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始与体育教育始与劳动教育

【原创】第十章 敢问中国教育与学校教育路在何方?(8)

2017-08-16  本文已影响199人  田园泥土香教育

第十章 敢问中国教育与学校教育路在何方?(8)

第九节 反思:我们的教育为何不重视体育教育?

问:中国教育视体育教育吗?

答:中国教育不视体育教育!!

那么,中国教育不重视体育教育的结果如何?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从2012年9月17日《中国广播网》报道中看出:日前,在南开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第九届大运会组委会秘书长王登峰列举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半个月前,他出席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军训结业典礼时了解到,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2012年9月17日《中国广播网》北大军训3500名学生病倒被指头脑发达四肢简单)

不是吗?

是什么让孩子“晕”倒在军训上?

是中国教育,没有“动”的学校教育!!!

教育就要让学生知道“运动第一”?

为什么?

因为,人的生命在于运动!

同时还有让学生知道“生命第一”!“健康第一”!

要“生命第一”、“健康第一”,学生就必须学会“运动”!

关于教育的生命重要,我们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得好“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这是我们教育应当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准则。

是的,人最宝贵的是什么?

是生命,我们常说“假如我有来生,我会记得我所有今生的错,到来生,我不再去犯那样的错,但我不知道我还会不会有让自己亲历的来生,我……”

是生命,生命是智慧、是力量、是财富、是制造、是生产力是一切美好情感的惟一载体,离开生命,万事皆空。

但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岂能不珍贵?

可是,近年高考前后的青少年自杀事件频发,“透视”出当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生命教育的缺失。

人的“生命教育”不仅是一切教育的前提,而且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是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生命在于运动,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我们的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没有强壮的体魄不行。有的家长溺爱子女,常买一些营养丰富的保健品给孩子吃。结果,身体非但不健康,而且吃出来肥胖症。医生会建议他们减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有家长宠子心切,常买些鸡、鸭、鱼、肉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给孩子吃,有时候还开小灶加餐,认为充足的营养可以吃出一个健康的身体,还是事与愿违。小胖墩体型伴随着孩子而来。胖子对身体的负面影响很大。如好吃懒动,无心学习,长大以后,易得心血管毛病,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1.没有“动”的学校教育结果如何?

据2012年9月17日《中国广播网》报道:日前,在南开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第九届大运会组委会秘书长王登峰列举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半个月前,他出席北京大学2011级学生军训结业典礼时了解到,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2012年9月17日《中国广播网》北大军训3500名学生病倒被指头脑发达四肢简单)

是的,每年到了高中生、大学生入学后军训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就会出现新生晕倒一大片的壮丽景象。其实,学生军训晕既不是天热炎热的原因,也不是因为军训强度过大,问题的关键在于:校长我们的学生的体质太差、太弱,弱的经不起严格的艰苦训练,弱的经不起风吹雨打,我们的学生不岂晕倒、病倒?既便是不“倒”,心疼孩子的父母也会让宝贝孩子装“晕”!!

我们想想看:“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这是什么概念?

下面我们在接着看《中国教师报》报道,学生咋成了脆玻璃?

“站军姿不到15分钟倒3人”,“跑完1000米,就呕吐昏厥”,“开学升旗10分钟晕倒八九个”,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和媒体的报道来看,学生体质差已经不是“个例”,正日益成为普遍现象。

而不久前公布的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显示,近10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尤其是学生近视发生率位居世界第一。

“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体质脆弱得不是一星半点,跟薄薄的玻璃一样。”北京五中分校郄朝晖老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前中小学生身体状况令人担忧,“10年前,大多数初一学生每分钟能完成50个仰卧起坐;现在,每分钟能完成50个的学生寥寥无几。以前学生运动很少有骨折,现在学生胳膊软得要命,在垫子上前滚翻都有骨折的,我们都不敢让学生练单双杠。”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通过数据搜集与研究分析,发现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和新加坡,青少年身高在近10年内都有显著增加。而近年来中国0~18岁的男孩体质有所下降,其中7~17岁的中国男孩平均身高竟比日本同龄人矮了2.54厘米。

