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文|年散文随笔专题投稿随笔散文

儿时的春节

2021-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那齐娅

盼望着,盼望着,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了。

家家户户开始挂起了灯笼,贴上了春联,清扫了庭院,为新春的到来忙碌地张罗着。

这是从祖辈上留下来的传统,也是承载了中国精神的民族文化。

在城市,尽管春节的传统习俗,正受着的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冲击,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可无论它怎么变,每年的春节依旧还是那么热闹,那么喜庆。

说到这里,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儿时的春节。

忆及儿时,春节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拜年。

每年的除夕过后,从初一到初六,从邻居到亲戚,从早上到晚上都在拜年,那时我的口袋里总会揣满鼓鼓的糖果和零食,走哪儿吃哪儿,一天下来,肚子总是吃得饱饱的。

除此之外,拜年时,还能收到一份压岁钱,这是春节习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元素,也是每个孩子过年时都热切期盼的礼物。

每当孙辈们给爷爷奶奶说上几句吉祥话,作个揖或者磕个头,就能得到一个大大的红包,接到红包的那一刻,心里别提有多开心啦。

这不仅仅是长辈们送给孩子的护身符,更是代表着长辈对孩子新年的美好祝愿。

人们常常说:过年就是吃喝玩乐。

一说到吃喝,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

从除夕开始,到初六或者初七,几家亲戚轮流做东吃饭。

一大家子人,围在一张大圆桌上,圆桌上摆放上过年的必备饭菜“鸡鸭鱼肉”,再来一两份小菜、汤菜和一个大大的火锅。

看着热气腾腾的烟雾,吃着可口的饭菜,再听着长辈们絮絮叨叨地说着过去一年的烦恼和趣事,仿佛这种热热闹闹的气氛才是真正的团圆。

都说“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因为对孩子们而言,春节除了有好吃的,还有好玩的。

烟花,是孩子们的最爱,也是春节喜庆的象征。

吃过晚饭后,和邻居的孩子三五成群地跑出去,找上一块空地,拿出父母给的烟花,用打火机或者香烟点燃引线,不一会儿,就能看到一束束漂亮的烟火了。

春节期间,孩子们爱玩的烟花可多了,有冲天炮、仙女棒、大黄蜂;烟花的形式也是各式各样,有可以飞的小蜜蜂,有像魔术般射出漂亮烟花的彩珠筒,还有可以往地下甩的甩炮等等。

听着烟花“噼噼啪啪”的响声,看着它绚烂的色彩尽管它的只有一瞬间美丽,却给人们带来了春节的喜悦,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更将它灿烂的光彩永远地留在人们的心里。

也不知是年味儿变淡了,人情变味儿了,还是成年后的烦恼增多了,对于如今的春节已没有了儿时那般的激动和欣喜。

尽管时光匆匆,儿时不再,每年的春节,都有了一番新的景象,年味儿虽不浓,但年依旧,虽然流年易逝,但团圆最是难得,只愿岁月静好,生命安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