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程最大的困难点来自限制因素

2020-06-23  本文已影响0人  阿静VVV

做计划中有一步是把要做的事情放到日程表中,这一步本身并不困难。难的是确定要做的事情。如果这件事只是和自己有关,那么就稍微容易一点。

但如果一件事是和很多人相关的,那么确定时间相对来说困难一点。

什么是和很多人有关的事情呢?比如参加活动和比赛,再比如一对一咨询。

就像《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第一轮的表演,因为节目组没有确定表演顺序,这个时候个人的喜好以及当时的环境就会影响排序的结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因为朋友的时间冲突而不能达成的活动呢?

所以,在排程的时候,对方有没有时间,什么时候有时间,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就会成为需要考虑的因素。排程是一个综合考虑的结果。

在数学里面,有一类排列组合的题目,和我们日常的排程有点类似。题目中会规定一个事件,同时说明存在的限制性因素,问有多少种组合的方法。当然组合的方法会很多,因为虽然限制很多,但还是有很大自由度的。

而我们日常的排程不需要把所有的组合都列出来,而是在可执行的组合中选择一种,如果这一种出现了变化,也有备选方案。

无论是数学题还是生活中的排程,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特殊元素优先考虑。

举例来说,比如如果你要排一个端午的课表,有7个学生。有的学生端午节当天需要回家过节,不能上课。有的学生在早晨状态好,而有的学生在晚上状态好。这样会优先把一些学生放在晚上,一些放在早上,一些放在固定的一天。当这些学生确定后,再安排其他的学生。

当然除此之外,也需要考虑自己的状态,考虑一天学生的综合搭配等等。

排程初期一般一个事件至少留出2种方案,这样当你在和对方沟通确认时,对方如果说第一种不可以,那么可以立即询问第2种方案。所以排程后进行沟通确认也非常重要。如果你仔细观察写在日程表上的事情,一般都是和他人合作的事情。即使是坐火车这类事情,也是需要你配合火车的时间。

所以排程可以分为四步:

第一,确认事件,确认限制性因素。

第二,特殊元素优先考虑,拟定初步方案。

第三,沟通确认,调整方案。

第四,写入备忘录。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确定了一个课表,或者确定一个固定的习惯后基本上很少改变了,是因为排程这件事本身也很耗费脑细胞,能简化尽量简化。

End

2020年6月23日 星期二

更多文章,欢迎访问我的博客:ajing.site;

简书:阿静的小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