去年北京市政府首次发布了“市民健康状况白皮书”,结果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状况令人吃惊。北京多所学校体育教师和专家认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已经到了‘危难的时刻’”。

1993年,现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发表了《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记述了中日夏令营中中国孩子与日本孩子判若云泥的表现,许多读者为之震惊。将近20年后的今天,孙云晓对中国青少年的身心状况依然很不乐观,“现在的孩子有畸形化发展的趋势,逐渐玻璃化了”。(教育:从身体出发 2011年03月23日 《中国教师报》报道 本报记者 翟晋玉 高 影)

学生咋成了脆玻璃?

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娇嫩了吗?

是什么让孩子“晕”倒在军训上?

是什么让孩子“晕”倒在军训上?

一个竞技体育强的国学生体质为何如此堪忧?

拿什么拯救我们学生们的身体?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体育达标的大学生,竟然抗不住军训?

是什么青少年、大学生的身体变得如此娇弱了呢?

中学生、大学新生军训频晕倒,我们“补钙”的教育已刻不容缓。

我们先来看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长期以来盛行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考试是绝对不考“运动”的,因而一直很难暴露出这一重大缺陷,当军训的时候,学生在这方面的缺陷便来个“立竿见影”般的倒下去了!

我们今天的教育就是缺乏“动”的教育,以至于,该“动”的时候不“动”,不该“动”的时候却“动”,这一“动”不要紧,出现了种种不该出现的问题——

为什么有的小学生不会系鞋带?不会使用筷子?

为什么有的初中生不会打扫卫生?还需要父母来帮助?

为什么军训父母让孩子装“晕”?

为什么高中生军训、大学新生军训晕倒一大片?

为什么大学生将衣服用快递将穿脏的衣服让父母洗?

为什么大学毕业进入啃老族行业……

这是危言耸听吗?

这一切愿我们的学生吗?

岂能愿我们的学生!!!

只因为我们的学生教育缺乏“动”的教育,“动”的“补钙”教育刻不容缓。

更因为我们现在很少有会“动”的学校!!

2.中国教育不“动”的根源在哪里?

(1)“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中国教育不“动”的根源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它就象马拉松体育赛场上发令枪声,震惊了我们家长的脑神经,于是我们家长在这个口号的忽悠下,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孩子一岀生就被各种各样如“英语、奧数、美术、书法、国学、钢琴、古筝、舞蹈、象棋、围棋、珠心算、跆拳道、快速阅读、超级记忆”等“特长班”、“兴趣班”所包围,来往穿梭。

你看人家“变态娘”、“变态爹”说得多好,乖呀,要听娘的话、爹的话,我也是为你好,没有办法,别的孩都这样,你看楼上的小英不天天去少年宫学跳舞吗?楼下的小雄不是每天晩上去辅导班学奥数吗?你不这样做不就是输给他们了,妈的乖乖娃,你要听话,妈是为你好,妈是爱你的。

一句话,绝不输在别人的后面,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乎,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学校,为了孩子的考试成绩、为了学生的考试分数,更为了学校的升学率、上线率,也更为了教育部门的政绩,我们的学生没有了“双休日、节假日”,只有拼命地补习功课、做作业、考试。

哪里有锻炼的时间?

谁人让你锻炼?

锻炼?

哼!

想的臭美!!

不相信,你看媒体的报道——“别说锻炼,连睡觉都没时间。做完了学校的作业,就是家长要求做的练习题,晚上11点睡觉,早上6点半又得起来。周末还得被父母逼着上特长班。”一名小学生说,“课间10分钟就是换老师的时间,上节课老师压堂5分钟刚走,下节课老师就进班了。我们连去洗手间都得速去速回,甚至没有时间去。”(北京肥胖儿10%患有脂肪肝 体质心理均令人担忧  新京报 2010年06月01日)

于是乎,我们的孩子,乖乖的读书、学习。

一句话,只要读书好、学习好,什么就好,家务不用学,学它干什么?

