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怎样看懂利润表
财务报表中,利润表是最受重视的一张表。“年报摘要”的数据和年报中“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摘要”的数据都来自利润表。
利润表反应了一段时间内企业是赚钱还是亏钱。一段时间如果是一个月对应的财务报表就是月报,一个季度就是季报,一年的时间就是年报了。
从生活常识中可以推导出企业的利润表。
首先我们有一份固定的收入,就是薪水a;然后我们生活上有相应的花销b,包括衣食住行育乐;朋友同事的生日红白喜事的支出,就是其他支出,买彩票中奖、投资的盈利这些非工作薪水之外的收入就是其他收入,这些其他支出和收入用c表示;除去以上的花销呢,我们可能还有剩余的房贷、车贷的利息要付,这些就是利息的收入与支出d;接着我们还要交所得税e,最后剩下的f就是每月存下来的钱 = 薪水a - 生活上的费用支出b - 其他的收入与支出c - 利息的收入与支出d - 所得税e。
对比企业来说呢,我们的薪水就相当于企业的营业收入;个人生活的费用支出呢就相当于企业的营业费用,包括推销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折旧费用、分期摊销的费用;其他收入支出就是除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收入(比如政府的补助、别人的捐助等)支出(比如罚款、公益性的捐款等);利息的收入与支出相当于企业的利息收入与支出;个人所得税相当于企业交给政府的税;我们个人存下来的钱呢就相当于企业的税后净利。
从生活常识来推断企业的利润表,轻轻松松就推断出了80%的内容,还有剩下的20%我们用工作经验来推断。
企业有营业收入就会有营业成本,然后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就是营业毛利;有营业费用就有营业盈利,营业毛利 - 营业费用就是营业盈利;息税前利润就是营业盈利 - 其他收入与支出的利润,根据名字也可以看出它是在没有除去利息的收入与支出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所以在利润表中的位置一目了然。税后净利是一个总量的概念,每股盈余就是在这一段时间内每一份股企业赚了多少钱。
以下两张图引自MJ老师写的《用生活常识就能看懂财务报表》一书。


长期稳定的获利能力
如果你每个月收入10万元,好不好?单看这个数字是没有意义的,还要看你的支出。如果你一个月支出1万元,那月收入10万就好,如果你一个月支出20万元,月收入10万就不好了吧。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看公司发利润表会说营收多少,创了新高,单看这个数字是没有意义的,要看扣除成本与费用,企业还是不是赚钱的。
企业赚钱之后,我们还要根据企业的营收收入来源,分析企业的收入大部分来自哪些客户群体,来自哪些产品,还有来自企业哪些地域。以此来判断企业是否有长期稳定的客户群,是否对研发资源做了更好的配置,是否有分散风险。因为企业经营要靠长期稳定地获利能力。
企业经营是开源还是节流
净利 = 收入 - 成本 - 费用,企业要提高净利,是提高收入,还是节约成本降低费用呢?
过度的费用管控可能会伤害企业内部员工的士气。比如企业景气的时候,茶水间的食物种类又多又好,不景气的时候就几乎没有,甚至连厕所的卫生纸也要管控,就会引起员工的不满,这样的节流不但省不了多少钱,还降低 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偿失。
增加收入是公司向上发展,花更多的钱提出更赚钱的方案。当然降低成本和费用也有用,但因为企业的资源有限,所以资源的投入就有所侧重。应该分配多的资源进行增加企业的收入,少部分资源来管控费用和节约成本。
对比我们自己来说,也要花更多的钱来充实自己,让自己有能力实现财富自由。
净利不等于现金
看一家企业的利润表,发现企业有赚钱,但为什么还是倒闭了呢?
利润表只是一段时间内企业是赚钱还是亏钱,只是一个预估的概念,净利并不等于现金。比如卖出的产品买家不满意后来要求退货的话,这个钱实际是收不到的。
多数企业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来计算净利的,很少使用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以现金的收和支来界定收入和支出,收到手上的就是收入,支出去的就是费用。
权责发生制:以权力和责任的发生来确定收入和支出。
举例:你一号上班,下个月15号发工资,薪水税后20000,日常开销4000,三个月房租9000,买了一个笔记本电脑8200(使用寿命2年,估计回收价格1000),月底30号。
收付实现制:0 - 4000 - 9000 - 8200 = -21200
权责发生制:20000 - 4000 - 9000÷3 - (8200 - 1000)÷24 = 12700
所以,利润表上的数字不是百分百确定的,是预估的概念,也不等于现金。
财务报表要看五年
利润表是最容易造假的报表,不能只看营收大不大,获利高不高,所以三张报表要一起看。企业赚钱的能力取决于是否有长期稳定地获利能力,五年是一个循环,所以看五年的财务报表能看出一家企业的真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