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以人以史为镜,提升人文素质
欢迎走进今天的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
第三十四讲——世态炎凉六心居(一)
壹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嘉靖叫来朱七,是为了问齐大柱的事情。齐大柱牵着海瑞,海瑞牵着谭纶,谭纶牵着清流派和裕王。嘉靖开始问朱七通倭的案情。通倭的事情,早已经在海瑞审郑何二人的供词里面写明。严嵩、徐阶、嘉靖三人心知肚明,这是严嵩在找补输局。此时,嘉靖把这件事情又翻出来,自然也是为了安严嵩的心。
图片
问完了事实,这次嘉靖问了看法。朱七开始沉默了,锦衣卫多年,他知道表态是危险的。直到吕芳催促,才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朱七心中有侠义,他基于事实判断,认为海瑞和齐大柱都不是通倭的人。朱七也代表着一部分普通人吧,虽然当差总要听话,但有机会开口的时候,仍然想说真话。
嘉靖当然知道他在说真话,可现在,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连番追问,最后就变成了诛心。朱七一时愣在这里,多说多错,他大大的磕了个头。这个时候的严嵩,显现出他二十年首辅的峥嵘。他的眼光很冷,对他来讲,朱七是挡了他路的人。
嘉靖开口了:“用不着,无非是把朕这座金銮殿拆了。拆了金銮殿你们各人也分不了几片瓦去。”这下子,精舍内的众人都跪下来了,朱七反而抬起头来请罪。态度已经表达到位了,他当然不会杀朱七,只让朱七继续审。
图片
贰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徐阶的态度明确了,嘉靖又问了问严嵩。
图片
嘉靖这句话其实很危险,“严世蕃满意否”这句话是很严重的,嘉靖做的决策,问严世蕃满意否?这其实算是很重的指责,严嵩也很懂见好就收,只把事情牵扯到齐大柱,连海瑞都没有牵连。这也是严嵩比严世蕃高明的地方。
严世蕃办事的能力实际上是厉害的,工部和吏部的活干的也不错,这也是严嵩对儿子得意的地方,可严世蕃对局势的判断是很糟糕的,他也学不会他父亲的妥协,无论是对胡宗宪还是对清流党。可嘉靖才是皇上,他需要制衡,不可能让一方永远压住另一方。朝堂的博弈最后一定是各方妥协的结果。严世蕃不懂这个道理,也学不会他爹的这点,不是能力问题,经历使然。
严嵩主动做了让步,嘉靖也做了妥协。
图片
妥协有了结果,这场互相演戏的会议算是结束了。会议结束,嘉靖演完了戏,走出了精舍,目送两个老臣。他又一次恢复成了那个孤独的帝王。
这场戏,看上去是嘉靖对鄢懋卿巡盐的结果很满意,打压了清流派,抬高了严党,借海瑞又翻出了齐大柱的案子,找补了严嵩在改稻为桑上的败局。可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安抚严嵩。
接下来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我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让我们带着问题期待下一件大师兄点评历史之《大明王朝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