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年初婚姻育儿专题精选育儿高质量育儿经

心理学家说:孩子的学习能力差,可能是因为你的养育方式错了

2019-11-23  本文已影响0人  学门

前段时间,我去接女儿放学。

女儿跟我说:“妈妈,我告诉你一件事,你听了不要觉得太奇怪哦。”

我忙问:“什么事啊?”

她说:“我这周又摔了一跤。”

我听了真是有点心疼,女儿常摔跤,是我们的错。她8个月大的时候,因为天气冷,不方便,就没有让她学爬行。还因为那时候觉得学步车很省力,就让她早早地用上了。所以导致她的平衡能力比同龄人要差。

那时候,我还没有读过杨霞老师所写的《让孩子学习上瘾的10个法则》,不知道在孩子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把握好,会对孩子以后造成较大的影响。

《让孩子学习上瘾的10个法则》,是心理学家杨霞在2006年所著。杨老师当时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研究员,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心理咨询师。是人民日报社网络版心理健康栏目特邀主持人,是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台特邀心理专家。

她告诉我们:0~3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养育方式不当,会造成孩子学习能力发展不足,导致孩子的各种学习困难。

你认为与学习无关的0~3岁,恰恰是孩子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什么叫做“关键期”?“

关键:对事物最紧要的部分,在一段时间内,对事物起决定性作用。

关键期: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在适当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激,这种行为便不会再产生。

就像一颗种子,如果你不在它要发芽的时候给它足够的温度、阳光、水分,它很可能就不会发芽。即使勉强发芽,也是先天不足的。就算以后你给它再多,也起不了多少弥补的作用。

0~3岁,就是人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有数据可以证明:

胎儿的神经细胞从第3个月开始迅速增长,每分钟超过25万个。到1岁时脑的重量已达到人的1/2。

那么,孩子0~3岁这个关键期,你抓住了吗?用了正确的养育方式了吗? 

你认为的疼爱,可能是对孩子学习能力发展的阻碍

什么是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在很多种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

哪些不科学的养育方式,会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怀孕期间,长时间卧床休息。(别忘了上面列过的数据,胎儿3个月大就进入了大脑快速发育期。)

没有充分爬行,长时间使用学步车。

怕脏,怕危险,不让孩子碰这碰那、跑跳,喜欢长时间抱着他或者放在小推车里。

孩子一哭就心疼,千方百计不让他哭,甚至一哭就喂他吃东西。

很少带孩子出门,喜欢和他安静地宅在家里,不去任何觉得“不卫生”的地方。

认为孩子太小,听不懂,就不大和他说话。

怕孩子哭闹,常让他看电视或手机视频。

嫌孩子自己吃饭麻烦,都是自己喂。

孩子的事情一手包办,洗漱,穿衣服、穿鞋子、扣纽扣什么都不用孩子做。从来不让孩子做家务。

剖腹产,人工喂养,很少爱抚,不让吃手指、咬东西、玩沙子等。

…… ……

这些是不是很熟悉?你中了几条?

尤其是信息时代,手机也成了孩子使用频率相当高的玩具。孩子一哭,一闹,就塞他一个手机。手机成了最佳“止哭工具”。几个月大的孩子,已经会对着屏幕笑。几岁大的孩子,各种小游戏玩起来,比成年人都强……

那么,这些方式,又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胎位不正,早期活动量不足,爬行不够,长时间使用学步车,对孩子的运动限制过多等,会影响孩子平衡觉的发展。平衡觉主要指人的重力感和平衡感,也会影响注意力。

爬行不够,总喜欢抱着孩子或让孩子坐小推车,什么事情都家长一手包办,运动少,会影响孩子的本体感。本体感,是指对身体的感觉,例如,对大、小肌肉的控制,手眼协调,手耳协调,身脑协调,动作灵活和灵巧,等等。大脑对手指肌肉控制不好,写作业就会慢;手眼不协调,常常会出现抄错写错;手耳不协调,听到的与写出来的就会不一致;身脑不协调,小动作就多;等等。

