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从《八佾篇》看孔子对礼崩乐坏之真情表露
《论语注疏》中在本篇的篇首说:“为政之善,莫善礼乐,礼以安上治民,乐以移风易俗,得之则安,失之则危,故此篇论礼乐得失也。” 一说到礼,现代最先想到怕是“繁文缛节”,然而在这一篇中,并没有教条式的规定与规矩,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鲜活的孔子及其真情的表露。
01对僭越的义愤填膺
《八佾篇》首章: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集注》中引谢氏之言:“君子于其所不当为不敢须臾处,不忍故也。而季氏忍此矣,则虽弒父与君,亦何所惮而不为乎?”
面对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乐,孔子只得感叹此事尚且忍为之,则何事不可忍为。
钱先生说:“礼本于人心之仁,非礼违礼之事,皆从人心之不仁来。”这也与本篇第四章孔子所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相合。
接着第二章: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朱子解:“此雍诗之辞,孔子引之,言三家之堂非有此事,亦何取於此义而歌之乎?讥其无知妄作,以取僭窃之罪。”
《雍》诗所赞,何等深远庄肃,天子才可用,如今却出现在三家之堂,面对三家的无知妄作,大概孔子感到又可笑又可悲吧。
后面的第六章还描述了“季氏旅于泰山”,冉有不能救,而孔子亦不能救。寥寥几章,已足可见季氏乃至三家,里里外外,处处都是僭越,无视鲁君,自比天子,狂妄至此,然而孔子就像一位诸事看穿的智者,对于他们的僭越,心中无比愤慨,却也只能空自感叹。
02 退而求其次的无奈
第十七章: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贡欲把每月在庙告朔所宰的那头腥羊也去了。先生说:“赐呀!你爱惜那一羊,我爱惜那一礼呀。”(《论语新解》)
孔子又何尝不知道告朔之礼已经名存实亡了,可他还是想尽力想些什么,以维护曾经的礼制。哪怕当前只有礼的形式,时不时的提醒一下大家告朔之礼的存在也是好的。
第四章: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集注》引范氏言:“夫祭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丧与其哀不足而礼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禮失之奢,喪失之易,皆不能反本,而隨其末故也。禮奢而備,不若儉而不備之愈也;喪易而文,不若戚而不文之愈也。儉者物之質,戚者心之誠,故為禮之本。”
《或问》也曰:“有质则有文,有本则有末。徒文而无质,如何行得?譬如树木,必有本根,则自然有枝叶华实。若无本根,则虽有枝叶华实,随即萎落矣。”
如果世人都能严格按照礼的规范也行人行事,自然是好的,现实却并不是如此。孔子对于礼的整体态度,是宁俭勿奢,无论外在形式如何,最重要的还是人心。又特此强调了古往今来都尤为重视的丧礼,宁戚勿易。在《论语·子张》中,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孝经》中也有“丧则致其哀”的描述,丧礼最重要的就是对逝世亲人的哀戚之情的表露,这才是符合人之为人的本然状态。
03弟子能够领悟的欣慰
前面也提到过林放问“礼之本”,孔子在回答什么是“礼之本”之前,还说了一句“大哉问”。这里孔子很高兴弟子能够提出这个问题,也是对弟子林放的赞叹。并且在后面“季氏旅于泰山”一章中,面对季氏的桀骜狂妄,孔子发出了强烈的感慨:“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也从侧面体现了孔子对林放的认可与赞美。
第八章: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朱子解:言人有此倩盼之美质,而又加以华采之饰,如有素地而加采色也。子夏疑其反谓以素为饰,故问之。
子夏能有此问,说明在读诗的过程中已经有所疑虑有所思考。在老师解释“绘事后素”之后,能够马上明白“礼后”的本质,这让孔子很是欣慰,当场感叹子夏能起发他的心意,并且直言以后可以与子夏谈诗了。
虽然在当时整个社会世风日下,礼崩乐坏,但是弟子们能够从自己的教诲中略有所得,孔子也算是欣慰了。
04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自我坚守
第十二章: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朱子解:言己当祭之时,或有故不得与,而使他人摄之,則不得致其如在之诚。故虽已祭,而此心缺然,如未尝祭也。
钱先生说:“孔子虽极重祭礼,然尤所重者,在致祭者临祭时之心情。”
由此可见,在孔子那里,是不允许有半分弄虚作假的。“吾不与祭,如不祭”,这是一份对祭祀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诚明。孔子看得非常明白,“不与祭”又何谈祭祀,若假他人以代祭,如此只是自欺欺人罢了,所以还不如不祭。
第十三章: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奧,宁媚於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朱子解:“故时俗之语,因以奧有常尊,而非祭之主;灶虽卑贱,而当时用事。喻自结于君,不如阿附权臣也。”
又说:“言但当顺理,非特不当媚灶,亦不可媚于奧也。”
虽然王孙贾指出了“媚于奧”或者“媚於灶”,然而事情不是非此即彼,若是不合理,孔子都不遵从。
第十五章: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集注》引尹氏之言:“礼者,敬而已矣。是知亦问,谨之至也,其为敬莫大于此。谓之不知礼者,岂足以知孔子哉?”
孔子“入太庙,每事问”,面对或人的讥讽,他只是平淡的说道“是礼也”,没有做过多的阐释。孔子一生知礼守礼,只要是合礼的,他都会去坚守,正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之前在学习这一章的时候,看着钱先生的注解:
“本章记孔子少年时初进鲁太庙一番神情意态,而孔子当时之学养与其抱负,亦皆透切呈现,活跃在眼前。学者须通读《论语》全书而善自体会之,庶可更深领略此一章神味之深厚。”
当时后学与几位学长都被钱先生所说的“神情意态”感触到了,也因此给了后学写此篇心得的灵感,每一章里都有一位鲜活的孔子,我们应该深入去体会。
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
程子曰:“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须将圣人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人只看得此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
如上两段为《集注》中《读论语孟子法》之语,亦说明了要体贴圣人言语,将自己融入其中,而杨老师所提“玩诵”的概念亦与之相合。
附:本篇文字修改自后学在论语时习群中所写《八佾篇》阶段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