几遍的动态;亦或是(开着1.5倍甚至是2倍的播放速度)刷着“快餐剧”一个人傻傻的笑、傻傻的哭…
眼累神疲之后,熄灯拉被,此刻看着被窗外霓虹灯照亮的天花板。
孤独感有没有瞬间如山洪袭来,丝毫不给你防备反应。
3
身处喧嚣都市,孤独感是必然而生。
曾有幸读过一本名为《孤独》的著作,作者是一位名为安东尼·斯托尔的英国心理医生。
关于孤独,这本书给了我非常大的启示。因为此前我一直觉得自己之所以感觉到孤独是因为自己内心不够强大,且是一种病态的心理;是一种让我避之唯恐不及的情感。
但是读了斯托尔的著作后我释然了。
那时候我才认识到,接受孤独就应该和接受喜悦情绪一样,因为它对我的人生是同等重要。甚至感觉有时孤独的价值要超越喜悦的价值。
书中有一个概念指出:那种缺乏独处能力的人,只是具有“虚假的自我”,这种人只是在顺从世界,而没能感受到世界。世界对于他只是必须要去适应的对象,并不是可以满足他主观性的存在。这也意味着这个人无法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
而拥有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有多重要,就要借鉴一下明代创立心学流派,有“圣人”之称的王阳明的一句话“我心自足,不假外求”便是对于一个拥有自足内心世界的最好阐述。而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人只要能满足自己心灵的需求,既心静(正确认识孤独,寂寞,困惑等等),便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控制(别人的眼光,理解,认同等)。
但是现今还是有很多领域和个人对于孤独是存在贬损的态度。而安东尼将自己开阔的人文视野以及专业独到的职业视角相融合,在《孤独》一书中揭示了孤独对于人们精神、生活以及人生的重要价值。其中也包括在临床心理学上的治疗作用。
4
而就像我们前面曾提到,现代人在独处或者是感觉到孤独时的木然和迷茫。会有这种状态个人认为只是因为没有真确的认识到孤独对于人生的真实意义。细节不论,我先和大家聊聊孤独与人生成就之间的联系,之后相信大家就能对孤独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改观。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因为进行内在的整合。这里所讲的整合可以理解是,把在生活中或者是在学习中学到的经验放到我们记忆中的一个恰当位置上。也唯有经过这一过程,外在的知识方能转化为自身的经验。这也是为什么人在学习时,在一个独处安静的环境中效果更好。
而且根据人类精神创造的历史表明,孤独更重要的价值是在于孕育、唤醒、和激发人精神的创造力。
要论证这一点很容易,只需放眼在艺术和文学的长河中,那些文学瑰宝传世名作,有太多都是作者处于极度孤独中创作而出的,“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太史公忍辱负重终著《史记》、贝多芬失聪后留名作无数、死刑前夕雷利写完《世界史》……太多太多不胜枚举。
最后我还是想借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我要重读的是后面半句。同样我明白身处繁华亦能孤身自处得你肯定是在沉潜。
最后愿朋友们:耐得住寂寞,享的了孤独。
因为龙潜于渊,所图必是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