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 生活在悖论中

2022-04-12  本文已影响0人  apu25

有些看似矛盾甚至悖论的东西,多想想,觉得有意思,比如:

我们不会去做我们想不到的事情,因为它完全在自己的意识之外。

我们看不见我们不想看的东西。也听不见不想听的,因为那些东西在自己的意识,潜意识选择之外。它们于自己就是不存在,即便它们就在眼前。

在会做之前我们不会做。会做,意味着会做。

成为某种状态的人,意味着我们已经是那种状态的人,否则没有可能成为那种状态的人。

时而以为自己已经非常清晰,深刻的理解了某件事,某个人,但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并不是那样。
那么,是否在任何时候,我们认为的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其实都只是那个时候自以为的感受?
并没有什么是可以100%确定的?



模糊到清晰

看油管上一位老师讲解以并演示画做油画的过程。
首先是一些大块的面积,然后逐渐勾勒细节,如高光,边界,过渡等,画面变得越来有层次,该清晰的清晰,该模糊的模糊。

然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这个过程就好像我们接触一个新的事物,人,或者去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
首先是模糊的,不清晰的,担心的,拘谨的。随着接触的次数越来越多,去的次数越来越多,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经历,感受,看到越来越多的细节...
对这个场景,这个地点,这个人的熟悉感就越来越多。

这不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通常过程,一种模式?


无数版本的自我

这两天看一个美剧,《离职》。
科幻,离奇的内容大致说的是,某些人自愿在进入某家公司工作前做一个记忆分离手术。工作之内的自己和工作之外的自己,不能建立起记忆上的联系,完全不知道自己不同的时间里的状况。

我感觉,个人“正常”工作生活的某些状时候和这个非常的类似。这个电视剧把这种状况夸张,放大,突出展现这方面。

比如,在某些人前是一种精神状况,在另外一些人面前是另一种状况。
或者,在不同的时间是不同的状况。
某个时间可能会做某件事情,但另外一个时间点可则不会做某件事情。

站在以上两个时间点之外的另外一个自己,看这两个时间点的自己会不会觉得奇怪,那真是自己吗?

多年前看的一个电影,叫做恐怖游轮。说的是一个人想要告诉过去的自己,不能够相信某一个人,否则会被杀害,但是过去的自己无法被现在的自己说服。于是这个人反复的被杀害,然后又反复的去告诉过去的自己,要相信现在的自己,无限循环。

写到这里,某个感受就更加的明显:
意识的焦点,在某个时刻只有一个。这就决定了,自我看似“连续”的,但从相对更高的一个维度看,它是断开的,甚至是矛盾的,不一致的。
常说“放下自我”,是否可以从以上的角度去看:自我,是另一个时间点,另一个空间的自己,永不可能与当下再次交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