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利用通勤过程中的碎片时间
我们所处这个时代,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掌握合适的工具,进行规划和情境预测,尽量能让我们的碎片时间产生最大效能。本文主要介绍我是如何使用通勤的时间的。
情境预测
我的通勤方式有做地铁、做公交车、骑自行车和步行。不同的交通方式,所用时间、环境、耗费精力也有所不同,根据各方式的特点,做不同的处理,以便达到最佳效果。
时间预估
不同的通勤方式,时间有所不同,做地铁和骑自行车所耗时间比较固定,做公交车的时间就比较难以预测,因此,做地铁或骑自行车时任务安排相对容易一些,做公交时,就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
如何“专注”
公共交通环境复杂,噪声也大,不容易专注于碎片时间,不过想点办法,还是能提高专注程度的。时间长度固定且可预测,再加上使用定时器,可以明显提高专注程度,尤其是定时器的使用,可以让你专注于学习的同时,不会错过其他事情。
如何保持精力充沛
碎片时间要利用好,不要过多消耗精力和体力,对于比较长的碎片时间,还要有加入休息进行调节。我会在碎片时间内设定碎片时间段,最小5分钟,最大15分钟,每个15分钟后的时间段,必须休息5分钟。我一般采用闭目观呼吸,全身放松进行休息(一般情况下采用定时器)。
做公交
为了提高公交时间的确定性,我只选择在早上做公交车(比正常上班时间早2.5小时),这样我做公交车可以保证15~20分钟,而且还有座位。上车坐下后,我会打开iwatch的倒计时器,然后设定12分钟倒计时,不再注意听着公交车报站,这段时间闭着眼,要么冥想,要么想事,想想今天的三件要事期望的结果是什么?什么流程?可能有什么变动。早上的公交车时间,为了保障上午黄金时间的精力和体力,我不会安排太多事,早上公交车上刷微信和看书是严格禁止的,这样会大量消费精力,即使什么事情也不做,要也会闭着眼养神。
做地铁
其实做地铁和做公交基本一样,地铁的时间很固定,环境较公交车好些,可以看些书,碎片时间看书我只在地铁上做。地铁上我也会使用音频进行一步学习,但学习前目的性比较强,不是随意听听,我觉得这样收获会更大一些。
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时间比较固定,但是安全问题特别重要,一般情况下,我只会听音频。
步行
步行是我的最爱,由于步行时间比较长,我只会在晚上下班才步行,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就是逆行,这样更安全,因为堵车情况下,自行车和快递三轮车都非常多,经常会见缝插针式的冒出来,逆行走路时,你可以见前面的车辆,对方也能看到你,其实是最安全的。一般情况下,第一个红绿灯前的路,我会全身放松,然后想想今天三件事做的如何?有什么感想?有什么要改进的?有什么进步?明天可以后有哪些事情?哪些事情要跟进?想到后,手腕一抬,“嘿,siri,提醒我... ”,“嘿,siri,安排我.. ”,“嘿,siri,呼叫... ”,“嘿,siri,告诉...”,在走的过程中,我把今天的事情简单总结一下,并记录,把今天要打的电话打一下,处理一些杂事。从然后到第三个红绿灯路口前,我会疯狂跑一段,快速提高心率,然后会维持这样的心率直到回家,达到锻炼减脂的目的。有时不需要锻炼,我会全程比较放松的走回家,一路上有什么想法都会记录下来,全程需要80分钟左右,这样回到家,一点疲惫感都没有,满血复活。
在碎片时间里,尽量提前对情境进行预测,采用适合自己的工具,对情境做到提前预测,可以减少焦虑,不会消耗过多精力的同时,提高碎片时间内的专注程度,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