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生活家青春

人一辈子,还是要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

2017-05-09  本文已影响308人  涂涂tyf
蔷薇,摄影

1   学习即生活的日子,我活在别人的期望中

记得很早之前,填什么简介的表格时,就有兴趣爱好一栏。只记得那会儿,最头疼得就是这一项。早前,我的爱好就是阅读。说实话,自己也知道当时阅读还不是一项爱好,只是一种学习以来的习惯罢了。

很难想象,一个人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学习就是生活的全部,看书,上课,看书。到了大学之后的学习,已经是自主的了。看书也是自己的选择,图书馆就是常去的地方。当时,看了太多对专业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书中的引子,把自己带到哪里,就看到哪里。不求甚解也好,囫囵吞枣也好,看了又忘了也好。好像看书,并不直接导向一个明确的目标,只因为觉得有些深意。

本来也觉得作为学生,学习是天经地义的事。看书就是没有荒废时间,对得起自己而已吧。看着看着,不知不觉接触了很多内容。经典很多,其中的部分内容慢慢也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从读书中感受到了心有领悟的喜悦。也许,那时才可以说阅读是自己的爱好吧。

可我们从开始入校学校,就与自己的自主选择无关。上学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过程,别人,所有人都是如此开始的。为了学知识,为了考大学,为了未来一份更好的工作,为了父母未完成的梦想,为了面子,为了收入……后来才说,为了更好的生活。

可从迈入学校大门开始,我们只知道,学习和成绩就是生活的全部,父母和老师都喜欢听话和成绩好的孩子。好在,我就是其中之一。但也没有什么喜悦可言,只是说起来“好听一些”。自顾自地追着成绩和名次跑,就像一场角逐的游戏。不痛不痒,却寄托着成功与失败的字样儿。

高中时,唯一一件不与学习直接相关的事,就是抄写散文诗。那会儿,有一册散文诗的小书。好像是购买的吧。开始读上面的文字,又觉得太美,就手抄下来。坚持了好长一段时间。高中之间嫌少看课外书,散文诗就算是全部的课外阅读了。其实真的很少,但也真心喜欢。

上了大学,人生的学习之旅终于开始属于自己了。父母与老师的期望,在这里交上了答卷-优良。我突然觉得,终于自由了。可是,因为长期自觉与内化的学习习惯,即便“期望的鞭策”放下了,我还是被一股“自律”控制着。不可松懈。

我终于活成了他们希望的样子。这仅仅是表层的样子。我们用所有这些标签来看一个人,优秀与否。却没人看懂她的心,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了。

初夏,美丽月见草

2   自由给了我选择,仍旧走不出旧的模式

大学的校园生活,是自由的。与我,也是孤独的。从不懂如何与人相处,我又选择了安全的模式:读书。读着,又写着。想法的,期待的,心情的。那是一段与孤独为伍的时光,但也正是开始真正读书的时光。

那会儿,有自卑,我去看了《自卑与超越》,然后踏入心理学的领悟。看着看着,又跑去了哲学的领悟。后来还看起了文化,经济,文学的书。总之,杂乱,却是因我而起。

从此,相信每本书里都有一个灵魂,在阅读时与你对话。何其幸运,能聆听这些智者的言语。风格迥异,但都闪烁着着智慧。

那是,孤独也是一种自由。我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时间,看自己感兴趣的书。静静的,接受洗礼,让自己变得深刻。

读书成为爱好,也成了习惯。书则成了导师。孤独,平静,享受书本中的真知灼见。可经典有限,后来越发觉得好书少了。

其实,这还是学习模式的延伸。只是慢慢习惯了主动学习的乐趣,无目的的学习。感受思想中心领神会的高见。直到这时,我才真正开始学习,懂得如何去学习了。这大概奠定了我一生阅读的偏好了。

只是,总有毕业的限定。在面对工作时,我一无所知。只觉得,工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学得什么,就做什么领悟的事情。如果说本科的专业是成绩对应的一种偶然,那么研究生就是幻想之后的自行选择。

所有这些,都是一种听他人之言的归纳。专业对应着就业。本就是功利的。我本就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只想着这个专业这个行业听起来还不错。参考的都是别人的经验。

人才市场需要的,只是专业与岗位的匹配度,学生过往经历与职位要求的契合度。在这样的选择过程中,看似自由,实则是限制。尤其,自己还是那个部怎么参加学校社会活动的人,竞争力就更弱了。毕竟,到那时为止,我会的就是看书学习了。

如此,考虑更多的不是喜欢做什么,而是就业。能做什么。很长时间,我都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工作就是一份尽力而为的职业罢了。习得一门相对熟练的技能,赢得一些收入,能独立生活,能进步一点点。但感觉,耗掉的还是居多。

叶子可以教会我们什么?

