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识人之术|美国性格分析师与曾国藩都这么说

2020-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羽落生

著名性格分析师哈里巴尔肯谈及婚姻这个话题,谈到:“大多数失败的婚姻都是最初判断错误引起的。”

为何我们会经常识人不清、判断失误?

一是因为对自我的认识有误,二是我们在交往中总爱展现最好的一面给对方,不知不觉之中掩盖了彼此性格的全貌。雾里看花、越看越美。而婚姻就是在现实生活重替我们揭开了这层薄雾。无论结果是惊喜还是惊吓,都不如一开始就得知全貌来的更靠谱。

如何判断对方是否适合与自己共度余生呢?

巴尔肯的建议是:1、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2、在择偶的时候要挑选与自己差别适中的类型。

1、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可以通过”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观察、专业心理检测,和通过与一些推心置腹的朋友互动,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我们也可以通过选择一些自己欣赏或接近的人物,进行观察对比,去寻找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给自己不断设置不同的挑战和任务,在过程中去观察自己的潜能和优势。

2、挑选与自己差别适中的人交往。

简言之,就是不要选择和自己太过类似的,也不要选择截然相反的。例如加入女生温柔精致,穿衣打扮都很讲究,那找个相比自己稍稍粗线条一些,对外型会注意但并不过分追求细节的男生会更合适。如果两人都是特别讲究细节,难免会过犹不及、容易钻牛角尖,但相反,如果男生太过粗犷、凡事不修边幅,女生也会很难忍受,很容易产生观念差异的矛盾。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拨开迷雾去判断一个人是什么性格呢?

结合巴尔肯《超神奇的身体语言》和曾国藩的识人奇书《冰鉴》的部分内容,我挑选了以下几种简易的“识人之术”。

01、观神骨

曾国藩的识人奇书《冰鉴》开篇就是指出:“文人先观神骨。” 当我们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时,进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个人的精气神和气质。

“美人在骨不在皮”,真正的理解不是美取决于这个人骨骼形貌如何,而更是一个人的风骨。

在《开学第一课》节目中,96岁高寿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坐在轮椅上接受采访, “央视一姐”董卿出于本能得屈身下跪进行采访,一为了表示对老先生的尊敬,二为了照顾老先生耳背听不清。再看董卿的下跪姿势:挺胸收腹,腰杆笔直,举手投足优雅又不是谦逊,周到又不奉谀,让人感受到了她骨子里透出的品格之美。

《冰鉴》中提示我们:”小心者,从其做不了处看之,疏节阔目,若不经意,所谓脱略也。大胆者,从其做了处看之,慎重周密,无有苟且,所谓针线也。二者实看向内处,稍移外便落情态矣,情态易见。”

如果故意装作姿态,是很容易被识破的。看似小心谨慎的人,我们可以从紧急事件中去观察,倘若他处理漏洞百出,说明实质上是个思虑不周的人;看似粗枝大叶的人,我们可以从他们已经完成的事去观察,倘若细节之处都考虑周到,说明这人实质上粗中有细,做事不轻率。

真诚的人,往往气定神闲,不扭捏做作,说话底气也会更足。

02、观肢体语言

巴尔肯总结了一些习惯性说谎的人的习惯:

说谎时,手或者手指会无意识得向两边摆动。

说谎时,手会下意识得朝身内抽回。

眼神飘忽,不敢正视对方。

说谎时,经常做触摸鼻子,搓手指等安抚自己的动作。

因为说谎时人都会不自觉的紧张、心跳加快,导致我们不自觉得去做一些抚慰自己的动作。

此外,与对方谈话时,如果一直双手抱臂,那么说明对方不同意我们的观点,有不服气等情绪,采取了自我保护。这样的对话持续下去没有真诚可言,没有太大意义。

巴尔肯建议我们可以递给对方一杯水,破解对方这给保护性动作,或者直接终止对话。

相反,如果对方上身向我们前倾,眼神专注,那说明对方对我们的话感兴趣,话题处于正轨。

这些辨别微表情的能力,也是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和训练慢慢提高。

03、观眼神

《冰鉴》中“神藏于形之内”,意思是眼睛能表现出神的形态。中医中眼睛与肝、肾气相连,眼睛清澈、身体健康;眼睛浑浊,肝肾一定有健康问题。

眼睛代表着一个人的身心状态:凶残的人会目露凶光,恋爱中的人会眉目传情,胆小的人会目光闪躲,勇敢的人则目光坚定。

巴尔肯在《神奇得肢体语言》中说:

“心怀欺诈的人的眼睛很容易看出来:眼皮微闭,眼珠左右乱转,不敢正眼看人。这样的眼神者必是狡诈、偷摸、欺骗的人。

诚实人的眼睛多是睁大并安静地望着你。眼神也是坦然、张大、自如的。

有些诡诈的人故意装作实诚,但他们的眼光并不坦然自信,却装得过火而成了用力瞪着看你。

大而圆的眼睛表示领悟力的宽大,像孩童一般对于一般事物皆有兴趣、心思灵活。因为他们是不停地在学习。

羞怯或目光向下望的眼睛表示自卑不安或过分拘谨。不可断定凡是不敢用正眼看你的人都是不诚实的,他或许是因为缺乏自信心,或是因为心中有事自己陷在沉思中。”

曾国藩认为:“欲辨邪正,先观动静。静若含珠,动若水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喜淫;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才而深思。一为败器,一为隐流,均之托迹二清,不可不辨。”

要观察一个人是奸邪还是真正,可以在动和静两个状态进行观察。

正直的人,静时目光沉稳有光,动时光华生辉,像春水荡漾,也可以像蓄势待发的剑、锋芒外露。

奸邪的人,静时目光微弱闪烁不定,或呈现半睡半醒状态;动时犹如受惊的小鹿、惶恐不安。

总结以上中西观点,眼神反应了心境,自信真诚的人,眼神自然坚定,神采飞扬,相反,心中不安或缺乏自信之人,则眼神飘忽、无神、惶恐。

04、总结

回顾三招窥探人心的方法:

1、观察人的神骨(气质、风骨)去判断一个人的内涵和品格。

2、从观人的肢体语言习惯去了解一个人内在的心境状态。

3、从观人的眼神去判断这人是否真诚、自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了解自己的同时,我们可以利用碎片事件尝试观察解读他人,提升鉴别力。这能帮助我们打破识人不清的魔咒。

参考书籍:

哈里巴尔肯《超神奇的身体语言》

曾国藩《冰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