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套路,得人心
套路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贬义词,它不是全然和欺骗画上等号。反向思考一下,每一个人做成功一件事,难道只需要按部就班?将军打赢的每一次胜仗,不需要用兵以奇,出奇制胜?每一件产品热卖,不需要包装精美的营销?每一篇爆款文章,不需要去钻研人性?以上那些事情需要做成功,都需要满满的套路。我倒以为套路是一种做事的方法,只有懂得拆解别人的套路才能见招拆招,复制成功。成功不是我们高喊努力就可以的,它是态度,方法和意志力三者的统一。换言之,它是有方法的,而懂得拆解别人成功的套路,就可以去汲取别人成功的方式方法为自己所吸收。我当然相信成功可以复制,但绝不是照搬照抄,而是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加以巧妙转换,把别人的元素创造性地成为自己的武器。这样说太概括性,太官方,也没有达到我想要传达观点的目的。同时我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也是我的思索过程,那就以实际的例子来剖析。
说话也是有套路有方法的,我曾经的一个朋友,她说话总是很难懂。我那时候在想,她的表达是有问题的,但是我却不知道怎样去指正出她表达中具体的问题,然后让她能够换一种表达方式让别人能明白她的意思?直到有一天我听了说话之道中周玄毅老师的一节音频,才知道了个中要害。
可能你会觉得说话是世界上最简单不过的事了,每个人只要有一张嘴就能说。能说是能说,但其实要说到一定程度还是很有难度的。说话不是单向的行为,它是双向的。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只有对话才可以向别人去传达自己的意思或者说使得彼此能够被理解。使得自己被别人理解,简言之就是把话说清楚,并没有那么简单,这其实是一门需要去训练的手艺。学任何手艺首要的就是要知道这门手艺的窍门,它的关健在哪里?同样一个意思能否用最简洁,最流畅,最少引起误解的方式去表达出来是把话说清楚的关键,而把话说清楚的诀窍就是要选对视角。什么是选对视角呢?一件事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有些视角会让人立马明白表达者的意思,而还有一些视角却会让人越听越糊涂。可能这样说并不会很直观,我就以曾经看过的这样一个例子为例。一个大学的行政部门在校内张贴了一则放假通知,通知内容很具体:今年国庆节,中秋节学校放假的时间是10月1号-10月8号,总共是8天,其中1,2,3是国庆和中秋的法定假日,4号是照常的工作休息日,3号的公休日和中秋节分别调到5,6号,9月27日和10月10号的公休日分别调到10月7号和10月8号,9月27号星期日上10月7号星期三的课,10月10号星期六上10月8号星期四的课,10月7号星期三上9月27号星期日的课,10月8号上10月10号星期六的课。10月1号到10月6号全校停课。这个通知看上去很晕,根本很难知道哪一天放假。你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通知它的问题在哪里?为什么这样的通知会让人不知所以然,至少不能立马就知道哪一天上课,哪一天放假?正是因为错误的视角选择之下的表述才导致表达不清晰,它的出发点是学校行政部门,这是从行政部门的立场来讲述它的放假安排,它讲述了放假和工作的日程安排和因由,但这些信息不处于听众的第一反应当中,简言之受众压根不关心你的安排缘由,看这则通知第一搜寻的信息是哪一天放假,哪一天上课,当搜寻这类信息失败时,很自然听众就处于云遮雾绕的状态。假如你为了想要使得看这则通知的学生和老师清楚地知道放假的日程安排,那应该怎样去修改这则通知呢?可以这样尝试修改:今年的国庆和中秋节是从10月1号-10月8号放假,1号之前的9月27号星期日上10月7号星期三的课,之后的10月10号星期六上10月8号星期四的课。这种清晰叙事的技巧就是视角转换,无论是写报告还是文章,写之前需要了解清楚这是给谁看的内容,即搞清楚受众群体。这就像每个公司的产品都有对应的客群一样,产品的所有特点都是针对那个特定的用户群而设计的。这也是一种所谓的套路。
我很喜欢的几个公众号就是这样,每个公众号的定位不一样,它的文章风格和写作方式就不一样,他们都有着特定的群体和受众。咪蒙和李娜姐她们两种风格,定位截然不同,但都是我比较喜欢的两个公众号大神。看咪蒙的文章,总是会边看边点头,文章里面描述的事实总是让人情不自禁认同,有一种很深有体会的感觉,而且会迅速用她的细节描述来观照自身,是否生活和感情如她所描述的那般。无数的细节铺垫出来的细微感触直击人心底最柔软的那一寸,让人无力反击她的精准与无情。就像打蛇打七寸一样,她没有用力过猛,而是打到了关节处。她对于感情,对于生活的无情剖露里装满了慰藉,让你知道这个世界在承受痛楚的不止你孤身一人。她的文字不麻痹你,不让你沉沦,反而带给你一阵疼痛之后的清醒。知道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你自然会有所选择。生活充满压力,想要而不可得就努力追逐。感情纠葛让人痛苦,爱就深爱,用尽全身气力。不爱,就潇洒转身,纵身一跃笑傲江湖。
