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还没到的你,已经死了
你好,我是屈源。专注帮助10000人解决拖延,迷茫,效率低,达到理想的状态。
现在接触了人群越来越多,其中包括有富二代,常青藤博士,大学生,创业者,同时也有打工族,随着接触的人群增多,自己思维也慢慢发生变化。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说优秀人士和普通人之前的区别。就拿破产来说,普通人破产过后就会陷入一种负能量的氛围,抱怨上天的不公,为什么会这样。把因素归结到外界原因,根本没有从自己本身出发去思考问题。
而优秀的人他们虽然也有情绪波动,但不会这么大。并且首先想的是这问题发生的核心是由什么东西产生的,以及以后该如何避免这样问题再次发生。
前者普通人是用抱怨负能量情绪来面对这样的问题,后者则是一种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来面对这种不好的事情。思维不一样最终也导致我们结果不一样,咱们也可以看到许多人因为一点点挫败就丧失信心。但有的人也会迎难而上。
刚才分享了我最近的一些感触,接下来说的是三十而立,什么叫三十而立,立的又是什么。
三十而立是汉语成语,出自于【论语.论政】。是指三十岁后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我发现1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有的人到了三十,四十还没有自己方向目标,也有的人二十来岁就已有成就。
通常前者给自己一直不断的找借口,贪欲及时享乐。我明天在努力,我明天在成长,把所有事情都推到明天,享受于当下眼前的快感。但真的会有明天,以及明天真的会去做吗?
不会,对的。他们永远只会等待明天,幻想着一劳永逸,混吃等死。一辈子就真的这样过去。
后者二十来岁就有成就的人(因为身边接触到许多20来岁大有成就的人,所以对他们有一些深入了解)他们永远不会那什么三十而立给自己做借口,自己在不断的努力前行。付出的努力程度往往是前者的几十上百倍。
所以三十而立也只是个伪命题,他给我们无形之中添加了一层框架。让我们误以为只有人到30人生才会慢慢好起来,事实上这只是我们给自己借口。
假如现在自己不努力,努力实践,提升自己认知即使到了30,40都没有任何用。所以每时每刻都可以立起来,重要是我们真的是否愿意去承担这份我们应当承担的责任。
前段时间学习一个课程的时候,里面老师分享到1个内容自己非常感兴趣。我们人一辈子当中有两次重生,第1次就是我们肉体降临到世界,第2次就是我们灵魂的重生。
在一些少数部落,他们都会给自己举行一次成人礼。例如独自去打猎,打一头野猪,或者在自己耳朵其它器官上做一个标记,这个标记刻在身上是非常痛苦的,也让接受成人礼的人提前面对人生的痛苦。
成人礼结束过后,就意味着独立,担当,自己需要承担责任。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仪式,以后我的小孩长大成人礼我会送他去独自旅行,冒险。
但在我们国内普遍的现象是,许多人看似年龄已经成熟。心智方面还远远不如一个小孩,这就出现了下面这个词汇【啃老族】
啃老族,是指那些到了一定年龄但还是不愿出去工作,承担自己那份责任。在家里好吃懒做靠着父母救济的人。
这种人是非常可悲的,因为他们永远只会懂的索取。不断的向自己亲人,父母索取。却从来没有想过去靠自己能力去养活自己,好比寄生虫只能够依靠别人生活。
屈源小的时候是跟着我爷爷奶奶长大,从3年纪开始我找爷爷要钱。他非常有智慧,不给我钱。但是教我赚钱的方法,例如去卖气球。
卖气球的本钱是爷爷出的,在家里面做好然后拿到大街上去卖。当我卖出我人生中第一个气球,赚到自己第一份5毛钱的时候内心是无比开心。
也正是这样,自己渐渐独立起来。就算现在我到任何1个地方,没有钱,没有手机,没有存款。我依然能够凭借我的勤奋生存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能够活的越来越好。
啃老族和独立两者区别就是,啃老族永远只能够依靠别人乞讨生活下来。而独立这是让自己为别人带来价值活下去。
最后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30岁不到的你已经死了】,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看见太多人白白浪费自己生命,去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父母年轻的时候把最好的资源给我。到他们老了,我们也应该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去解决父母以后的生活。
大部分事实是很多人并没有承担起一个为人子女的责任,相反不断的啃老。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还不断的去找自己父母拿钱。
那这种和死了有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死了。至少死了父母的身上压力还少一些。
自己现在做目标管理训练营的目的也是带着一群人,不断的朝着自己目标前行,摆脱拖延,迷茫,效率低,达到理想的状态。
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更开心的是看到学员的改变。从生活状态到收入,最开始是每天中午12点才起来,现在每天坚持7点早起,不断的学习。
有的甚至收入从月入20000提升到月入40000,这是自己的开心所在。
咱们不需要非常厉害才开始,但是只有开始了才会变的厉害。
添加我私人微信,即可获得更多关于个人成长的干货。
私人微信:MBGL088
备注:简书
前5名添加即可获得价值298的自我管理书籍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