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古代文化

秦之殇,殇在嬴政逼死了吕不韦

2017-04-11  本文已影响53人  清水茶媛

大约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坚持每天早读两小时,争分夺秒跟时间赛跑式的,反复阅读,认真领会,每个章节,大约通读了五六遍之多。读完了《吕氏春秋》;虽然因为个人修为有限,读书层次不够,不能领会《吕氏春秋》深层面的内涵,但笨拙之人,也稍有领悟之处,通读再三,不由的发出一声感叹,秦嬴政有这么一个丞相,却二世而亡,秦之殇,殇在嬴政殇了吕不韦。

吕不韦3.jpg

俗话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虽然《吕氏春秋》不是吕不韦本人所做,但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的。虽然不能说书中的思想、言论和典故都代表了吕不韦的心声,起码,是他赞同并拥护的。如此呕心沥血主持写书里说的人,加上在秦朝统一过程中,他的文治武功;以及他在千古传诵的“奇货可居”之后的步步设营,虽然不能说秦朝的统一他有什么不朽的功勋,起码对于秦朝的感情,对秦王朝的忠贞,是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一个人,一辈子,孜孜以求的东西,很少有不视若珍宝的。
那么,如此一个有能力,有担当,有思想的人;如果秦嬴政不是刚愎自用,亲政之后处处防范,进而想办法贬职,迁徙,逼杀吕不韦;而是一如他父皇异人一样重用和信任,那么,李斯,赵高之类也就没有什么位置了;特别是赵高,如果有吕不韦在,根本就不可能有他“指鹿为马”的一天。下面,我们看《吕氏春秋》原文: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持,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

赵高1 (1).jpeg

按吕不韦奉行的这个八观六验,赵高其人早就该扫地出门;如果没有赵高,那么,秦朝二世而亡的惨剧就不会发生,历史也要改弦易辙。如果说《吕氏春秋》的八观六验不足为取。作为一代帝王,如果秦嬴政稍有心胸,不被莫须有的东西迷糊了心智,静心看看《吕氏春秋》,那么,下文一篇,就应该好好读读,仔细思考:
“洧水甚大,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死者。富人请赎 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邓析曰:“安之。人必莫之卖矣。”得死者患之,以告邓析,邓析又答之曰:“安之。此 必无所更买矣。”夫伤忠臣者有似于此也。夫无功不得民, 则以其无功不得民伤之;有功得民,则又以其有功得民伤 之。人主之无度者,无以知此,岂不悲哉?比干、苌弘以此 死,箕子商容以此穷,周公、召公以此疑,范蠡、子胥 以此流,死生存亡安危,从此生矣。”

秦始皇2.png

如果秦嬴政熟读此篇,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对身边人和事,细思之,明辨之,审行之;那么,吕不韦就不会死的这么惨,这么快;一代政治家,思想家,且在秦国统一六国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物,就这么烟消云散了。吕不韦的死,不但是秦嬴政的损失,更是大秦帝国的损失。秦嬴政凶暴残忍,刚愎自用;全私意,丢大局,善猜忌,烂杀人。
如果说吕不韦真的是他的亲生父亲,来看看这一篇:
“周有申喜者,亡其母,闻乞人歌於门下而悲之,动於颜色,谓门者内乞人之歌者,自觉而问焉,曰:“何故而乞?”与之语,盖其母也。故父母之於子也,子之於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若草莽之有华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虽异处而相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生则相欢,死则相哀,此之谓骨肉之亲。神出於忠而应乎心,两精相得,岂待言哉?”
那么,秦嬴政如有知觉,或者说有什么疑惑,可以问问他的母后;如果确实是吕不韦的孩子,那么,这么深情的父爱,秦嬴政怎么能忍心杀了他呢?就算不是自己的父亲,有如此爱心的人,也是一个可以商议的长辈呀?秦嬴政怎么会逼迫至此,伤他至深呢。
虽然,我说:秦之殇,殇在嬴政逼死了吕不韦也许有点牵强,但,吕不韦之死,对秦帝国无疑是一个重大损失。他损失的不仅仅是一个丞相,而是一个忠心耿耿,治国有方的政治家,思想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