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读书散文

《我以寸笔为宝剑》

2022-03-08  本文已影响0人  阿喜99

 

      在古代,文人的笔是侠客的剑,侠客的剑是文人的笔。

      侠客化剑为笔,笔落善恶当断,上能保家卫国,血战敌奴,舍身取义,下能斩尽悍匪顽商,惩恶扬善,其威不亚于文人之犀利。

      文人挥笔似剑,剑起直指人心,上能勇掀官僚,不畏权贵,痛批贪腐,下能道尽民间疾苦,百姓沧桑,其力不亚于侠客之勇猛。

      而现代,文人的笔是钱,屠夫的刀也是钱,只是“江湖”,已无侠客……

      继公众号可以发文章后,经常会收到一些令人非常无语的小说推送,你说你不看吧,打开微信它就出来了,还是广告推送,人家可是砸了钱的,一看标题《女博士穿越却嫁给残疾王爷》,诸如此类,应有尽有,都挺雷人的。

      我有时会点进去瞅上两眼,不超过两分钟就出来了,为什么,看不进去。

      有质量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少,为什么?利益至上,能1000字搞定的剧情,非得整到1万字,尤其注重某些感情戏份的刻化,没办法,现在人就愿意看这个。

      那么作为一个作者而言,是否应该反思,我们能带给读者的是什么?我们输出的是否具有正能量的实质性意义?

      从你拿起笔的这一刻起,为了什么?

      而我也只能唏嘘一句,“鲁迅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当年鲁迅归国,结果却选择弃医从文,因为他发现当时的中国人有病的不是身体,而是“心”,需要改变的是 “思想”。

    于是他操起笔杆子,写下了《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等,为了唤醒!唤醒那些不愿醒来,沉迷于封建旧社会迂腐思想观念里的国人!

      而他也真正做到了,鲁迅不仅成为现代文学的奠基者,还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唤醒了沉睡着的人们,更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道路,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所以,鲁迅先生的成就无疑是伟大的,时至今日仍然是无法超越的。

      再看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一生无功名,过着清贫的生活直至晚年,却呕心沥血数十载著就名著《红楼梦》留于后世, 从红楼梦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贾府的兴衰历程,抑或人物之间的爱恨交织。

    它更反映了封建社会里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本质,以及对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封建伦理道德观念,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和否定,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这就是文学可以带给人们的哲思与共鸣。

      而清代作家蒲松龄,19岁科举,而后连续44年参加科举,却未中得一举人,同样一生无功名,但著《聊斋志异》,死后才得以流传于世。

  我认为这些伟大的文学家皆具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之气魄!

 

      我幼时初看聊斋,不懂其真义,就像看《西游记》般看个降妖伏魔的热闹,而看不到它背后涵盖的哲理。

      前段时间,偶然看到蒲公聊斋志异的影视原版,那一晚,我久久不能平静,几百年后的我恨不能与蒲公斟茶对饮,以表钦敬。

    其中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故事 “司文郎”里, 同为书生的鬼友宋生,安慰屡次科举却未高中的书生王平子说:“凡是我们读书的人,不应该怨别人,应当严格约束自己。不埋怨别人,道德可以更高,严格约束自己,学问就会越来越深。当前的不得意,固然是运气不好,但平心而论,文章不是已经写得很好了么!今后只要加倍努力,天下总有不瞎的人。”王平子听了,肃然起敬。

    司文郎这则故事里,因官僚腐败,连科举考试都是可打点买通的,王平子的才能本应可以高中,但最后高中的却是一个连文章都不会写的余杭生,极大程度的讽刺了当时科举制度的腐败乱像,或许也是蒲公自身经历的缩影。

      当我看到这些,最为感叹的便是蒲松龄通过故事带给后人的启发、警示以及鞭策。

“不埋怨别人,道德可以更高”…

      说的多好啊,我听着司文郎诚诚恳恳的说着这些话,深受触动。

      还有一个我印象深刻的叫“冥间酒友”,讲的是渔夫许大与水鬼六郎的故事。

      许大每晚独自江头饮酒罢,皆以余酒祭水鬼,水鬼六郎感之,遂以神通助许大日日大鱼入网,后以真身相见,许大未惧,反而如多年挚友相见恨晚,此后数月夜里相约,一人一鬼开怀畅饮,有一天六郎告之许大,当晚将有一女子溺毙,他可代之投生转世,此江便再无水鬼六郎,许大惜之,痛失挚友。而次日,六郎再次相见,告之缘由,并未投胎,因听女子失足后有孩儿啼哭,不忍女子溺毙,宁可自己永世沉没江底,永世为鬼,遂救之。之后一切照旧,许大与六郎仍为酒友,不料六郎善举竟感召天庭诸神仙,无不赞赏六郎身为水鬼却品格高尚,加诸封为一方土地,即刻启程。六郎于许大梦中前来辞别,许大虽有不舍,但想到六郎若为土地必能造福一方百姓,遂感欣喜,后来许大风餐露宿,历尽艰辛行于六郎所掌管土地庙,探之六郎,土地于梦中指示村民来者乃友,村民皆前往迎之,许大于像前敬已一壶酒,旋风一过,酒已干,许大惊喜。当晚即入梦,六郎现身相诉多年未见兄弟之情。次日许大启程,六郎化为旋风送之久远。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善因得善果,六郎虽为水鬼却品德高尚,救人亦不图回报,因此而感动天神,最终得以善报升为土地神祗,造福百姓。

    我觉得,蒲公或许是想借此故事劝慰善人要永远坚守善念,纵然当前无果。

    也想告诉世人,纵然善不庇护,恶行猖獗,人世无公,但神明自知,良心且安,总有定决。

    这,才是好的文学,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醒思。

    也正是我想表达的…

    前几天,无意看到有作者写文章教人怎样吸引读者眼球,例如采取曝光率转载率较高的文风及手法,甚至实事热度。

      我叹之,作者何须以迎合、取悦读者自居?

      从二八定律与俄乌事件就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少数人拥有正确的观点和理念。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随波逐流?

      而作为一个作者,应该有作者的骨气,我们虽达不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但也不必以露骨的字眼去卖弄文学。

      不求一掷千金,

      但愿你的笔,能掷地有声…

      文末,我提诗一首 ,

      敬以 蒲公及历代为我们后辈留下丰富精神文化遗产的诸大文豪们:

      你我相距千年,但见字如面…

      也敬所有优质作者:愿共勉 ——

             

              我以寸笔为宝剑,
              傲立苍穹九重天。
              纵忍寒霜数十载,
              无愧后世千百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