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情急不得

语言的局限性

2019-04-12  本文已影响23人  这事情急不得

假设现在来做个实验,让大家脑子里都想着“牛”,那么大家脑子里想的牛能一模一样吗?显然是不能的,每个人脑子里的牛的样子都不一样,因为“牛”这个词并不能准确的概括牛这个生物的所有样子。

所以,语言是模糊的不精确的。当我说“苹果”的时候,有的人想到的是红苹果,有的人想到的是青苹果,即便我说“红苹果”的时候,有的人想到的是大的红苹果,有的人想到的是小的红苹果。那么我是不是要说“大红苹果呢”?此时有的人想到的是口感硬硬的苹果,有的人想到的是口感酥酥的苹果。

可见,无论怎么堆叠形容词,语言对精确描述大千世界还是无能为力的。这个也是显然的,大千世界的各种性质的组合变化,远远不是那么几千几万个词汇的组合变化所能覆盖的。

但是,模糊性也正是语言最有力量的地方。因为语言简化了大千世界的事物,把他们用非常简单的几个字简化成了概念。比如我说“苹果”,虽然每个个体对这个概念的形象化都有些偏差,但大体上对于“苹果”这个概念究竟指的是什么都是看法一致的,没有歧义的。正是因为将这个复杂的东西简化成了“苹果”两字,才有可能把它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否则如果我要在苹果前面加200个形容词,那么我要把它用文字记录下来和读取它所费的劳动就太大了,以至于永远无法完成了。

然而简化也带来了不好的地方。正如爱德华·德·波诺博士于《水平思考》一书中指出的,语言的简化的特性导致了简化会偏向两极发展,由此导致了人类逻辑非常倾向于做出“是”或“否”,“对”或“错”的绝对性判断。“是”和“否”,“对”和“错”这些概念非常的绝对,然而大千世界,特别是人际关系,社会群体领域,很多时候并没有绝对的“是”/“否”,“对”/“错”,而语言中用来描述介于这两个绝对之间的中间状态的词汇却寥寥无几。

可以说,语言的简化特性产生了概念,由概念产生了逻辑推理,然而推理的全过程和结论是基于“是”/“否”,“对”/“错”这样的绝对概念来进行的,这些绝对概念本身已经简化到了极致,所以整个推理的过程其实很难考量所有的不是那么绝对的因素。这就导致了推理这种古希腊就建立起来的哲学方法对于社会,心理等属性的事情上的分析来讲显得没有什么力量。

所以,很多理工科出身的,在别人看来会觉得有点呆,不合群,这是因为他们长期以来锻炼的绝对思维逻辑反射弧在人际社会性交往中不顶用了。

最后,语言之间其实并没有对等性。比如,汉语并不能等价的翻译成英语。因为语言的演化和地域环境等因素有关,导致了语言对事物的简化和概念的形成朝着不同的侧重点方向发展。据说爱斯基摩人的语言中有几十个词用来描述不同的雪,某原始部落的语言里有几十个词来描述不同的爱或者恨的程度。而对于汉语英语等大多数人类常见语言来说,雪,爱恨这些相关的词汇都少的可怜。所以,当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必然会引起原文信息的丢失或者歪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