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亲子成长迹婚姻育儿想法

【520亲子成长迹】《幽微的人性》与育儿思考

2019-08-07  本文已影响32人  洋尔妈
【520亲子成长迹】《幽微的人性》与育儿思考

最近在朋友圈里天天看杨老师利用空闲的时间大量读书,想想最近忙的都没有看书,也开始利用各种空挡时间开始读书。人往往是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昨天看完了两本书,用时差不多4小时。今天利用空余时间差不多3小时,看完李玫瑾教授的《幽微的人性》。

这是一本关于犯罪心理学的书。学生问我为何要看这种书,我又不是警察或者法官。我告诉他们,也许是为了寻找幽微的人性来自于什么样的环境和心理吧!

整本书我在看的时候可能更倾向于从家庭教育的方式所造就的不同心理状态入手,更是感受到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关键和重要。现将我的感悟与收获记录于此。

第一,善待他人是可以救命的东西。没有被善待的孩子长大后就不懂得如何去善待他人。

父母既然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就要给孩子正确的陪伴,这种陪伴要以成长孩子的心理为准点。中国讲究的的是刚好,过于疼爱,孩子就缺乏了自己的东西,或者形成了太过自我的性格。少了会让孩子找不到归属而感受到冷落而心生愤恨,偏了会让孩子失衡,做出偏颇的行为。只有恰到好处,不带条件和标签的爱,发自内心的善良才能让孩子阳光的走入未来的社会。

第二,中国的家长的教育太缺乏生存教育。

学校里面的教育都是有选项的,有标准答案的。就如邓超在《银河补习班》里面说的一样,孩子走向社会了谁给他选择的选项。孩子知道如何去做吗?还在如何面对诱惑?家长是否给了示范或者语言观念的影响?孩子未来如何面对挫折?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家长是否给过恰当的方法,能够让孩子快速的好起来?孩子面对未来的世界,如何快速的适应环境?如何快速的让自己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和实力?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如何干工作?这些问题学校没有给学生提及,大部分的家长也没有,每天家长和老师都是盯着孩子的成绩。最终当孩子有一天面对这些问题而没有方向,无法承受的额时候,谁又能来承担这样的后果?

第三,所有的问题出现时,你要找到它发生前的至少4年。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势在必行。

今天学生问我的时候,我跟他们讲了其中一个学生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严重焦虑的例子。孩子们竟然颇有同感的点头。我于是及时的给他们讲了如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可是我想问我们的父母有多少人知道?也许当你看到结果的时候。孩子的心已经死了,或者已经无法挽回。

身体上的伤是看的见的,是有疼痛或者流血等现象出现的。可是心理上的呢?是我们看不到的。一旦我们看到了就已经成了结果。那么我们就要常常跟孩子聊聊关于孩子的内心世界,及时的掌握和发现孩子的变化,能够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愿意找父母帮忙。

今天我问孩子们他们是不是会跟自己的父母聊起这些?孩子们都笑而不答。我知道答案一定是否定。我常常跟孩子聊天,也常常有字友羡慕我和孩子为何能够如此畅通的聊?我想跟我比较在意孩子的内心成长的原因,我常常能够在孩子感觉不开心的时候,告诉他我理解他的感受。也愿意在这个时候给孩子一个拥抱。而不是开玩笑:“小孩子哪里来这么多的心思?”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想法,才能给孩子不断的肯定和力量。孩子才能够成长。有了问题他才能及时的找你寻求帮助。

第四,我们也要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要及时的处理。

谁说成年人就一定会是心理健康的?我们会面临各种问题和各种困境,当压力过大的时候,我们也会出现短暂的心理问题。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不要害怕不要忌讳,要相信医院和运动。及时的作出调整。内在的营养也是要跟上的。就如同记者问李玫瑾教授,每天面临都是阴暗和犯罪,如何让自己的心理还保持健康的。李教授说源于自己的专业是哲学。是的多读书。你就能够及时的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也更能够正确的面对。

第五:从小被溺爱的人容易心气高而能力低。容易产生系列问题。

再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给到孩子必须的,接纳,尊重和爱。其他的都是过多的提供。要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得到,会让孩子更容易面对生活想出解决之道。

每天看书为啥要输出。因为输出的过程就是对所看知识的再吸收和理解。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吸收也不同。我相信持续的力量。谢谢大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