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龙洞里的野炊旧梦
龙洞野炊:未熟的竹筒饭与不散的少年意
龙洞旁的小路,至今仍烙着2019年我和他野炊的脚印。可时光这趟车,一旦开走就再没返程——如今溪水仍在龙洞潺潺,却早已不是那年映着我们身影的模样了……
某个周五的中午,我和朋友在学校把周末“龙洞野炊计划”敲定。日子像受惊的小马驹,“嗒嗒”几声就奔到了周末。我早饭囫囵吞了几口,揣着装备就往村东头李福家赶。嘴里哼着没调的小曲,手里的装备被我甩得“哗啦”响,在村路上蹦跳着,没一会儿就拐进了去李福家的岔路。我亮开嗓子喊:“李福!喂——李福!”
他应声从院里钻出来时,嘴角还沾着没擦净的油星子。“装备齐活了没?”李福问。我把鼓鼓的背包晃得“沙沙”响,用老家方言答:“莫(早就)准备好了!”我俩趿拉着凉鞋往龙洞走,鞋底叩地的声响,像极了老家旧闹钟的“嘀嗒”声,一下下敲在童年的记忆里。
包里的蛋黄派孤零零的,朋友眼一亮:“龙洞果园里有柑橘,咱顺几个去?”我心领神会。我俩猫着腰溜进果园,眼睛在果树间扫来扫去。忽然一棵高大的柑橘树撞进视野,青黄的果子挂在枝头,看着就酸得人直咽口水——管它熟没熟呢!我俩飞快摘了几个,用衣服兜着就往龙洞跑,生怕果园主人突然冒出来,那我俩可就“交代”在这儿了。
还没到龙洞,先听见了溪水的“叮咚”声,脆生生的,比集市上卖的风铃还好听。朋友深吸一口气:“龙洞这空气,绝了!”我也跟着吸气,草叶的清香直往肺里钻,整个人都跟着舒展起来。
我们在草地上铺开“战场”:蛋黄派、青枣、花花绿绿的薯条,还有那几个“来之不易”的柑橘,最核心的主角是一节竹筒和一袋米。我俩一屁股坐在草地上,一边往嘴里塞零食,一边天南海北地瞎聊。等零食吃了大半,朋友拍着腿说:“江南,咱开始搞竹筒饭啊!”我一挥手:“搞!”
我俩钻进草丛捡干草树枝,用打火机点着了火。我把米倒进竹筒,跑到溪边仔仔细细淘洗干净,再把竹筒架到火堆上。可那些草没晒透,火“噼啪”几声就熄了。我俩又试了好几次,火苗要么刚冒头就灭,要么烧得歪歪扭扭,竹筒饭始终没冒起热气。
最后我俩一屁股坐在地上,笑着放弃了。又聊了会儿天,分吃完剩下的零食,便沿着来路往家走……
回去的路上,朋友挠着头笑:“在学校想的时候多带劲,真动手了咋就不是那么回事呢?”我也笑:“正常,青春不就是这样,想得美,做起来满是意外嘛!”
那锅没煮熟的竹筒饭,那几个咬了几口就丢在一旁的青柑橘,像极了我们年少时那些没实现的愿望——带着遗憾,却在回忆里闪闪发亮,叫人半点不后悔。
后来再去龙洞,草木的香气还在,溪水的“叮咚”还在,可身边少了那个陪我野炊的人。他忙着职场的奔波,我忙着生活的琐碎,我们都变了模样,好在那份交情,还和龙洞的溪水一样,一直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