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精选教育果壳学社

补课∶补还是不补

2018-05-17  本文已影响103人  罗益明

收到一个消息,原定每两周放一次假,变为一周放一次,这就让原本我们周六周日上课的机会没有了,也就是说原先的补课,到现在可能就取消了,这一消息,若成定局,对我们学生究竟有多大影响呢?

首先补课在中国教育法里面明令是禁止的,不准中小学生补课,这一法规是基于什么目的呢?是真正为我们农村孩子着想的吗?还是说,是对我们农村孩子教育上的,一种剥夺手段。

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基本上没有可比性,城市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教师资源,最新的考试方针,等等,拥有的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拿什么和人家比。我们很自豪地讲一句,努力。

我们都知道勤奋的作用,可是当只有勤奋一个方面,你是无法成功的。也就是说我们在后天的优势,已被城市的强大实力所踩踏。有句话讲的:想成功要比别人更努力!于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补课。

在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在努力学习,就是想从这个方面来个超越。但转念一想,城市的学生,课余时间或者在节假日,他们仅仅只是休息吗?

他们也会通过各种渠道,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也会利用其独有的优势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样一来我们如果不补课,差距将越来越大。

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许多人实际上,缺乏一种自制力,也就是说我们在离开学校,这个学习环境后,很难会自己主动学习,我们做的更多的是娱乐消遣时间,甚至我们都想到,自己要学习的就是缺乏行动。

我们很难想象,我们在不断浪费时间,而他人却在合理安排时间学习,这一来二去所形成的差距有多么大?而且这种差距会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拉大。

这时候当你与他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差距,很有可能就会形成未来你与他,未来社会地位上的差距。补课为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补课∶补还是不补

那为什么教育法明令规定,禁止补课呢,首先减轻负担,减轻我们学习上的负担,再有就是补课乱收费的问题,等等。

这一番说辞表面上是对我们农村青少年着想,可是掀开这层美丽的外衣后那隐藏的是什么呢?是牵扯到政治经济手段的表现。

也就是说许多人并不希望,我们农村孩子有鲤鱼跃龙门之日,有的出于自己对自己后代的考虑,何这你也可以理解,为许多城市儿童天天上补习班,上这些培训班,等等。

我们许多人则是希望不补课,因为,不补课好,我又可以玩了,在我们的脑海中未形成一种强烈的危险意思,而是安于现状,趋向平庸化。

有许多人也许会认为,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说,那总比把小人之心,放在君子之腹当中好吧,让我们逐渐相信,他们是君子,却最终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补课∶补还是不补

补课从长远利益来看,对我们在校学生是好的,但我认为其也有颇多,不合理之处。例如,我们自由阅读时间减少。在我们补课期间,占用的是我们休息的时间,这一点从某种程度上讲,已违背休息二字的本意。

我们当中的人也并不是,都是去娱乐游戏,而不是学习,相反我认为这是培养一个人独立思考的好机会。

当我们盲目的机械的,接受老师教授的许多知识后,我们需要消化的过程,而这种消化不能一下子就消化,而是要通过我们课外阅读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思考之后才能消化。

而且我们在学校学的是九科知识,这是远远不够的,再加上我们学的知识,多半是别人编著消化而来的,而并未经过我们自己独立思考而得来的,于是我们就缺乏一种理性的思考,而是机械地把别人的知识背完了,用来应付考试罢了。

这学到的知识很难能自己用的上,而且自己也会有许多意见不同的地方,因此,这会让有些人缺乏,课外阅读的大好时机。

再者就是让我们缺乏社会实践的机会,我们学生长期养成的理论空想空谈,让我们步入社会发现自己所学东西,竟无半点用处,就像我曾有一日家中电度表失火了,我却没有用到学过的物理知识救火,当时我就蒙了,根本没想到该怎么做。

后来我家中长辈打电话给修电的人才得知用沙子灭火,于是我感慨自己枉读十多年书。 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我们缺乏太多社会实践的东西,这种知识必须让自己亲身经历,方可印证自己在书中所学。正如陆游诗中所讲,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补课∶补还是不补

第三,补课最应该补的是老师。正如我所讲的乡村与城市的差距如此之大,我们农村的教学方式,肯定不能照搬城市的老套路走,而需变革创新。

但我们许多老师用的教学方式人是遵循旧制或者城市怎么搞我就怎么搞,没有与时俱进和分清城乡之间的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育界有这么一句话,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因此,老师应该想办法如何缩短这种差距,而非看着城市里怎么办,我就硬搬过来,这是行不通的,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在思维方式等方面有太多的差异。

如果仅仅是因为教学设备上的问题,城乡教育差别也就不会这么大了,我们也不会搞什么小组学习了,因此,许多老师,在认为没有任何有用有效的办法下,只有补课。

让我们多点学习时间,准备在学习时间,这方面来个超越,可你看城市里的人是傻子吗?相比较而言,城市里的人精明多了,不仅在政治上动点手段,而且在对待自己孩子的学习方面也是卯足了劲。

这就让我们这方面优势没了,可走之路因此,当不能补课之后老师们,究竟该想出个什么法子来,好好的提高学生的成绩呢。

但我看到的是,许多老师是安于现状的,即使知道了什么弊端,最多也是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然后又这么安然的做着,难得有几位老师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点办法,去思考去解决。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老了,不行呐,这种事自己身份卑微,掀不起大浪。 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或者这就是一个循环吧。因为至少老师们已经自己,已经度过了危险期,有了一份稳定的职业,不想折腾了。

换而言之,我们与他自己个人利益相比,我们还缺少点重量。这不是我对老师的不尊敬和怀疑,而是师德如此,就算是我对师德的一种玷污吧。但我认为一名教师,他们尚未做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责任,本心或许是老师已经适应了,也就没力量改变的吧。

补课∶补还是不补

补课问题,补还是不补,这并非我们所能决定的。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补我们该如何补有效?不补,我们又该如何提高?这两个问题,最关键的是解决方法,我们不能安于现状,我们学生老师学校家长社会都得出力。

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是,我们缺乏集体精神,团结精神,在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利己主义,已快定格,我们人生了。柏杨先生,曾讲中国人一个人是龙,三个人在一起就成了猪,而并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种集体智慧的匮乏,是人心,自私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暴露出的问题,我们所以一直强调团结,强调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但是光教育这一块已让人不知道团结在哪?国家在哪儿?因此,补与不补,我们也须反思教育这个大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