所以,“起跑线”成为束缚孩子的手脚“绊马索”,阻碍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动”的脚步、“动”的学习、“动”的创造、“动”的想象力、动”的生产力。

同时,现在的的教育,的确培养了大量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不愿“动”的学生、不会“动”学生,以至于,我们培养的、且来自农村的博士、在微博上公开发表不愿下基层闻“泥土香”。

这是中国教育不“动”的根源吗?

这是我们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教育吗?

(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中国教育不“动”的根源

何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实际上,这句话是出自记录大教育家孔子老师《论语·微子篇》,据说是一位老农对孔子的学生子路说的。那是春秋时代,孔子六十多岁了,还在周游列国,希望得到哪一国诸侯的聘请。孔子同子路等学生到处奔波,迷过路,断过粮,还几乎被害,旅途十分辛苦。(详细内容参看孔子“周游列国”)

有一天,他们在山野行走,子路跟在后面,掉了队。

这时天色将黑,子路正在着急,恰好遇见一个老农在田里锄草,便问道:“子见夫子乎(你看见我的老师吗)?”

老农向子路望了一眼,冷冷地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既不劳动,又无生产知识,哪里配称什么老师)!”

子路自己也觉得太冒失,便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半天不说话。老农见子路谦虚知礼,便邀请到他家去歇宿,并杀了鸡、煮好小米饭,竭诚款待,还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同客人相见。

第二天,子路赶上了自己的老师孔子,把这件事对老师讲了。

孔老师说道:“这一定是个有修养的隐士。”孔子想跟他谈谈,叫子路立刻回去找他。可他已经不在家,没法找到他了。

所以说,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育理念的孔老师没有找到农民“隐士”请教,这个问题由于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就连他后来的继承人亚圣孟子也在将错就错,说什么“有的人脑力劳动,有的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孟子卷之三滕文公章句上》)

所以,几千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国人的心里开花结果。

以至于,我们的教育现在还在培养、还在教育不愿“动”的学生、不会“动”学生!

中国教育背离“动”的根在何处?

下面我们就来个刨根问底,看一看中国教育背离在“田园泥土”劳动的根在何处?

我们先看《论语.子张》中两位高材生子夏与子游的对话:

A.子夏的学生能干什么?

看他的同班同学子游是怎么说的?

“子夏的学生,只能做些打扫和迎送客人的事,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东西,这怎么行呢?”(《论语.子张》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游认为子夏专门干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傻事。

B.子夏听了老同学的话后怎么回答?

“唉呀,子游,我看你说的有点不对呀。你想,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吗。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欺骗学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们,恐怕只有圣人吧!”(《论语.子张》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C.孔老师的两位高材生对话,谁是谁非呢?

这两位高材生在教授学生、如何办事等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而且争得比较激烈,谁是谁非呢?

子游比孔老师小45岁,是孔老师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被孔老师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后人往往把他与子夏合称为“游夏”。

子游虽说20多岁就担任了“武城宰”(治所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实行孔老师关于“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的教诲;但是,身为“孔门十杰”他,也没有教岀什么杰岀的弟子,仅有如此成就,与其文科状元的身份名实难副。

子夏就与他不同了,据《史记·儒林传》说到孔老师死后,子夏居西河,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为王者师,然后,司马迁下一断语曰:“是时独魏文侯好学。”《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老师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子夏的这些学生,魏文侯的这些助手,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智谋之士,如翟璜、李克、吴起;一类是道德之师,如子夏、段干木、田子方。子夏在战国和汉代是非常有名的,主要是因为他的很多学生有的是谋士、有的是政治家的缘故。

子夏比孔老师小44岁,是孔老师后期学生中的“优秀生”,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子夏为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老师的赞许,(《论语·八佾》)子夏才气过人,《论语》中保留了他的许多著名的格言,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学以致其道”;“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等。可见子夏从“洒扫、应对、进退”这些小事教导做人做事的功夫,的确能教育出杰岀的弟子。

