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被打之后的真相,看明白后让人心疼
“妈,那年我爸打我的时候我几岁?是因为什么?”
年近30生我儿子的时候,我跟照顾月子的妈妈聊起来小时候的话题,总是绕不开这一节。
之所以绕不开,并不是因为当初打的我多疼,我印象有多深,我一遍遍探究其中的原因,一遍遍回忆当时的情景,可能只是想找出我到底是不是被爱。
因为同样的话题我还曾经和姐姐聊起过,甚至和姐姐争论过爸爸更偏心我还是更偏心她。
因为在这样的争论中,我们都在努力地寻找着父爱的线索。
仔细分析下来,无非只是内心对父爱的不确定。——这些都是小时候被打的后遗症。
总挨打的小孩会是什么样?
生在那个“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年代,身边挨打小孩的例子一举一大把,挨打的小孩长什么样呢?
与家长沟通出现鸿沟。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和打他的父母产生隔阂,不再交流沟通。
邻居大我一岁的男孩小涛,小学和我一个班,经常会被他父亲因为成绩比来比去,略有不及都是一顿打。后来邻居叔叔和我聊天问我小涛都想些什么,是不是跟我们也极少说话?
他哪里知道,小涛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妥妥的话唠,聊天话题永远不断,还略有些风趣。但每次见到邻居叔叔,就变得沉默寡言。
对于亲情的渴求,让这些孩子变得双面。
还是叔叔家的二儿子,小时候挨打狠了,小孩子说了一句童言无忌的话“你等着,你现在打我,等你老了打不动了再说!”
本来一句笑话,等他结婚的时候,大家开玩笑说出来,没想到他却突然大哭起来。男儿有泪不轻弹,他的哭声里一方面藏了对小时候挨打的委屈,更多的是自己付出依然让老人忘不了儿时的浑话,并在婚姻这么大的场合重提。
如果如果不是童年太过委屈,或者对亲情如此的渴望,也不会对一句玩笑话如此在乎。
我时隔20多年依然想弄清某次挨打的原因,其中又何曾不是藏着对父爱的渴望。
极有可能成为将“打”延续下去的父母。即使在现在,大家都如此提倡科学育儿的时候,周围依然有父母用“打一顿”来简单粗暴地解决所有的问题。
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位同事,一说起孩子的教育,总是特别轻描淡写地来一句“揍少了”。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小时候,我爸一顿揍,啥毛病没有了,孩子就是不能惯,什么这事儿那事儿的,揍轻了。揍到火候,哪那么多矫情。”
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大家,其实他父亲揍他是对的,而他揍孩子也是对的。
再深层次分析,他沿用父亲的方式,无非是用这样的“行为套路”给自己一个心理欺骗“我曾经是被父亲爱着的。”
无论哪种小孩,因为经常挨打代替教育,都会产生对亲情的怀疑,或封闭自我,或耗费大量的精力求证亲情,更有甚者以传递“棍棒教育”方式,来进行自我欺骗,其中的隐患都是非常多的。
如果曾经很确认自己是被深爱着的
当然,父辈们并不是真的本着“阴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的原则来打孩子的。相信,大部分打孩子的父母还是期待能让孩子成长的更好。
但是那时那样的环境,限制了很多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虽然不能再回头埋怨父母,但是很多“打小孩”的副作用依然让他们痛心。
孩子变得叛逆。小涛小学的时候学习其实非常好,但小学后期他已经不再和父亲交流,到了初中,更是在住校之后,终于不再贴身受父亲控制之时,选择了叛逆。他的叛逆其实也不是什么离经叛道,就是玩,玩到初二直接退学了。虽然成绩变差有可能是男孩贪玩的原因,但是谁又能否认,其中不是叛逆占了大部分的因素呢?
不能理性地面对自己未来的情感。之前看到这样一则故事,女孩从小在家被打骂,感受不到被爱,长大之后,有人追求她,本来女孩长得漂亮,又有能力,却很让人想不通地嫁给了那个别人怎么看都觉得配不上她的男人。结婚之后也证明男人的确是渣男。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对于女孩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离开这个男人,但是她却着了魔一样,忍受挨打,非常屈辱地死守着这个男人。
如果曾经他们不是被“打骂”教育所遮蔽了双眼,而是能够在感受到父母的爱,这些结果可能就不是这些结果了。
但是曾经走过来的路没有如果,只有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人努力让自己看到,并且不再让我们的孩子重蹈覆辙。
什么样的亲子教育可以替下“大棒政策”?
想要摒弃之前的模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需要很强的觉知。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很多人宁愿待在旧有模式中受苦,也不愿意改变,因为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感会让人感到恐慌。
如果真心爱孩子就一定要跳出旧有模式,时刻警醒自己是不是又回到了老路。不用棍棒教育我们需要:
一是了解孩子的成长阶段及特征。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对孩子的大致发展情况心中有数,比如在孩子的叛逆期明白孩子的行为并不是有意和父母对着干,而是将来更好自立的必经过程。
二是设定教育模式转折的“触发器”。梳理一下自己进入“棍棒教育”前可能会出现的情绪体验,或者行为信号。每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把这种情绪体验和信号当成一个“触发器”,触发自己的觉知。当然,这需要提前非常明确地告诉自己我要改变这种模式,而且需要非常强的执行力。
三是多和孩子沟通。没有人真的能够做到说改就能一蹴而就。就算是身为父母,我们依然无法脱离循序渐进的过程。和孩子多沟通,说说自己的状况,说说哪些容易引发自己情绪失控的状况,一旦出现“触发器”行为时,和孩子约定一些信号,比如“爸爸,我们都单独待会吧”,等方式,避免打小孩的行为发生。
当然通过沟通也能够让孩子更能理解父母,明白父母对自己的爱。
国际不大小孩日对于我们棍棒教育的父母而言算是一种觉知的提醒。
我们生下来并不是父母,我们都在学习如何更好地做父母,很多爱我们要学习如何表达,但是表达方式绝对不包括棍棒。#国际不打小孩子日#
————————————
如果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点赞转发,谢谢!点击关注,领取一个@晨光微晓 陪你在育儿和亲子阅读的路上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