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过程越轻松,学习效果越不好。
在正式开始今天文章的主题之前,先讲一个最近看到的故事。
美国肯塔基州有一家工厂等着组装零件开工,飞行员马特 · 布朗从得克萨斯州的哈林根出发,连夜开着双引擎塞斯纳飞机去送货。
飞行了一段距离后,他突然发现右引擎的油压开始下降,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马特经历了这些事情:
第一时间降低了飞行高度;
思考了一些问题:如果油压过低,需要关闭引擎,这样还能飞多远?关闭引擎后会怎样?飞机右侧失去升力会不会坠机......;
回忆塞斯纳401机型的损伤容限:载重超过多少,只能迫降,实际上他所载的物品较轻,没有超限。
随后他进行了这些操作:
关闭右引擎;
将螺旋桨桨叶调至与气流平行的位置以减少阻力;
增加左侧动力;
把机舵扳到反方向飞行。
这样勉强飞行了大约10英里后,他朝左转了一个大弯,最终安全降落。
没有做过飞行员的我们,看马特的这波操作,会觉得他一定是位专业技能过硬且经验丰富的老手,实际情况是:马特遇到这次意外的时候,刚做飞行员不久。
帮助马特转危为安的,除了过硬的专业技能,还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遇到意外状况时,能准确调用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
马特的案例里,包含了今天文章的主题: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一次有效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先给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
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最主要的应用场景是考试,到了大学以上阶段,学习的应用场景除了考试,还有与职场接驳的一些实践活动。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学习的应用场景变得更直接:学到的新技能直接用于工作,学习的目的也很直接:帮助我们提升竞争力。
还有一些人,可能不需要应试,也不需要提升职场竞争力,学习对他们来说也有好处,比如接触新领域顺便培养出了新爱好、看看新闻刷个抖音还可以增加谈资、拉近和别人的距离......这些,都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所以,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更准确地说是:运用所学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让自己生活的越来越好。
接下来,是今天文章的核心部分,也就是上面的第二个问题:一次有效的学习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关于这个问题,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两大领域已经有了一些经过时间考验(10年以上)的科研成果,算得上是权威的、立得住脚的理论支持体系。
我想通过今天的文章,把它们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对正在因为各种原因学习的你、就学习这件事提供一些不一样的思考角度(理论来源会标注在文末)。
我们应该能达成这样一个共识,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正常情况下会经历三个步骤:
学习(Input)
记忆(Process)
调取记忆内容并应用(Output)
如果你认同这个过程,可以接着看下面的内容,如果不能认同,接下来的所有内容可能会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先来看第一个步骤:学习。
我们的大脑里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个神经元就是一个小圆点,我们的大脑里有数以亿计的这样的圆点。
我们每接触一个新的信息,就激活了其中一个圆点(神经元),所以,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看,学习的本质,其实就是创建神经元之间的联结。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来尽可能多的激活大脑里的神经元、使它们之间创建更多联结、最终在大脑里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神经元的联结遵循一个规律,即:容易形成联结的,都是位置邻近的神经元,相距较远的两个神经元很难直接联结在一起。
基于神经元的联结规律,不难推导出这样一个学习知识的重要规律:让「新知」与「已知」相连的学习方式,才是更有效的。
「已知」相当于我们大脑里已经被激活的圆点,「新知」相当于与这些圆点相邻的其他圆点。
所以,基于认知科学的理论,有效的学习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要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你得先有一些关于这个领域的已知的知识;
新的知识与这些已知的知识属于同领域(相邻的神经元更容易被激活)。
比如:
你得先知道虾长什么样子、去哪里能买到它(已知),学习虾的三种烹饪方式(新知)才能与虾的长相形成一个有效的联结;
你得先知道PS、CDR、CAD、3DS MAX、VRay分别主打哪些使用场景,学室内设计的时候,才能快速与适合的软件建立正确的联结;
你得先有编程的基础知识,才能在学习如何修复一个Bug(程序漏洞)的时候,与那些基础知识形成有效的联结,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
所以,有效的学习,不是抓住什么学什么,它一定是建立在你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之上的。
在这里做一个延伸:当一个领域对应的神经元被激活的差不多了(这时候你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级人物了),再扩展到别的领域,这样相当于重新激活大脑里另一片区域的神经元。
那些博学的人,不过是比普通人拥有更多已被激活的神经元区域,所以,每当学习感到痛苦的时候,不妨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我想激活1000亿分之几的神经元?
我愿意在这上面花费多少时间和心力?
激活它们对我有什么意义?