现在我们的教育,勿视“洒扫、应对、进退”这些简单的劳动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没有接受“地气”的教育,正如现在的家长的常说的一句话“只要学习好,什么事不用干,什么黄金屋,颜如玉”等。

此外,为了孩子的成绩、分数、名次等,拼命地补课,把孩子的课余时刻塞的满满的。每个孩子确实有其分歧的性格特征,把握孩子的性格特征有的放矢的培育孩子才是关头。盲目跟风加入各类补课和培训,这些课程、学业如果把孩子们“喂得太饱”,一时间消化不了,那不就等于将孩子“撑死了”,有的考上大学、博士为什么便从高处来个自由落体运动?这是否思念没有接受昔日“地气”教育?

子游认为,做大事是根本,做小事是末节,所以嘲笑他的同学子夏,教的学生只会打扫环境卫生、当环卫工人,一句话新闻,他的学生只能拿着扫帚打大街,能干何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子夏的学生上面己谈到,有的为帝王之师。而子游他的成就不过如此。

为什么孩子们从小做些“洒扫、应对、进退”的末节之事,长大却能有此成就呢?

子夏认为,“育人”的根本,在于怎样学会做人。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事。亦即:做人是“本”,做事“末”,打扫卫生是做人的第一步,岂能勿视?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子游所谓的大事是什么?就是孔老师的教育原则“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只有求道、循德、依仁才是大事,做具体的工作就是小事,要先做大事,再来谈小事。可以说,子游的观点是对他孔老师教育思想的继承。

子游的观点符合高智商的神童、天才,殊不知,天才又是从小事中悟出的“大道”,然而世上神童、天才有几何?关于“道”这玩意儿,是非常的高深,并不是十年、八年所能搞得懂的、分得清的,你看,有的对“道”研究几十年,还没有进门胡子白了,有的没有进门就一命呜呼哀哉,有点连门没碰到就……

可见,求道、得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难怪孔老师说,“朝闻道,夕可死。”这一点都不假。看到这,有的人要问,古人不是说了,什么“大礼不辞小让,大行不顾细谨”,这句话,不能说它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不能死般、教条的去理解和应用,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正如“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能说这两句话有矛盾吗?这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具体运用,否则,后果是不堪设想。

子夏不是这样认为的,他要倒着来,认为应先“游于艺”,从小处入手,日积月累,慢慢修炼,终究会通达成功之“道”。可见只有做小事、扫一屋,才是通达大道——“扫天下”的必经之路。

可见,文科状@元子游的观点是追求大“道”,而文科高材生子夏的观点则是热衷小“道”。“游夏”二人,一个重大,另一个重小,究竟谁是正确的?

依我看,二人的观点都是有其利和弊,只是因人而异。

孔老师文学科的两大高材生争论的主要差异点有两个:子游的研究学问、办事要从“难到易”,而子夏则是与此相反从“易到难”。

实际上,培养学生从“易到难”的教育是劳动教育,就是从做小事开始,这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D.为什么说培养孩子教育就要从小事做起?

在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从在中国为什么会有“富不过三代”说起——

子游教育学生理念是“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来,还一心想发大财。”

为什么孩子们从小做些“洒扫、应对、进退”的末节之事,长大却能有此成就呢?

子夏认为,“育人”的根本,在于怎样学会做人。只有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事。亦即:做人是“本”,做事“末”,打扫卫生是做人的第一步,岂能勿视?

因为创造财富的手脚被好吃懒做、坐吃山空、贪图享受的无形之绳索给捆绑住,岂能富过三代?

中国俗语古人说“富不过三代”,完整的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难道我们还不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吗?还要一颗树上吊死人吗?还要让那种“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大事做不成,小事又不做”式的啃老族在你身上发生吗?

