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每周500字

法喜寺|旅行重要的不是跨过多少山海,而是行走中的悟道

2022-02-25  本文已影响0人  墨行说

旅行,重要的不是走过多少山,看过多少海,而是行走的过程中,你有多少感悟。

今天因为工作原因,到法喜寺转了一圈,体会到了很多,并且打通了一个认知卡点,对“极乐世界”有了新的理解。

1宗教为啥有差异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宗教。每个宗教,都是一个门派。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主见和主张。

但我一直认为,宗教的差异就像用不同的方法解题而已。

既可以用方程,也可以用代数,也可以用几何。

而看待这个世界,也有不同的角度,这个角度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宗教。

有句话叫做“大道至简”,其中一个理解角度就是——其实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因为讲的是一个事情。

同样,我也一直认为,各类宗教也是相通的,只是看待世界和生命的角度不同而已。换个角度,就会发现,异曲同工。

儒家更偏重入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家更偏重出世,讲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佛家更偏重超世,讲究渡人渡己,普度众生。

西方讲究共和法治民主自由,以“法”治国。

东方讲究仁义礼智信,以“礼”治国。

如果一层层拨开,会发现其实每一片拨开的花瓣,都散发着同一个香味:

做好人,行好事,真善美

拨到最后,也是同一个核心:

爱、中、和

其中“和”最为关键,与国家和、与自然和、与众生和、与万物和。

“一源三流两足五经”的中华文化精髓就在于“阴阳中和”,以礼儒为长而已。

最能体现“和”的,莫过于太极图。

一张太极图,岁月几千秋。

易魂、佛心、儒风、道骨,是对太极图很好的具象表达,也是宗教差异点很好的体现。

2极乐世界在哪里

在佛教里,极乐世界是在很遥远的地方,是靠物理接触无法企及的。

但我们的世界其实不只是3维,而是24维。如果能达到高维,那就能快速到达极乐世界。

“那个极乐世界,其实不在远方,而就是当下”。

而进入高维空间的方式,就是佛家里讲的种种道理。

“心里有佛,知行是佛,哪里,都是极乐世界”。

听到这里,我顿时想到了阳明心学。

“如何成为圣贤,其实不必向外求,因为圣贤就在我们心中”。

而成为圣贤的方式,就是我们内心的良知。

跟随良知,我们就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

“心为圣贤,知行为贤,每个人都是圣贤”。

脑子里蹦出的这个类比,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这又何尝不是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方式呢?

我非常喜欢用类比来理解不同的事情,这样就可以用同一个逻辑来打通。大道至简。

这不正是“极乐世界”和“心即理”对于“向内求”这同一个核心,不同的切入角度么?

3观自在,勿执着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和”,如何求?

不在外,而在内。

也就是说,找寻路径是:

向内求

所有的不满和抱怨,都来自于外在的欲望,平衡之道,不在外,而在内。

也可称之为:

观自在

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层是为金钱,第二次是为名利,第三层是为静心。

和自己的内心对话,问问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再去寻找一种平衡。

做个“平足”而“静心”(平安健康、平和喜悦、知足少虑)的人吧,这样会更有人生的幸福感和价值感。

幸福,不取决于我们实际拥有物质的多少,而取决于我们对幸福的感知能力。

不是我们过了什么样的生活,就一定幸福,而是我们是否懂得每天留一点时间,慢下来,去感受幸福。

生活的真谛,是在俗世的动静结合中,依然拥有内心的喜悦和平静,这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把自己想的渺小一点,凡事努力奋斗,结果顺其自然,施主何必执着。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伴手礼背面的字样,和自己的感悟有异曲同工之妙。

“平安健康、慈悲喜舍”

看完此文,你有悟道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