她在“大多数婚姻不是死于无性,而是死于无话”中把婚姻的状态描述得很露骨。“作家艾小羊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我跟朋友们聊起来,大家都觉得超共鸣。没有性爱的婚姻(一年才做一两次,甚至不做),都有可能维持得下去(毕竟伍迪艾伦说,爱是很深刻的,而性只有几英寸而已);然而无话可说的婚姻,多半就会指向离婚了。马伊琍被问到“什么婚姻是最好的婚姻”。她说,婚姻最重要的是流动,两个人要有话说。那么,什么时候婚姻差不多就死了?我们不再说骚话了。不再说废话了。我们不再说负能量的话了。”短短的几个字直击婚姻的痛点,三种相处状态就把婚姻关系的临界线抛出来。简短的几句话就挑起了大众对于各自婚姻的内在情绪,这是咪蒙对大众精准情绪把控。这种把控的背后是对于人性的钻营,更是咪蒙对于她的写作的精准的视角判断的体现。她是从她的读者群体中存在的诸种现象出发去概述问题的,她对于她的读者群体定位是年龄层在20岁以上,40岁以下的女性读者群体。这一类的女性感情细腻,敏锐,工作上进,对家庭又有很强的责任感,她们在工作与家庭生活中周旋和挣扎。职场上想要大杀四方,用高薪来证明自己作为独立新女性的价值。对于家庭,又囿于传统价值观念,身上肩负强烈的责任感,想要做个好妻子好母亲,照顾丈夫教育孩子。她们也不是钢铁侠,每个人精力时间都有限,负重太多导致身心疲惫。大多时候人群都忽略了这个层级的女性,忽略了她们的辛劳与疲惫不堪的身心。但咪蒙理解,她找到了一种很简洁的语言,赋予它魔力,抚慰她们的创伤,很自然年轻女性读者理解她表述的事情进而产生强烈的共振。这种犀利简洁的语言风格,让她的每一篇阅读量都10万➕,每一篇都是爆款,底下清一色的读者回复评论。咪蒙的文章成了年轻妈妈们的精神乐园,在回复评论区可以找到同类。
“不光是朋友之间会渐行渐远,夫妻之间也会。最开始,我们不再说骚话了。不再跟对方说,我好想你呀。你都没有跟我说早安,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再后来,我们不再说废话了。以前选张自拍,都要发几张给他,问他哪张好看?现在拍完了,都直接去问闺蜜了(反正也不在乎他觉得好不好看了)。以前一点小病小痛,就要跟他求亲亲,求抱抱。现在哪怕胃炎犯了,都懒得说了。不爱一个男人的典型标志就是,姨妈痛,再也不会告诉他了。以前热恋的时候,聊天记录反复看。还经常把很甜的聊天记录朋友圈截图,方便复习。现在,对方发的图片经常忘了点开,偶尔想起来去看,发现已经过期了。以前,我们聊天,很怕对话结束。所以几乎每一句后面,都会加上 你呢? 方便对方接梗。现在,很多事情,从商量变成了通知。公事公办,冷冰冰的。”“其实,我爱你不是很宏大的事,无非就是 你在干嘛?你吃了吗?说废话的本质,就是表示,我想你了。恋爱的浓度,取决于说废话的频率。因为爱一个人,不管任何时候,总是能拐很多个弯,想起他。因为爱一个人,时时刻刻都想刷存在感,让他知道,我在想他。爱的开始,是没话找话。爱的结束,是废话少说。”以上的情况都是20,30的年轻男女之间相处会出现的情景,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所有女人隐秘深刻的心思。女人这样的一种情绪物种,爱的时候满世界都是彼此,恨不能全世界都知道。微信里满满当当的废话,各种好玩的表情包甩来甩去。给对方发各种角度的自拍,想要让对方看到最完美的自己。不爱的时候所有的日常都与对方无关,不会分享喜悦,不会彼此调笑,不会抱怨痛楚,微信里冷冰冰的全是理性。清醒的克制背后是已经痛到麻木的假装不牵挂,不在乎,不想念。女人羞涩于直接说,“我想你了”“我爱你”。而会用“我吃了,你吃了吗?这么久不回我信息,你在干嘛?我姨妈来了,肚子疼。”来表达爱,关心以及向对方索取温暖。
我很喜欢咪蒙的文章,虽然我深知她的心机和套路。心理学中有一种治疗方式就是倾诉,治疗师不对来访者的生活和观念作出干预,只是充当一个倾听者,几次倾诉之后来访者也可以很神奇地被治愈。腾讯上有一个新闻:上海有一个富婆给鸭送了28份礼,那一天正好是鸭的28岁生日,所以送了28份礼。她送的礼物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富婆送了一辆奥迪车和28万现金。但好玩的是,这个富婆和鸭并没有肉体关系。很多人看到新闻会想破脑袋都闹不明白为什么富婆会这么大方或者说大方得有点蠢?但其实从心理学上讲,这很容易说得通。心理学教授武志红说了一件事很有意思。很多富婆去会所,什么都不做,只是倾诉,从原生家庭讲到前男友是渣男,从闺蜜背叛讲到婆婆好独断。这些负能量不能跟老公讲,她们憋着又好难受,只有和鸭讲。很多鸭的本质,是心理医生。在这个竞争残酷压力巨大的社会,每个人内心充斥巨大负能量的时代。咪蒙恰恰扮演着一个心灵治疗师的角色,细细剖析之下是满满的套路,但是她的套路却会带来很神奇的治愈效果。每一个女人都有一道心理防线,隐藏在内心难以言说和倾诉的生活苦痛不被人知,也许是因为找不到人说也许是害怕说出来被人嘲笑。咪蒙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的细致描述和肆意脏话的谩骂,一下勾起了承受生活重担的女人潜藏心底的细微心思,让她们的心理防线轰然倒塌,余下的是无穷无尽的感情泛滥和苦水倾倒。
信息时代,机会很多,但在机会来临前需要有充分的准备。罗胖一直在说思维升级,认知升级和学习力,这些是激烈竞争的信息时代显示出人之间巨大差异的个人素质。这几个看上去很宏大的概念,拆解一下也就是所谓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去拆解所关注的领域所隐藏的套路,希望能学以致用,从中受益。你所关注的领域,可以尝试去练习看看,然后达到认知升级。
拆解套路,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