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生活
前天晚上八点四十分,当我坐上火车的那一刻,预示着我在轧花厂工作的结束。
一个多月前,朋友给我打电话,说让我去她承包的轧花厂干活。我的工作是信息员兼做饭。对此,我既好奇又疑惑。
退休前,我在学校工作,天天与电脑打交道,去了帮她做个工资表,搞个劳务合同等没什么问题。说到做饭,我心里发怵。说实话,我不喜欢做饭,在家吃饭,能凑合就凑合。做个家常便饭还行,现在要去厂里做厨师,我不知道行不行。朋友说,加上我们俩,只做六个人的饭,而且,做的就是家常饭,我一听就松了口气。
退休后,我就闲在家里。朋友说,出来见见人,说说话,心情也会不一样。她让刘总来我家接我过去。
十月十六日那天,下午三点多钟,刘总开车拉着我的行李,前往六百多公里外的轧花厂。经过八个多小时的路程,晚上十二点左右才到达厂区。
第二天,车间就正式开工了。我的打工生活也开始了。
我的朋友也就是我的老板,我现在给她打工。
这里各个方面的条件都不能与家里相比。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尽快熟悉环境,熟悉工作流程。
信息员这块工作,主要是条码卡的验证和激活。
厨房很简陋,四处漏风,没有灶和抽油烟机。厂区规定,不能有明火,所以,做饭用的全是各种插电的锅。
刚开始那一个星期,我很不习惯用电炒锅炒菜,感觉火力太小,菜都是煮出来的,一点都不好吃。
我对朋友抱怨了几句,她显得很不高兴,我也就不敢在她面前再说什么话了。
我现在不是老师,而是来打工的,就得看别人脸色行事。
我要尽快转换角色,不能抱怨厨房没有热水,也不能抱怨厨房没有取暖设备,遇到一切困难,都要想办法克服。
早上,天还没有亮,我就得冒着严寒,起床去厨房给工人们做早饭。
因为两班倒,一天三顿饭,四个工人不在一个时间点吃饭。所以,等师傅们来吃饭的时间比做饭时间还长。
早饭是馒头、小米粥,再炒一个菜;午饭是下挂面,炒一个菜;晚饭的主食是馒头或面条,炒一个菜。隔一天,我就蒸几锅包子或是炖排骨给工人们改善一下。
厂里除了这四个汉族技术工人,其他二十几个工人都是本地维吾尔族农民,他们不在厂里吃饭。
这里没有菜市场,买菜要去十公里外的县城买。我和朋友郭厂长都不会开车,刘总半个月来一次。他来就去买些肉和蔬菜。吃得最多的就是大白菜、红罗卜、西葫芦、圆白菜、土豆,洋葱等,做饭根据现有的食材,没有条件讲究营养搭配的问题。鸡蛋都留给加夜班的工人吃。我和朋友郭厂长吃的与工人一样的饭菜。
刚来那几天,我吃不惯煮出来的菜,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伙食不好,睡不好觉,水土不服,全身长红疙瘩,奇痒无比,洗漱不方便,这些困难也都被我克服了,来到新的环境就必须尽快适应。
简陋的厨房,不仅是厨房,它还是会客、接待、夜班换班休息的地方。关不上门的厨房,每天人来人往,烟雾缭绕,满地烟头。当我看见他们穿着厚厚的棉衣,一脸疲惫、一身灰土和棉絮,坐在冰凉的铁凳子上时,我的心被深深触动了。
他们是一群普通的打工者,在严寒的冬季,干着最劳累的工作,吃着最简单的饭菜,挣着不多的工钱。他们把堆在厂区内几千万吨的机采籽棉,在尘土飞扬的车间里,伴随着机器轰隆隆的巨大声响中,加工成干净洁白的皮棉。虽然他们没有文化,社会地位低,但是,他们做的工作,在我眼里价值非凡。
多年以来,我没有真正接触过体力劳动者,所以,也感受不到他们劳动的辛苦。这次,来到厂区,我与工人们同吃住、同生活,才真正了解到他们打工的不容易。
现在,我已经离开了工作一个多月的轧花厂。他们还留在那里,将继续工作到明年二月份。
202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