其实,“富不过三代。”这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

看看美国肯尼迪、福特、洛克菲勒、福布斯等家族,哪里有三代而衰的?

再看日本,一个买卖往 往从江户时代就开始,至今家门兴旺。“富不过三代”其实很有中国特色。

全球100家家族企业荣登《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第一名是著名的日本大阪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传到第40代,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榜单中没有一家中国的家族企业。这100家长寿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其中英、法、美名列前三位,各有17家、16家、15家,而日本也有10家,第100名家族企业也有超过225年的历史。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呢?有人说是因为富豪们的纨绔子多,这有一定的道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个奇特的现象,正如黄炎培先生总结的国家兴亡的历史怪圈那样: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为此后人不无感慨地概括为“富不过三代”!有一代创,二代守,三代耗,四代败的说法。

为什么人们说“自古英雄岀寒门?”“成功每在穷困日,失败多在富贵时?”“人才常岀贫寒家,莲花开在污泥中?”“手勤人俭代代富,好吃懒做辈辈穷”?因为勤劳创造了财富,劳动让人变得聪明,比富二代多长一个头脑,焉有不聪明之理?

尊敬的家长:这些教子谚语,己道岀了劳动、做家务的重要性。请不要再贪污孩子的做家务的机会!但是一定要从小时候做起,要从小事做起。

尊敬的家长:不要再让子游的观点,忽悠我们了!让孩子多少做点家务活吧:洗洗衣服、扫扫地、做做饭、涮涮碗……,他不仅能克服“人之性好懒惰”(好吃懒做)的毛病,培养孩子的义务感、责任感和感恩之心,更重的是开发孩子智力,洗出了、扫岀了、涮岀了孩子“第三个头脑”。

做家务能寻觅人“第三个头脑”,是作家契诃夫所言“人有三个头脑,天生一个头脑,从书本中得来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一个头脑。”契诃夫说的非常正确,一点都不假。

除此以外,在培植我们的孩子扫地的同时,让他多到乡下、到农村、到田园闻一闻养我们的“泥土”的芳香吧!为日后下农村或下基层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何乐而不为?

(3)“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是中国教育不“动”的根源

何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过去我们经常把体育好、身体好、能玩、能跃、爱跑、爱跳的同学们戏称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以此来形容这些人很笨,以至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经常被人耻笑。

所以,体育教育,被认为是“头脑简单!

而且,这不仅发生在中国,全球范围内的青少年都呈现出“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趋势。

试问?“四肢发达”,“头脑”就一定“简单”吗?

事实上,我们把这种“体育好、身体好、能玩、能跃、爱跑、爱跳的同学们戏称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只是个伪命题!我们之所以这样说,完完全全是受孔孟教育思想的影响。

这就是中国教育不“动”的根源?!

其实,“四肢发达”这样的学生最聪明。

为什么?

“生命在于运动”,它能塑造我们强健的身体,增强我们抵抗疾病的能力。

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

实际上,体育,绝对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代名词!

事实上!运动员们可都是最强大脑,奥林匹克的宪章中写明,“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运动宗旨。

这是什么教育?

这就是“动”的教育。

可是,今天,以我们的教育现在还在培养、还在教育不愿“动”的学生、不会“动”学生!

过去我们经常把体育好、身体好、能玩、能跃、爱跑、爱跳的同学们戏称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以此来形容这些人很笨,以至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经常被人耻笑,殊不知,有了能考高分的大脑,身体却弱不禁风,同样不光荣。正所谓,既要文明其精神,又要野蛮其体魄;但现在,这个数字年代孕育出了太多还不会说话就会,玩iPad的“数字幼儿”,以及太多更愿在家打电脑游戏也不想出门运动的宅男宅女。而且,这不仅发生在中国,全球范围内的青少年都呈现出“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趋势。

试问?“四肢发达”,“头脑”就一定“简单”吗?

