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版饥饿游戏《创造101》,是一场资本的狂欢!

2018-07-01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幺有话说

作者丨笔名正在思考中...

今夏最火的一档综艺莫过于创造101,决赛过后,以孟美岐、吴宣仪、杨超越为C位,段奥娟、Yamy、赖美云、紫宁、Sunnee、李紫婷、傅菁、徐梦洁等点赞数排名前11人最终成团,取名“火箭少女”。

据网络影视数据平台骨朵数据,截至6月23日晚,《创造101》的总播放量超过44.4亿,比收官不久的男团养成网综《偶像练习生》多出11.8亿播放量。相较于当年万人空巷的《超级女声》,有过之而无不及!

两个月来,微博 朋友圈 知乎等各大媒体平台到处充斥着关于她们的话题,每期节目一播出,刷屏式的霸占热搜榜。就23号决赛当晚,微博热搜词条达到了2000余个,百度搜索词条715万个,《创造101》引来了新时代全民女团选秀狂欢。

如果你没有“pick”过王菊“c位出道”,没有diss过“全村希望”杨超越,那可就真是个“菊外人”了。

如今成团已成定局,但网友对这一结果似乎很是不满甚至愤怒。

以王思聪、咪蒙等为首的谩骂大军,将枪口直指没实力却成了前三的杨超越:“杨超越的出道侮辱了中国女团”!就连我的朋友圈当晚也刷着“杨超越怎么不去死”“中国女团完了”的字眼…,扒她的出身,就连她无辜的农村爸爸也没有幸免于难,中国网友戾气之重令人咂舌。

个人觉得与其花精力对不谙世事的杨超越恶言相向,不如多多pick像刘人语,李子璇等其他有实力的小姐姐,更有价值。


1、流量变现,资本疯狂捞钱

商业时代娱乐的本质就是资本,杨超越只是这场资本狂欢的牺牲品,她的出道也恰恰证明了这档节目的娱乐性。

她是可怜的,哭遭全网骂,于是镜头永远只对着她哭的样子,因为这一哭你一骂能产生巨大的流量,这些都是钱啊。回应粉丝质疑遭全网diss,就算招黑又如何,身后的投资方,制片方,经济公司及媒体平台坐收大把大把流水的银子呢。

流量变现是全媒体时代惯用的招式,无论你是骂她的还是pick她的,大家都在源源不断地贡献着流量,收钱的永远都是背后操作团体。

前段时间突然爆火的“菊式营销”,公关做得好,表情包和段子用得出神入化,不仅成就了王菊从旁听生一跃成为第二名的逆风翻盘,宣扬新时代独立自主的女性同时也圈粉无数。

这期间你想想看流量得有多大,据说王菊就算不出道,光凭如今流量变现也有上千万的价值了,难怪节目一结束就被美宝莲签约了。

同时杨超越也是幸运的,她有着其他100个女孩所没有的东西——天生的观众缘和自带流量的体质,娱乐圈艺人最渴缺的致命优势。

对于资本家们来说,只要能赚到钱,管你有实力没实力,拼了命给你镜头,最后生生被粉丝推到本不与她相称的高位,大家似乎都在消费她。


2、少女的饥饿游戏

节目组利用她赚取了足够的热度和流量,恶果自己尝,就算是这样得来的关注度她也牢牢抓住了,为什么?因为这是其他101女孩都求之不得的机会。

457家公司,13778名练习生最终只有40家公司,101名女孩进入节目。三年压缩成三个月的练习生时间,通过训练、考核、公演,依照粉丝点赞数决定每一轮的晋级与淘汰,最后剩下的11人成团,不到0.11%的概率。

残酷的赛制,女孩们在无形的杀戮中角逐,活生生一场女团饥饿游戏。

从《创造101》的投票规则我们不难嗅出浓浓的商业气息,普通人有11次投票机会,但一位选手每人每天限投一票,这几乎是没什么用的;所以腾讯视频会员每天可以为11名选手各投11票,如果想再单独为某位选手投票,就需要购买选手定制会员卡,一张定制卡可以额外再投121票。

说白了,想让你喜欢的选手出道,肯花钱就可以了。

偶像排名一下降,粉丝们就立马奔走相告集资买卡打榜,为选手拉人气刷票。据统计,仅杨超越出道“村民们”就花费近300万,第一名孟美岐的集资更是超过了1200万!

集资,是当代“粉丝圈”一种常见的行为,其构成的粉丝经济是资本圈钱的主要来源。节目组成功将《创造101》打造成偶像女团养成选秀综艺,完全以人气排行,粉丝点赞决定选手去留,美其名曰女团创始人,让粉丝心甘情愿的花钱。

办公室男人们在讨论世界杯,女人们在pick自己喜欢的小姐姐。自己追还不行,非要拉上其他同事一起投票“你一票我一票,偶像才能够出道!”疯狂程度最高的时候,身边的几个直男纷纷自掏腰包为小姐姐们刷票。

看似全民热度的背后,离不开资本与平台的推手。

决赛当晚,刘人语在比赛中途显示点赞数73853280次,最终排名成绩点赞数却只有71191950次,掉了270万赞,莫非刘人语的粉丝买来的是“减票卡”?腾讯视频的回应轻描淡写,“技术失误,不好意思”。腾讯把排名刷了又刷,起起伏伏之中粉丝们大把大把的钞票流向平台的账户。

当然这也是意料之中,面对收割粉丝经济的大好机会,资本怎会错过?


3、女团背后的乐于悲

如果说微博是靠网红经济起死回生,那么《创造101》则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女团市场的无限潜力和庞大的粉丝经济基础。

可为什么之前在中国很少有公司投资女团?

是因为成本太高,风险太大,一般公司根本承受不起也输不起。

女团前期就是要疯狂砸钱,并且一耗就是好几年,这期间她们不仅赚不了钱,公司从练习生选拨培训,到媒体宣传,开演唱会,发唱片…花费少则千万多则上亿。好不容易让她们出道了,也有可能不对大众胃口就此没落,前期投入一分钱赚不回来,女孩的青春也耗在里面;还有可能真的红了,人就跑了,同样得不偿失。

说实话培养网红、小鲜肉都比培养女团赚钱来得快。

节目中范薇担任队长的1931团体就是个鲜明的例子,当初欢聚时代曾扬言斥资5亿打造,结果2017年末,宣布正式停止运营,《创造101》也成为了她们团体解散后最后一个通告。

其原因除了喜欢这类偶像的粉丝群本身也有限之外,盲目模仿SNH48,缺乏自身特色以及核心盈利模式也是1931的失误所在。

但今时不同往日,随着消费升级,90后与00后对于网红、偶像与明星的关注度与热衷度明显升温,愿意为他们花时间花钱的人更多了。

《创造101》赢就赢在一开始定位的就是养成类偶像综艺,粉丝占主导地位,注定是要大家烧钱的。练习生时间压缩成三个月,前期投入成本也少了很多,再加上腾讯等专业运营团队,想不火都难。

如今这场全民狂欢看似结束了,但对于11个女生和整个偶像造团产业链来说,其实已经是一大步的成功。未来她们是否能继续走下去,需要时间和市场作的双重检验。

而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粉丝为偶像买单也要有底线,这种无实物回报的情感及财力投资,必须量力而行,毕竟追星只是一时的狂欢,自己的生活才是实实在在需要面对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