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拒绝“李诞们“的自私论:自私不需要被鼓励
往期话题
奇葩说:小孩子才有情绪自由,大人只能学会控制情绪
奇葩说:救猫还是救画都行,就怕救出莫名的优越感
奇葩说:比起恋爱必修课,我更希望你有一位可以依赖的朋友
奇葩说:别说感兴趣的工作996了,即便讨厌的也不见得我们敢886
自从李诞一战成名后,许多公众号都在追捧他,“自私论”一下火了起来,个人觉得自私没什么问题,但是媒体(泛指)鼓吹自私,却颇感不妥。
在叙述的开头,盗用《奇葩说》的惯常套路,先给大家来一个灵魂考问。你会教导一个孩子,“我鼓励你做一个自私的人,这个梨你自己吃,不要跟别人分享吗?”当小孩子问为什的时候,你会回答他,“因为人都是自私的,顾好自己,不伤害别人就好了“吗?
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因为你知道分享才是正确的才是值得倡导的,自私自利是不应该被鼓励的,那为什么李诞的“自私”论会受到那么多的追捧?因为他为我们的不作为辩解,为我们的妥协正名。
当我们在面临该不该跟朋友分享食物、分享玩具的一般问题时,我们不会坚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立场,此时的无私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可是当遇到我们力不能及,或者出手可能会危害到自身权益时,我们才会想着考虑明哲保身,才会纠结要不要无私。
什么时候是力所不及,会陷入纠结的时候?是当你作为一个路人,看到陌生人的生命遭受歹徒侵害时,自己该不该出手相助的时候,是当你作为小区的住户,看到邻家的孩子被人殴打,自己该不该冒险相助的时候;是当火灾的时候,你该救猫还是救画的时候。
在这种时候,我们的行为和观点产生了某种失调,因而纠结该自私还是无私,李诞恰巧为“自私”所申论,迎合了大多数人的既有倾向。
当然,你做出的何种选择都没有对错,更不该受到指责。可是,我们应该彰显哪种选择可能会更好,鼓励哪种行为可能更被认可,不然这场辩论就没有意义,因为无论选什么都行。每个人都说这道辩题的意义在于论述艺术和生命二者的价值高低。可是笔者却认为,辩题的意义是在问,问世间【XX】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在问,为何我们能为某种事物付出生命。
02
对于价值高低的评价与个人的意志息息相关,有人认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有人则愿意舍生取义,日本的漫画家则愿意冒险深入大火去救漫画原稿。每一个人都可以捍卫自己的信仰,这没有对错。但是人们歌颂的不会是自私的、成全自我的人,而是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社会上推崇的主流价值,并不都是官方所定义的标准,也不都是知识分子所舞弄的高级概念,而是在社会历史沉淀下来之后被大众所认可的品质,一切宣传效益都必须考虑受众的接受程度,请不要轻视个体的意识,更不应该利用年轻人的反叛精神去为自私正名。
倘若如“李诞们”所说,我不想成为英雄,只想在自己普通的人生里过好每一天,负好对自己应尽的责任,这并没有什么值得被指责的。那社会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去呼吁抵制冷漠,会那么多人这么讨厌沉默的大多数?如果你还不能体会此中的含义,还有一个词的意思与之相近,隔岸观火。看火的人有错吗?没错,他只是在过好自己的生活,火不是他放的,他更没有趁火打劫。但是为什么我们还那么鄙夷隔岸观火的人?
让世界频频陷入大火的或许真的是那些为了所谓的正义而牺牲别人价值的人,而让大火肆意燃烧的难道不是一个个认为“顾好自己就很好了“的人吗?现在,有人正鼓励自私的活着,让自私变得更理所当然。
03
我们每个人都被黄执中格局高低、遥远的哭声所带偏,以为值得拯救的是远方的、宏伟的事物。仔细一想,这个论述其实华而不实,如果我们真的不懂、真的格局低,那时常在抱怨,“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的是谁?为了说服效果,黄执中包装言语,升华价值没有错,但是我们应该弄清楚,现实中的英雄之所以为英雄不在于他拯救了全世界,而在于他拯救了身边的事物,而感动了全世界。
环球时报的记者付国豪在面对暴徒时,大可做到成为默默报道的记者,不声名立场,可能还能免遭一份毒打。但是他没有,因为他此时此刻有某种价值值得他去捍卫,他没有考虑自己。在这之前,有人认识他吗?他是普通人吗?他是。只是他在彼时彼刻选择了不退,成为了大家口中的英雄。我们都在期待特殊困境时有一个人能挺身而出,能在置于某种特殊困境的时候选择不退的人。
我们期待、喜欢、渴望英雄的出现,我们也都幻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英雄。
自私不需要被鼓励,因为这是本性使然,大多数人都会这么做。正因如此,我们才觉得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显得难能可贵,才觉得冷漠的世界仍保有一丝丝的暖意,选择不退的人才会被称之为英雄,才值得被记录在册。无私需要被鼓励。
在现代版的孔融让梨的教育中,孩子选择不让并没有错,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也没有错,这是本性使然。错的是没有告诉他为什么要让梨,错的是粗暴的判定了孩子的选择,错的是没有让孩子领悟到分享比自私更具价值。
在质疑孔融让梨的同时,为何不思考孔融为什么让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