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还是放“马”
今天与同事聊起他上初二的儿子,“从上初一就一周上六天课,平时作业挺多。周末回家很高兴,吃饭时能吃三碗面条,但上学这天,吃几口就不想吃了。这几天正跟他妈撒娇说不想住校了,问他是不是学习有压力,他说没有,我感觉应该是有压力的。”“他们这四个班成绩很好,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他们这四个班包揽了全区前四。现在初二了,每次考试,他排名还是挺靠前的。”
同事的谈话能让我听出他因孩子学习优秀而产生的满满的自豪感。说到孩子上学时吃饭不大好,想不住校这些反应时,他还是很轻松的,“谁还没点儿压力”,甚至还引逗老二当着老大的面就其行为进行一番谈笑……但是我听了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尤其是听到孩子上学当天“吃几口饭就想吃了”这句话,我甚至能感受到孩子的压抑、无奈、甚至恐惧,不禁有些微微心疼,很想给这个孩子一个拥抱。
“学习还行,排在前头”,对于一名在校生来说,学习成绩优异是最容易给他带来自信、成就感、能力感、自豪感等正向感觉的,学校是学习行为发生的最主要场所,是这个孩子因学习而产生正向感觉的场所,也应该是孩子归属感很强的场所,应该是孩子最喜欢、最向往的地方。可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待在这个地方?一想到重回此处会连饭都吃不下?我觉得唯一的解释只能是这个场所带给孩子的负向感觉远远超过了“学习名列前矛”带来的所有正向感觉。
“他们会进行大量的试题训练,现在几乎把各地历年中考试卷都做遍了。”同事的回答让我大概猜到了孩子不喜欢学校的原因。学校一味延长学习时间,大搞题海战术,把原本充满探索与发现的学习生活变得枯燥乏味,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鲜活的生命变成学习的机器。如果是你,你会喜欢这个地方吗?
2016年通过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明确了适合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是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中的一部分。而学校的这种组织形式甚至无法达到增强学生“人文底蕴”,培养“科学精神”的目标。一切以提升分数的功利目的为导向,以延长学习时间和题海战术为手段,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学生的个体感受,如因枯燥、压抑引发的厌学情绪等很难被注意到,8月30日,马云在云谷学校为谷爸谷妈准备的开学第一课中谈到“未来我们要担心的不是孩子的知识不够,而是学习知识的欲望不够”,中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人学习生涯的真正开始阶段,如果这个阶段孩子就开始厌学,还何谈未来的学习欲望。并且从学生身心发展角度考虑,大家只关注分数,暂时的成绩好可掩盖一切,学生初期的负面情绪即使被注意到,也很难被接纳并得到较好地疏导,日积月累的负面情绪会慢慢侵蚀孩子的身心,最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目前日渐严重的学生心理问题也应给予我们学校和家长以警醒。
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培养绝不能像对待猪一样,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将其圈养于自己的屋宇之下,而应像对待骏马一样,依循其习性,发展其优势,最终使其驰骋于草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