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31

2018-07-31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樊爱读写

无可厚非。

完整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感、语文知识、语言积累等,也包括思维品质。

语文的学习从来不是只有感性的表达技巧,阅读中的分析、综合,写作中的判断推理,既是语文的学习能力,也是理科的学习能力。

语文的学习,首先需去除门户之见。从某种意义上说,良好的理科思维品质可以成为语文学习的助力而不是屏障。

清华的郝景芳写出了《北京折叠》,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刘慈欣写出了《三体》。

语文不会躲着理科生,心在哪里,成绩就在哪里。

我们很多时候给自己下结论,往往是因为我们不想改变,没有决心和勇气改变。

文科,不是数学弱的借口;理科,不是语文弱的挡箭牌。语文早起步最好,晚起步了就要奋起直追。

视野狭窄,坚持阅读,每天和书上那些伟大的人物交谈,开启心智,增长智慧。

写作不好,坚持写作和思考。写得多了,心底就清明了。运动场上的健将都是练出了的,凭什么我们很少写作却盼望着下笔如有神助呢?

人的一生是寻找最好的自己的过程。语文的学习也是,关键是我们要选择出发。走着走着,就会遇到春天,遇到风景。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在简约和创新中越来越接近教育的本质。

姜根华老师讲到名师成长的十个关键词:

1、 广阔的学术视野

2、 厚实的理论素养

3、 深刻的专业认知

4、 要有不断涌生的教学创造力和探险精神

5、 要有不断创生的教研表达活力

6、 要有丰富的生活史

7、 要总结出可复制、能推广、有价值的教育经验

8、 懂得放弃

9、 脚踏实地

10、 大爱学生

吴惠强老师讲到了名师成长的几个关键词:评选、锤炼、成长、思考、实践、互动、影响、设计。他提醒我们教育理念要先进,要将思想落实在教育实践中,要善于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经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