事实上,我们把这种“体育好、身体好、能玩、能跃、爱跑、爱跳的同学们戏称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只是个伪命题!我们之所以这样说,完完全全是受孔孟教育思想的影响。

这就是中国教育不“动”的根源?!

其实,“四肢发达”这样的学生最聪明,为什么?“生命在于运动”,它能塑造我们强健的身体,增强我们抵抗疾病的能力。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所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

这是什么教育?

这就是“动”的教育。

我们今天的教育就是缺乏“动”的教育,以至于,该“动”的时候不“动”,不该“动”的时候却“动”,这一“动”不要紧,出现了种种不该出现的问题——

为什么有的小学生不会系鞋带?不会使用筷子?

为什么有的初中生不会打扫卫生?还需要父母来帮助?

为什么军训父母让孩子装“晕”?

为什么高中生军训、大学新生军训晕倒一大片?

为什么大学生将衣服用快递将穿脏的衣服让父母洗?

为什么大学毕业进入啃老族行业……

这是危言耸听吗?

这一切愿我们的学生吗?

岂能愿我们的学生!!!

只因为我们的学生教育缺乏“动”的教育,“动”的“补钙”教育刻不容缓。

更因为我们现在很少有会“动”的教育!!

其实,即便在语文、政治、地理、历史等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依然靠“坐而论道”式的“死记硬背”来教学,这样的教育不是“动”的教育,“动”的教育要有“动”的学校才能贯彻落实!

“动”的教育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

“动”的教育就是给学生减负的教育!

为什么?

真正的教育,应该从体育开始;体育教育正如毛泽东主席在《体育之研究》中强调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教育,从体育开始;体育比读书学习更重要;体育能“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命在于“运动”,心灵的智慧在于“动”,“动”可以让身体健健康康、学习快快乐乐;体育教育正如毛泽东主席在《体育之研究》中强调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运动第一,学习第二!此乃“大道至简”也!

因为,运动兴趣能够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如果学生对体育活动无兴趣或兴趣不高,他或她就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有人曾经这样比喻:对于学生而言,成绩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该行动起来啦!家长也好,学校也罢,加强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句听起来似乎有点遥远的号召,对于今天的莘莘学子来讲,或许更具紧迫的现实意义;可是也有人曾经这样说中国人不好“动”。

中国人真的不好“动”的吗?

我们看—— 2012年的国庆节当天,天安门广场人如潮水,一天扫出8吨垃圾,460名环卫工24小时值班,且垃圾比去年剧增2成多。(2012年10月3日北京晨报)

2012年的10月1日早晨,中秋夜过后,海南三亚大东海景区3公里海滩遍布50吨生活垃圾。(三亚3公里海滩遍布50吨垃圾系民众赏月后遗留 20122012年10月3日光明网)

2012年的双节,“高速”变“龟速”,“高速”变“公厕”,垃圾滿路,清潔工很伤心。(高速变公厕:游客因高速路拥堵随地大小便高速变垃圾场 2012年10月1日 中国青年网)

为什么会如此?

皆因一个字“动”!

这些是游客“动”的原因吗?

不是!

那么,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我们成人在的学生时期缺乏“家庭、学校、社会”等“动”的教育!

以至于,在我们真正“动”之际——“假期旅游”,不知如何是好?导致上述那些不该发生的事、本可以避免的事出现了,开了个大大的让世界人见笑的“play a large-scale joke”!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成人在的学生时期缺乏什么样的“家庭、学校、社会”等“动”的教育呢?

什么是“动”的教育?

我们今天的教育有没有“动”的学校?

3.什么是会“动”的学校?

什么是会“动”的学校?

我们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但要会“动”脑,更应该教育我们的学生必须而且只须还会“动手”、会“动腿”。

实际上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动手”教育、“动腿”的教育,这样的“动”的教育要求我们的老师用自己富于创造的双手、勇于开拓的双脚,引领着学生逐步接触社会、正确认识社会、勇于参与社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疯狂的打压下也只好紧急让路——“退避三舍”。

所以说,我们现在一提素质教育,总爱拿劳动技能、科技实验、以及音乐、美术、体育等“特长课”说事儿,仿佛只有它们才能最直接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其实,即便在语文、政治、地理、历史等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依然靠“坐而论道”式的“死记硬背”来教学,这样的教育不是“动”的教育,“动”的教育要有“动”的学校才能贯彻落实!

