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记录69--“相逢难衮衮,告别莫匆匆”

2020-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才饮韩江水

第48周的陪伴,关键词是:爱的表达,直面真实,死亡教育。每个孩子都是很爱自己的父母的,也有各自的表达方式。每一份表达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我们希望别人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式来爱自己,起码我们自己很清楚自己的需求,然后教会孩子才行。直面真实,是我要直面自己的疲倦,不幻想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咪,我也是一个起早摸黑有着巨大工作压力的打工人,回到之后想好好休息一下也不需要有罪恶感的,很多时候,孩子远比你想象更加善解人意,真实表达出来就可以;死亡教育在华人文化中是极度缺乏的,甚至于集体逃避,不知道如何面对死亡的人,往往就无法很好的道别,也无法充分淋漓尽致的活着。这个教育还是需要从儿童开始,从面对宠物的死亡,家里老人的去世的经验中去体悟和学习,允许自己去表达哀伤。当哀伤越充分的表达出来之后,就越能够直面丧失的痛苦。

画面一

一天晚上,孩子爸爸在冲凉的时候,冲凉房的一番玻璃门因为滑轨坏了,直接掉了下来,砸烂了一地的玻璃,也刮花了他的双下肢和两个手,当时我不在现场,没有办法给到及时的帮助。后来,据阿姨说,两个孩子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反应。小b说:哇塞!这么恐怖吖,如果是我被砸到了,那就惨了。然后就在他爸面前跳来跳去,丝毫没有恐惧的感觉,也没有行动。大b显然一副被吓到的样子,但很快就定下神,然后就满屋子去帮他爸爸找止血贴,找酒精,还帮忙贴上止血贴,在旁边守着他爸,一副非常关切的样子。所谓患难见真情,他爸明显是给这个儿子感动到了,觉得谁都不如这个孩子更加贴心。一个生活情景,可以反应出孩子的不同性格,一个是外向型,表达爱更多是语言,一个是实干型,表达爱更多的是行动。但坚信孩子都是很爱父母的。只是作为成年人,我们就不要太苛求一个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那样表达爱了。

画面二

有一段时间了,我无意中意买到了马小跳学数学的系列书籍。两兄弟喜欢得不得了,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吃饭也看,上厕所也看,冲凉也看,睡觉也看。几本书很快就变得很沧桑,但对于忙碌了一天回家的我,也算是一种救赎吧。刚开始我还偷着乐,觉得既然他们找到了看书的乐趣,对于不怎么能够保障陪伴时间的我,倒是减少了很多内疚感。但很快,他们就要求互动了,互动的方式居然就是每天从书本里找到那些奥数题目来考我,刚开始我还能够应付一下,随着他们出的题越来越多,我也感受到越来越疲倦。后来决定还是好好直面这个现实。我跟大b说:妈咪工作了一天,早出晚归,回到家已经非常疲倦了,我的电量估计每天只能做一道数学题,得10分,剩下的题,明天有精力的时候再说可以吗?大b倒是很善解人意,他点点头,说那你还是等周六周日,人没有那么累的时候,再做吧。或者放寒假的时候再做也可以的。那一刻,真的觉得这是多么懂事和善解人意的孩子吖。但最重要还是自己真实真诚的表达了内心的感受。

画面三

周六的时候,无意之中看到了一段视频,讲诉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有个故事让我很震撼,就是一家人养了一个小白狗,家里有一个六岁和一个三岁的孩子,这两个孩子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跟孩子玩。有一天,这家的小白狗被毒死了。孩子的父亲觉得孩子们知道会很难受,于是就骗孩子小白狗走失了。结果,将近两年的时间,孩子们放学就大街小巷去寻找他们的白狗。错过了最佳的哀悼阶段。变成了内心深度的哀伤。我想起了两年前养小兔子的情形,养了半年,兔子死掉了。当时,我也是无意识的,还是让孩子们看过了兔子的尸体,告诉他们所有的生物都有死亡,死亡是不可逆的,一旦死亡了,所有功能就会停止。我们要感谢兔子陪伴的日子。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四道人生:道爱,道谢,道歉和道别的人生。后来他们也没有再提起这个兔子,到了养猫的时候,在聊天的时候,也会问起猫咪会不会死掉,每次我都非常肯定的告诉他们:会的,所有的生物都会有死的一天。我们每个人都是。只是,侯没有好好的爱过,有没有好好的感恩过,有没有好好的道歉和道别。

本周的陪伴,感受总体是平和的,也会夹杂着焦虑,偶尔也有压抑深深的愤怒,强度较前两周有所下降,跟近期看的一些书和视频有关,对生命的一些痛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