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自己的三个问题

2021-04-22  本文已影响0人  葛露露

这几天听《哲学的起步》还有薇娅的《人生是用来改变的》都提到了拷问灵魂的三问。

1.我是谁?

2.我从哪里来?

3.我到哪里去?

之前听我的同事分享他的困惑的时候,也总是琢磨这三个问题。

我当时觉得同事处于一个迷茫期,而自己不是。但是现在想来,真正迷茫的是自己。

因为有的时候我会清楚的觉得自己要什么,自己怎么去得到。但是现在回看,我总是知道当下要什么,但是把当下放到这三个时间维度更长的问题里,答案有的时候可能不一样,甚至截然相反。

这也就是反思的意义吧。

下面有我的视角来回答这三个问题。

1. 我是谁?

我的名字就是我吗?那只是我在世界行走,方便别人识别我的一种方式。

我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吗?

不是。有的时候我能感到自己的杏仁核会打,会逃。我会感觉自己偶尔情绪激动,偶尔压力山大,偶尔活力四射,偶尔心生厌恶,这些别人都有,我没有任何不同。

那我又是谁呢?

为什么我能感觉到自己的灵魂在支配手脚,支配大脑工作,睡觉,学习?我能明显感到自己驾驶着身体这套装备实现我的生存本能和社会价值。

那我就是这个受制于身体和大脑某些惯性的个体。

2. 我从哪里来?

如果换成小孩子,一定会回答为:“我是从妈妈的肚子里面来的。”

这只是我们母体的特征,但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范式到底从哪儿来呢?我们的灵魂怎么就闯进了妈妈的肚子里?还是说妈妈的肚子怎么机缘巧合创造了我?

没有晚一步没有早一步,就刚好是如今的我。

这是神奇之处。

我现在知道自己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我是一个经过好长时间进化到如今的一个群体中的个体。

比如前面提到的杏仁核,它所做出的打或逃,是我们原始祖先在碰到猎物和危险的时候所经历的思想过程所总结的经验,这个经验变成习惯,而后逐步强化,不知道如何进入到基因离,然后就这样代代相传。

一传就是几千年。我的一部分就是来源于此,但是又你是全部,另外一部分或许就是父母基因的传承,比如父亲愿意看书就会遗传给我,母亲善良也遗传于我,这些就组成了新的我。

而后,我接触的人群,环境,我读过的书,看过的新闻,听过的故事都会进入到我的思维体系,再经过我的实践,慢慢形成了我。

3. 我到哪里去?

我最终回归为尘土,当然还存在于这个地球。但是思想已经化为虚无。但是我应该如何走向那里?我如何因为自己的存在能让周遭变得好一点点,或者让我的孩子,周围的人好那么一点点,这可能是我要做的事情。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越来越好,看得越来越明白,幸福感越来越强。

这些都需要我去识别自己的做法,感受怎么才能恰到好处,毕竟我这个系统也有很多我不了解的秘密。

今天就写到这儿。早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