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互联网科技

腾讯投资“差评”自媒体,未来内容创业者将何去何从?

2018-05-26  本文已影响62人  运营小公爵

从前些天一篇名为《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在业内高潮迭起,引发热议。此事刚刚过去没多久,腾讯就又一次成为众人讨论的对象,在23日科技自媒体“差评”宣布完成3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而本轮融资是由腾讯领投,云启资本跟投。

消息传出不久,就在网络上引发了自媒体圈的争议,只因“差评”长久以来背负着“抄袭”的恶名,被也业内也贴上了“洗稿”标签,被认为是毫无原创力的科技圈勤劳搬运工。这次的融资事件导致腾讯的投资逻辑和价值观也备受质疑。一时间,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借机刷存在感的都出来了,以至于从消息公布至今一直处于风口浪尖。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腾讯在科技自媒体领域进行的第一笔投资,也是TOPIC基金的第一次出手,但却为腾讯带来了大量“差评”,不少媒体人甚至措辞严厉地抨击“腾讯这下真没了梦想”。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马化腾在朋友圈回应:“之前不知道这个case。原为效率而下放一些小额投资权给业务部门。目前看业务团队并没有做好尽责调查,我们会负责任解决好。”

紧接着腾讯官方号终于被迫发表一则声明,“关于腾讯兴趣内容基金(TOPIC)投资自媒体账号“差评”一事,在业界引起较多争议,公司将重启更加严格的尽职调查程序,如与腾讯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不符,我们将协商退股。”回应内容也算是言简意赅,仅仅一天就大起大落,被舆论搅黄了融资的“差评”一定不好受。舆论声讨“差评”洗稿的人当中有多少人是支持原创、抵制抄袭,又有多少人是吃不到葡萄才如此也不好说。腾讯公司昨日自上而下的三次官方回应,表现了腾讯在危机公关方面的能力。而在其投资背后,腾讯究竟想做什么,不由的让我们猜测一下。

【腾讯投资“自媒体”背后的猜测】

内容创业正进入爆发期,腾讯投资自媒体“差评”,一句话,各取所需。根据调查显示在电影、游戏、音乐、网络文学这些文化创意产业,内容创作者的收入能占到行业收入的一半左右,但在泛内容领域只有不到10%,对于已经广泛布局并且取得成效的腾讯来说,下一个增长点显然是内容。而在这些基础上,腾讯已不再甘心做内容创业者的管道,而是分享内容创业红利,引导内容创业浪潮的风向;事实上的“网络中立”原则已经成为腾讯头上的紧箍咒,这让它在封杀抖音短视频时引发众怒,也让它投资差评时收获差评。

微信的崛起曾经使运营商沦为“管道”,而一旦微信成为新的通讯系统,则难逃自身被“管道化”的宿命,无论是曾经对网易云音乐、虾米的“封杀”还是对于短视频的“禁令”,不过都是不甘心为他人做嫁衣裳(免费输送流量)。

微信“管道化”的一个表现就是内容领域。像腾讯这样体量的公司,业务的增长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的使命和价值,正如马化腾说的,腾讯不只是一家科技公司 更是一家文化公司,如何平衡科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包括如何理解当下互联网,以及未来的趋势,这恐怕才是腾讯决策层需要思考的。

【抄袭成风,原创内容创业者将何去何从?】

自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内容为王”成为市场争夺战的唯一利器。然而,一些自媒体没有能力提供原创内容,但又想分得一杯羹,于是将目光投向他人的原创作品。抄袭之风在自媒体江湖愈演愈烈。

今年年初,知名自媒体六神磊磊怒怼另外一位知名自媒体周冲,称其洗稿他的原创文章,并且还是洗稿惯犯,引起双方互怼。

甚至连号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网红大V咪蒙也曾经被指洗稿。

对于抄袭我们该怎么办?当然还是要学会用有效的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版权,很多人觉得面对侵权时并不想通过法律的手段,同时也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当今的法治社会,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多少还是要学会运用些法律,这是保护自己、保护版权的最有效途经。

不管怎样,自媒体人都要继续坚持原创,不能抄袭。自媒体的特色就是在于自己创作,有个性,抄袭别人作品就会断送自己的前途,洗稿这事,洗着洗着自己就黑了,黑了就很难被彻底洗白了。何况,我们新媒体人常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何种渠道,内容至上的追求从来没有改变过。只有优质的原创内容,才是自媒体人手里的“硬通货”。在“洪水猛兽”面前,每一个创作者都应坚定自己的角色,不做任何形式的内容“搬运工”,而是做优质原创内容的生产者。

【结束语】

自媒体时代,人人皆可成为热点事件的主角,看着公号大V们在网络间互怼开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此番“洗稿”之争之所以引起喧嚣,是因为现象背后反映出的不仅是那些自诩为优质原创内容创作者们集体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还有在这个点击量可以迅速变现的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写作赤裸裸的商品属性。

阅读量十万加,爆款公号文,如此行业风向标催生的并不是如何创作出更多优质的文章,而是对于成功学的模仿和再现。当内容创作成为一种标准下的批量化生产,打着借鉴旗号的变相剽窃,也才会有了广阔的滋生土壤。

身处知识共享的时代,每个人在表达观点的时候,多多少少会选择参考其他人的成果。但这种资讯获取的便捷,本该促进观点的多元化,却在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下,被逐利者所用,触发了自媒体繁荣表象下的暗疮。

对此你怎么看?

【牛金鹏,认证互联网营销师,专栏作者,评论人。关注电商、O2O、企业转型、互联网 、新媒体、大数据、互联网等领域。 运营小公爵——hlwyxs888】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