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思维推进集体备课——《什么是课程》阅读收获

2022-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丽江hou

提起“课程”,就像魏智渊老师说的“被用烂了的词,以至于失去了意义。”,但课程又的确是学校发展的快车道。如何定义课程?如何开发课程?如何利用课程推进学校发展?在《高手教师》第二辑《课程的力量》之第一节《什么是课程》可以得到一些解答。

什么是课程?

佐藤学认为,课程就是“学习的经验”,是“学习的轨迹”,“学习的履历”,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经验,强调的是实践。

干国祥老师是这样说的:“我们真正要关心的,不是一堂课,二是整个课程。课程,就是我们穿越这段旅程的全部:意愿、计划、资源、行动、反思、建构下的经验。课程就是“道”,就是被我们用脚走出来的道路。课程,就是通过这条路,走到道路终端的那个人。他就是我们思考的这个过程。”这段话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课程比课堂更重要。课程好比一条线,课堂好比这条线上的一个关键点;二是课程即“道”,也就是说课程是一个过程,是师生乃至于家长、社会相关人员共同穿越的旅程的全部,既关乎知识与能力,又关乎过程与方法,还涉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经验的深化。课程的设计,就是设计一段旅程,起点是问题,终点是问题解决,这个过程是一个闭关,但又向着未来开放;三是课程即“人”,人就是课程,课程的目的是人的成长,是生命的成长。

通过比较分析佐藤学和干国祥老师对课程的定义,可以看出两者殊途同归之处:都认为课程是一个过程,都是一种经验,都强调实践;不同之处:干国祥老师对课程的定义更为具体,更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命的发展变化。将干国祥老师对课程的定义运用于集体备课当中,能推进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怎么设计课程?

既然课程是“道”,是一段旅程,是经验,是人,那么课程的设计就要考虑以下内容:针对什么问题(起点)、要实现什么目标(终点)、这段旅程怎么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确定达到目标没(评价方法)等。泰勒认为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方向)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行走方法)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管理)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评价)以学校集体备课为例,推行集体备课的原因是课堂效率低下,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推行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要建设高效课堂,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要让集体备课有时效,能实现其目标,必须有制度保障,要充分利用“平等中的首席”的引领作用,要充分利用校内在的相关资源;为了解集体备课的情况,还要相应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及时了解集体备课情况,针对问题及时调整,及时优化,不断推进集体备课的开展。

如何以课程思维推进模块化集体备课?

模块化备课的背后是课程思维,课时备课背后是课堂思维。课堂思维强调怎么教,强调课堂设计;课程思维强调教什么,强调课程设计。以语文为例,统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编排的特点,把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及难的分布在各个单元和各个年级。这种编排特点,导致了语文教材的阶梯性,如关于写字,一二年级着重指导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三年级着重指导单字的书写;四年级着重指导句子、段落的书写以及如何提高书写速度;五六年级着重指导古诗、短文等篇章作品的书写。不仅在整个小学阶段的编排呈现其阶梯性,每个单元课文的编排也体现其阶梯性:导语,点明要素;课文,落实要素贯穿方法指导;交流平台,梳理总结,提炼方法;习作,语文的实践与运用,每部分功能定位清晰,内容编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同时,不同的课文所承担的任务各不相同,如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儿童生活”,其单元语文要素是:1.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3.学习偏正短语的合理搭配。这三个目标并不是平均分配到每一篇课文里,而是根据课文所在单元位置和其课文特点来落实的。本单元课文第一篇课文《明天要远足》课后练习“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和同学说一说”就是落实“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语文要素;第二篇课文《大还是小》,课后练习“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一是继续强化落实“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二是落实落实“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第三篇课文《项链》,其课后练习1.“朗读课文。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是继续强化落实“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练习2.“读一读,说一说,看谁说得多。”是落实“学习偏正短语的合理搭配。”采用以课文单元为单位的模块备课,能以课程的高度对整个单元进行统整,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能有效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又能充分利用好每一篇课文的语文价值进行教学,既避免了课堂备课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窄视弊端,又避免了每一篇课文都要面面俱到、一面未到的低效课堂发生,从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中落实“高效”。

模块化的集体备课,能以课程思维的高度俯视整个单元、整册书、整个学段的教学,能清晰的明确“教什么”的问题,能明确每个年级、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乃至每节课、每个环节的目标任务,能够将知识前后勾连、融会贯通,是提高课堂效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