接下来是第二个步骤:记忆。
记忆也有一套需要遵循的规律,认知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显示:大脑通过「结构」来储存信息。
如果我们遵循大脑储存信息的规律,就能记住更多的信息,怎么把看似杂乱无章的信息变成大脑容易记忆的有结构的信息,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有写过,如果你不想费神点开看,这里再简单提一下。
把毫无规律的信息变成大脑喜欢记忆的有规律信息,这个过程在领域内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组块」。
如何组块?举个例子。
假设我们需要记住这个数字:19790118,如果我们直接记它,8位数需要占用8个信息单位。
如果我来记,我会把它拆成1979和0118,它只占用2个信息单位,极大地节省了记忆空间。
当然,拆解方法多种多样,遵循的原则有两个:
拆解后的信息对你是有意义的,或是你觉得有规律的、方便记忆的;
拆解后的信息单位不超过5个。
这是因为我们在记忆信息的初始阶段,大脑同时处理信息的极限是4±1个信息单位,如果超过处理极限,会影响记忆效果。
关于记忆,组块的技巧非常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记住尽可能多的信息,然而,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记忆是不可靠的。
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显示:我们的记忆是会出错的,不论它对你来说有多珍贵、你觉得自己记得有多准确。
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
他人有目的的暗示;
自己经过生动想象的虚构事件;
周围其他事件的干扰;
别人的记忆感染了你,形成不准确的「从众记忆」;
......
这一点对于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来说极为不利,但我们必须知晓人类记忆的局限性,才能有意识地想办法在多记的同时,尽可能记的准确。
越能准确记忆信息,在应用层面上越有利。如何学以致用,就是接下来要讲的第三个步骤: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应用于生活。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感受:
知道自己看过某个信息,可是要用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以为某个信息自己没看过,查找后发现,其实以前就学过了;
原本自己以为已经学会的东西,用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没有掌握。
对信息掌握不牢靠会出现前两种情况,误把熟悉当学懂,会出现第三种情况,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在学习的时候最常遇到的状况。
前面说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不管是为了通过考试还是解决实际问题,它都需要我们在要用这个知识的时候,能够从记忆里准确的调取出来,如果不能,前面两个步骤:学习、记忆,其实是在浪费时间。
为了达到快速准确调取所记信息的目的、减少理论用于实际时的障碍,这里有一些经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领域内大范围认可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间隔测试,让信息记得更牢。
一个信息,越容易想起,就越不容易被记牢,这是因为:容易想起的信息,没有经过大脑的深度加工,大脑会觉得它对我们没多大用处,虽然短时间内能被快速想起,但时间一长,就会被遗忘。
基于这个理论,想要让一个信息记得更牢靠,就必须让它经过大脑的深度加工,让大脑知道它对我们很重要。
间隔测试就是深度加工的一种方式(其他方式见后文),间隔测试的具体做法是:在学习完一个知识后,短时间内不要去重复看它,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去回想它。
间隔时长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但间隔最好遵循一定的规律,比如每周或每十天回想一次。
穿插式练习,让信息记得更久。
它其实是间隔测试的变形,在回想的时候,穿插不同领域(学科)的知识,可以让信息记得更久。
比如:周一晚上做自测的时候,把数学和英语的内容穿插安排在一起,周二晚上安排语文和生物,以此类推。当完成所有学科的自测循环,实际上也顺便做了间隔测试。
多样化练习,活学活用。
多样化练习的核心概念是:把一个情境下学到的东西,灵活运用到其他情境下。它需要我们总结、提炼出一套适用于各种情境的规律,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身的归纳能力要求很高。
比如:记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时候,发现了某个很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当然,任何记忆方式都基于「组块」),于是把它用来记忆英文单词、法律条款、医学术语......
深度加工
深度加工的方法,除了上面提过的间隔测试,还可以这样做:
理解信息本身;
延伸某个信息;
通过相邻的信息来促进理解某个信息;
用自己的话复述某个信息的核心内容;
在生活中找到使用某个信息的场景,让理论知识落地。
从学习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完整的过程包括:
学习(Input)
记忆(Process)
调取记忆内容并应用(Output)
通过「精学一个领域的知识」+「广泛、粗浅涉猎不同领域」,来激活大脑里更多的神经元区域、帮助我们最终形成知识网络;
通过「组块」的记忆方式,更多、更准确的记忆信息,但同时别忘了:记忆是会骗人的;
通过间隔测试、穿插式练习、多样化练习、深度加工等方式,帮助我们在需要调用所学知识的时候,能够更快更准确。
经过以上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才算得上一次有效的学习,所以,别迷信那些「轻松学习、快乐成长」的民间土方。
还记得文章开头那个故事的主人公马特吗?如果他的飞机驾驶技术是通过「轻松学习、快乐成长」得到的,他还能在遇到那次意外的时候化险为夷吗?大概率不会。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因为它违背大脑贪图安逸的倾向,所以注定不会轻松,而成长的过程,本来就伴随痛苦。
即便如此,「学习」这件事也不该停在离开学校那年,终身学习、终身成长,对每个成年人来说,都是痛苦但值得的事。
参考来源:
1.《认知天性》 彼得 · C. 布朗
亨利 · L. 罗迪格三世 著
马克 · A. 麦克丹尼尔
2.「智识营2.0」 Lac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