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自留地

五代十国-后周攻辽河北之战

2024-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魔豆智库

周世宗柴荣在攻南唐之战后(这场战争在后周的军事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彰显了后周的军事力量和柴荣的雄才大略),便马不停蹄地开始整顿内政。在淮南地区,战争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创伤,柴荣积极开展赈济工作,向饱受战乱之苦的民众发放粮食、衣物等物资,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国家的实力并为征辽做好准备,柴荣着手浚通汴水。汴水,这条贯穿后周领土的重要河流,其畅通与否关系到物资运输、军事调动等诸多方面。在大批劳工的辛勤劳作下,汴水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成为了后周北方军事行动的重要交通动脉。

在军事部署方面,柴荣也毫不懈怠。他派遣将领戍边,加强边境地区的防御力量,随时准备应对辽国可能的挑衅。显德五年四月,镇宁节度使张永德奉命赶赴北边御辽。张永德是柴荣麾下的得力战将,他率领着军队开赴北方边境,犹如一道坚固的屏障,守护着后周的北疆。五月,成德节度使郭崇也接到命令,率兵攻占束城(今河北河间东北)。这一军事行动的目的在于牵制辽军,打乱辽国在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为后续大规模的北征创造有利条件。

辽国方面,南京留守萧思温察觉到了后周的军事动向。他深知后周的崛起对辽国边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于是率领军队与统军司兵会合,屯驻在滹沱河北岸。萧思温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得知后周军队长途跋涉而来,必然存在师老兵疲的弱点,他打算等待这个时机,然后给予后周军致命一击。

显德六年(公元958年)二月,柴荣精心部署北征事宜。他犹如一位高瞻远瞩的棋手,在战争的棋盘上精心布局每一颗棋子。他任命义武节度使孙行友扼守定州(今属河北)西山路,其战略意图十分明确,就是要阻击北汉可能前来的救援部队。北汉一直与辽国关系密切,如果北汉出兵援助辽国,那么后周的北征将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因此,孙行友的任务至关重要,他必须死死守住这条通道,确保后周军的侧翼安全。

与此同时,柴荣命令侍卫亲军都虞候韩通等率军前出沧州(今属河北)。沧州地处沿海,地理位置特殊,韩通的军队到达后,首要任务是疏浚水道。这一举措对于后续的水陆并进作战计划至关重要。水道畅通后,不仅可以保障军队的物资供应,还能为水军的行动提供便利。

一切准备就绪后,柴荣亲自率领京师军踏上了北上的征程。他的身影出现在军队之中,极大地鼓舞了士兵们的士气。士兵们看到自己的君主亲自率军出征,个个热血沸腾,充满了斗志。

韩通率领的军队从沧州进入辽境。他们如同先锋队一般,在辽国的土地上开始执行各项军事任务。韩通首先组织士兵修补堤防,确保行军路线的安全。随后,他又开浊水游口,浚治瀛、莫(今河北河间、任邱北郑州镇)二州间水道。这些工作完成后,韩通在乾宁军(今河北青县)南栅营扎寨,建立起一个稳固的前进基地。柴荣率领的大军也顺利抵达乾宁军。此时,辽宁州刺史王洪眼见后周军来势汹汹,自知难以抵挡,权衡利弊之后,举城投降。这一事件对后周军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柴荣做任命韩通为陆路都部署,赵匡胤为水路都部署,开启了水陆并进的作战模式。柴荣自己则乘坐御龙舟,沿着河流向北进发。这一壮观的景象,展示了后周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必胜的决心。

辽穆宗耶律璟得知后周军深入辽境后,迅速做出反应。他任命萧思温为兵马都总管,率领辽国军队前去阻截后周军。两军相遇,战场上顿时弥漫起紧张的气氛。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然而,这一次辽国军队并没有占到便宜,在激烈的战斗中,萧思温率领的辽军战败。

翌日,后周军经过独流口(今天津静海北),然后转兵逆流西进。他们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到达了益津关(今河北霸县)。益津关的守将终廷辉看到后周军的强大气势,深知抵抗也是徒劳,于是以城降。后周军继续前进,但是随着深入内陆,水路逐渐变得狭窄起来,巨船行进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柴荣当机立断,命令军队弃船登陆,率领数万大军奋勇进击。士兵们在柴荣的激励下,个个奋勇当先,他们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推进。在这种强大的攻势下,后周军连下瓦桥关(今河北雄县西南)、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信安镇)及莫、瀛二州。辽瓦桥关守将姚内斌、莫州刺史刘楚信、瀛州刺史高彦晖先后看到大势已去,纷纷投降。就这样,后周军尽复关南(今河北白洋淀以东大清河流域以南至河间一带)故地。

五月,柴荣看到北征进展顺利,心中燃起了更大的野心。他欲乘势继取幽州,这一计划一旦实现,将对辽国的南部防线造成沉重打击。他派遣先锋都指挥使李重进攻占固安(今属河北),孙行友攻取易州,并且成功擒获辽易州刺史李在钦。

辽穆宗见辽国形势危急,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幽州再失,辽国的南部边境将全线崩溃。于是,他急遣使者日驰700里赶赴晋阳(今山西太原南晋源镇),调北汉兵袭扰后周边境。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牵制后周军,分散其兵势,从而减轻辽国在正面战场上的压力。

柴荣得到消息后,迅速做出应对。他任命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率兵出土门(今河北获鹿西南)迎击北汉军。然而,就在此时,命运却给柴荣的北征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数。正当大军整装待发,准备继续向幽州进军的时候,柴荣身染重病。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已经无法继续指挥这场战争。无奈之下,柴荣只好中止进兵。他任命侍卫马步都指挥使韩令坤为霸州都部署,义成节度观察留后陈思让为关南兵马都部署,分别率领所部兵戍守霸州、雄州。这一决策虽然暂时稳定了后周在新占领地区的局势,但也标志着柴荣宏伟的北征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这场未竟的北伐大业,成为了柴荣心中的遗憾,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个充满悬念的篇章,让后人不禁遐想,如果柴荣没有因病中断北伐,历史又将会是怎样的走向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