什么是会“动”的学校?

“动”的学校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校!

那么,现在如何解决问题“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

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教育要办会“动”的学校。

现在,我们的学生不但德育没有搞好,而且身体素质堪忧,很多学生“站不住”、“走不远”。

事实上,真正的教育,应该从体育开始;体育教育正如毛泽东主席在《体育之研究》中强调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事实上,体育比读书学习更重要;体育能“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命在于“运动”,心灵的智慧在于“动”,“动”可以让身体健健康康、学习快快乐乐;运动第一,学习第二!此乃“大道至简”也!

我们的孩子身体好,一切皆好!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师对学生的健康和体育非常重视,他从批判传统的戕害身体的“残废教育”、“杀人教育”中发现“活的教育”和“生活教育”。

陶老师指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体健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目的。”“体育为德智二育基本”,应“以养成坚强之体魄,充实之精神为标准”。

在陶老师的主持下的晓庄学校始终把健身运动贯穿于教学实践全过程。

陶老师晚年提出的“每日四问”第一问便是,“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因为,真正的教育,应该从锻炼身体孩子开始,也就是说说从体育开始;体育教育正如毛泽东主席在《体育之研究》中强调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在教育学者刘良华看来,身体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端”。教育必须从身体出发,教育的基本目的是让儿童凭借完整的身体享受完整的幸福,“身体教育”也不只是“体育”,“身体教育学重视体育,但它同时关注别的身体活动,比如劳动、情感、艺术、意志,等等”。

保障孩子健康成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努力。

想一想,我们尽力气让孩子通过了中考和高考、却在开学典礼上晕倒的学生,真的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吗?

我们的大学校长和中小学校长,不应该互相指责,应该互通有无,研究对策。

我们的家长,也不应把“站不住”、“走不远”责任都推给学校,而是,应该反思我们的孩子寒暑假老是“宅”在家里,

什么也不干,发虚、发胖,这样的学生开学以后又怎么能“站起来”?

想一想,一个“站不起来”的学生,能“走多远”?

孩子“宅”在家里什么也不干,这样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那么,什么是成功的家庭教育?

就是要孩子“吃苦受罪”!

古人云:“早年吃苦受罪,中年大富大贵”;“前半辈子吃苦受罪,后半辈子享尽清福;“前半生多磨多难,后半生大富大贵”!

南方人有一句俗语叫“吃苦就是吃补”,意思就是“吃苦是一种收获”。

实际上,这句话和孟子老师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样的,都带有“苦”的味道。

可是,我们的教育,为什么重视苦育教育?

请看——————————

第十节 反思:我们的教育为何不重视苦育教育?

【注 《敢问中国教育与学校教育路在何方?》 系列博文  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在 中国教育人博客 【新阅读征文】 栏目设置:观察主见 【田园泥土香教育】 于2012-09-18 08:58 首发 于 中国教育人博客 且 今天 修改于 简书 】

附录

《敢问中国学校教育路在何方?》

目录

第一章 教育:是“分数”教育?还是“生命”教育?

第二章 教育:是“枝叶”教育?还是“根基”教育?

第三章 教育:是“择校”教育?还是“择师”教育?

第四章 教育:是“差生”教育?还是“差异”教育?

第五章 教育:是“补短”教育,还是“扬长”教育?

第六章 教育:是“捕鱼”教育?还是“养鱼”教育?

第七章 教育:是“教书”教育?还是“育人”教育?

第八章 教育:是“补课”教育?还是“补心”教育?

第九章 教育:是“复读学”教育,还是“下江河”教育?

第十章  中国教育与学校教育之路如何反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