经常看视频,会使孩子眼球振动不平稳,影响视觉能力,导致看书串行、多字少字,计算粗心等问题,影响孩子注意力,导致不同程度的阅读、书写和其他学习困难。

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不太和孩子说话,外界声音摄入不足,再加上平衡觉、本体感不好,会影响孩子的听觉能力。听觉能力不好,上课听讲困难多,听了也容易忘。

婴儿期通过哭来练习发音,通过吸吮来锻炼口腔肌肉,通过摄入外界声音来发展听觉能力,如果训练不足,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不足,孩子说话晚,发音不清,不能与人有效沟通。

出生时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出生后活动限制过多,会造成孩子触觉学习不足,出现触觉敏感问题。这样的孩子容易情绪不稳定,容易紧张,害怕人多,受到外界的干扰大。

…… ……

我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什么是让孩子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了,这就是!

那么,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你以为学习能力不足,就要多学习,其实你又错了。

好些家长以为,孩子学习不好,就要多学习。逼着孩子长时间地学习,或者多报几个学习班,可这样解决不了问题。严重的还会让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产生厌学心理。

那应该怎么做呢?

1.多运动,按照孩子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大脑除了需要营养物质外,需要一种重要的营养剂,那就是——运动

杨霞老师告诉我们,在孩子早期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要训练孩子的肌肉群:

1~4个月,训练抬头动作;

3~7个月,训练翻身动作;

4~10个月,训练坐的动作;

5~9个月,训练爬行动作;

6~12个月,训练站立动作;

10~18个月,训练行走动作;

1岁半~3岁,训练跑步、投掷、上下楼梯;

2~3岁,训练跳跃动作(双脚跳);训练攀登、平衡、体操动作;

]4~6岁,训练单脚站立、拍球、跳绳、滑梯、走平衡木、抛接球等。

7岁~, 多参加户外活动。

2.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我们往往把学和玩对立起来,过分强调了学习,而忽略了玩。其实,玩也是孩子成长所需。我们要摆正学和玩的关系,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加以引导,让孩子在玩中热爱学习。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没有比大自然更好的老师了。

去带孩子亲近自然,去接受、去触摸、去品尝各种感觉信息。可以让孩子多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发展孩子的观察力,触发他的好奇心。比如观察小动物,观察植物,观察四季的变化,观察星空、观察气候的变化,玩水。等等。在这过程中多向孩子提问题,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通过寻找目标,来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如果孩子是一张白纸,那么就让自然这个神奇的画师为他绘上色彩吧。

3.鼓励孩子多和小朋友交往,让孩子在模仿中学习。

在交往中学习也是孩子成长中特别重要的环节。在交往中,孩子往往能够发展语言表达、解决矛盾冲突、协作、调节情绪等能力。

不过,我们要注意一点,不要直接粗暴地干预孩子间的交往,尽量让孩子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小孩子之间有自己的相处方法,如果家长粗暴介入,可能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也会让孩子失去处理问题的机会,甚至让孩子变得胆小。

多给孩子创造交往的环境,也可以让孩子参加夏令营等集体活动。让孩子在与同龄人交往中成长。

4.不要限制孩子天性让孩子在动手中学习。

我们已经知道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运动这一营养剂,尤其是训练手指的活动,是促进大脑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要因为怕脏怕危险,就不让孩子动这动那。三个月就可以训练孩子抓握的动作。多让孩子在地板上爬行打滚,翻跟斗,多和其他小朋友接触,玩土,玩沙,玩水,玩石子,等等。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要培养他的动手能力,早早地教孩子,让他自己吃饭、穿衣、洗漱等。也可以让他帮忙做一点简单的家务。

在孩子13岁以前,一些学习能力的不足,很多都可以通过相应的训练来改善。孩子的大脑,要到25岁才定型,所以对孩子的双手和身体,运动协调性的训练是长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孩子的学习能力差,可能是因为你的养育方式错了。

我们应该多读好书,学点心理学知识,科学养育孩子,才能在他的关键时期帮助他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这,才是努力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