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
“很多孩子表面上是学习问题,实际上背后是其他因素造成。比方说:家庭环境的营造,这是孩子学习好坏与否的非常重要的土壤。夫妻关系良好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否则孩子就会焦虑、恐惧和缺乏安全感。”那么了解了这样多,我们就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家庭环境。当父母这样去做了,孩子是会感受到好的家庭氛围。
一、每日美好的三件事分享:
1.读经典
经典诵读《大学》一遍84/100;
阅读书籍《 自驱型成长》精深阅读262--277;
力行作业早上晚上与家人及孩子拥抱(或者亲吻),并说我爱你84/100。
反思:父母对孩子的学习不要过多的关注,而是言传身教,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对孩子多鼓励和给更多的爱。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的父母对我的教育常常以故事为启发,让我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会了为人处事。这样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孩子乐意去接受。
2.乐分享
先生与我反应女儿就像我一样话特别的多,每天放学去接女儿的时候,从校门口接到她一直到回家的家门,她就一直不停的诉说今天在幼儿园里的各种事情。有开心的,有不开心的,全都一股脑的说出来,在讲的过程中还不时的提问。如果先生敷衍的回答,还会遭到女儿的质疑没有认真去听。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啊!说明女儿对爸爸的爱就是这么简单,分享她的快乐和不高兴。回到家吃饭的时候她也会把今天在幼儿园的事情给大家分享一下!而且每次要求第一个分享。当然,我们也会对她进行提问。比如为什么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你玩呢?你应该怎么做才能与小朋友们一起友好合作呢?当然她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我们会针对她的问题给她一定的建议,过后也会问她与同学之间的相处。
反思:由于哥哥和妈妈用餐时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收获,给女儿做了表率。女儿也乐于表达分享她的快乐,这一点给她点赞!这样有助于我们了解她的心理状态,以及她和小朋友之间的相处。
3.读书会
由于先生公司开会,没有时间接女儿。今天我去接女儿并带她去参加读书会,女儿很开心与妈妈一起去参加读书会,也想看看妈妈与哪些老师一起学习的。时间晚了提前在群里告知主课老师会迟到会。
今天学习后才发现学习事物需要时间、等待、坚持。而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着快节奏的大城市里,做事情、吃饭、交流、学习等都一味的强调快,而没有真正的去体验知识的获得经验。对于孩子的教育更是拔苗助长,幼儿园就开始学小学,小学就开始学初中,初中就开始学高中,上高中就开始学大学的知识。在孩子该有的童年快乐时期,却早早的背上学习套装知识的沉重压力。
反思:做父母的首先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和心,当父母静下来、慢下来的时候,才能身教好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早一点了解和学习事物,是开启孩子心智的一种重要方法。人的心智只开启了,他就会留心去发现周围的世界,探究其中的道理,并思考怎样与世界发生联系。同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注意引导孩子观察,但是需要时间和耐心,把事物具体化比如写文章写多一点?要具体到几百字让孩子明白。
女儿整理习惯养成22/100,读书会完后,没有提醒之下,女儿在离开自己的位置前,把自己的桌面垃圾收拾干净。给她这样的行为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