3   工作,就是一场试错的挑选

工作的六年里,从本土公司开始,换到国际背景的公司,想着这是提升自己专业的正确选择。然后,加班加点到凌晨,没能熬住。觉得这样的工作状态,不可持久。专业,却也机械。关键是,他们需要强势谈判的人,而我深知自己不太可能变成那样。我能安静做一份专业的事情,却无法强势到可以变成她们那样的领导层。

后来,从新的转入传统媒体领域。一是感觉内容为王的重要性,而是对所谓的“整合”感兴趣了。这一呆快五年了。却也没了空间。熟悉了的事情开始变得重复。头顶一块天花板了。

于是申请转岗去做内容相关的工作。满怀的期望,再次破灭。我告诉自己要坚持,可是似乎不得要领。虽然同样是写,但是那种需要快速出来的文字,却感觉不到新意。

以前写,要么对着数字总结分析,要么记自己的心情,要么相对客观,要么真实流露。这种既定框架内的快速学习快速写稿,给我的压力太大。尤其隔行如隔山,涉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时,我真的快不起来,是真的“不懂”。哪又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能提问的,必然是懂一些的。能对话的,必然是水平相当的。

有了孩子后,给自己找了个逃避的场所。但却不等于不学习,不成长。反倒是这段静态和荒芜的时光,让自己发现了自己本该有的样子,更真实的自己。

梳理这些年的历程,竟感觉是在试错,在慢慢发现自己。比如,我做不了一个强势的人,我做不了所谓的快速学习,术业有专攻,都需要时间的累积。如今,我不再带着别人的期望生活,我该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生活,不是学习与成绩,不是强势与权力,不是快速地去记录别人的观点。我想,我还记得散文诗的美,记得思想的价值,记得安宁时的喜悦。我有属于自己的能量,慢慢流淌的,如同时光般深邃安宁。

在自然与独处里照见自己

4   喜欢的选择和投入,源自真实的自己

把自己空下来之后,发展自己又开始重走儿童时期本该走的路:自由探索自己的潜能个兴趣,比如古筝和国画;静得下来感受美,比如茶艺花艺写作摄影。

突然发现,这些不带功利色彩的主题,都已进入自己的生活。连母亲都说,小时候没发现我还有这个天赋的。只因为,我的童年从没有自由探索一说,或至少是贫瘠的;也没有按照天性开发展。

所谓天性早就是父母老师的期望中消磨殆尽,只剩下枯萎凋零的心和不屈的理智。不自觉中活成了别人希望的表象,不自觉中在试错中发现自己的样子。事情,也许可以尽力做好,但过于努力就是不适合的别称吧,至少是不快乐的。

如今我带着孩子,如同自己又变成了孩子,在自由中探索真心喜欢做的事情。遗憾的事,我的自由来得太晚,对生命和爱的学习来得晚了。这些都源自对自己的不自知。

所以说,人们对喜欢的事情的追求与渴望,并不是出于对成功与舒适的追求。这股热情与执着,是对自由的向往,对真实自己的渴求。如同“曾经走失的小孩”,我们需要一段留白的时光来寻找和看见。丢失的,只有寻回来才能完整与圆满。

曾经一度看过好几个励志传奇的故事,都说主人公很早就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然后在快乐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赢得了荣誉。也像之前很流行的一句话“跟随你的内心”。只是,走失了自己,又如何会知道自己的内心是怎样的呢?

按照他人的期望,按照选取的榜样,我们一直活成了别人的样子。何不找个时间,看看真实的自己在哪里?它有喜欢做的事情吗?有自由选择的环境么?我能活出真实的自己吗?

记得曾看过的一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其间对教育的反思尤其发人深省。伴随着搞笑与泪水,他们最终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来做。卓越是追随着内心真正喜欢的事,喜欢也不是外在的标签和他人的评价,终究还是归属于自己的内心与真实的自己。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人死记硬背,不是直接导向功成名就,而是教人思考与学习,教人创造和改变,给予知识和力量!

在喜欢的事情里,真实做自己!共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