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小说灵遁者国学智慧周易文化

灵遁者油画作品《关系》:有时候我会害怕拿起画笔

2020-07-04  本文已影响0人  灵遁者国学

灵遁者油画作品《关系》。尺寸:30×50cm

作品欣赏:少即多,颜色与颜色,颜色与线条,线条与线条。当你不同角度去理解抽象油画的时候,你联想会扩宽10倍,甚至100倍。这幅简单的小画,在表达一个极大的主题”关系“。什么关系?是依赖还是交错?显然画面中给出的答案是一切皆有联系。

有时候我会害怕拿起画笔,因为我怀疑自己,我看着自己画的东西,带有一种“脏”颜色,但我清楚,我可以做到干净的画面。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去那样画。我会害怕拿起画笔,怕有一次歇斯底里之后,终于不会再拿起画笔,也终于不会再写一首诗歌。

所以这时候你大概要意识到文化底蕴对于一个人有多重要了。没有文化底蕴的艺术家,如海上浮萍,纵然潇洒,终归懦弱。而有文化底蕴的艺术家往往能在激情或者激愤中创作,但创作完成之后归于平静。甚至不能创作完成,也能坦然处之。

天才常有,海子,顾城,梵高之类都是,他们以出色的文字或者画笔驾驭能力来表达情感,但不若老子之类的圣贤可以宠辱不惊。电视剧《天道》也是一个“解释”,如何对面生死,不同的人不同,但文化基因强大的人,生命力会更强。去读读《道德经》,去看看赵无极的抽象作品,也去看看张大千的泼墨作品……或者你就能从中有所感悟。

艺术情感与任何人而言不可或缺,哪怕他真的把画家当“泥瓦工”,他也认为那是在创作美。通常人们会谦虚说我不懂艺术,我看不懂——事实上他们还需要时间感悟,需要时间去经历而已。——灵遁者

再给大家分享一下赵无极先生的艺术观点:他说画画要「经济」,也就是说要能从简单裡看到丰富,从少裡看到多,但不是表面的多。换句话说,就是简单裡要有东西看。

有的人功夫很好,可他画的画让人看了累得不得了。他画得累,看的人更累。

好的画,就算他自己画得累,可别人却看不出他累。就像林布兰的画,画时并不是不累,但是人家看得不累,是精采的好画。

中国古代的好画也是这样,比如范宽(北宋,990~1020),他功夫很好,但你觉得鬆得很,看得很舒服;倪云林(倪攒,元末,1301~1374)也是,淡淡几笔,却表现了很多东西。

怎样既画得简单,又包含很多东西呢?

就是要「中肯」。如果中肯,力量就大,不中肯,摆了很多东西也没用。

你们画画总是注意小的东西,萝哩萝唆,我总是要求你们单纯、再单纯、简单、再简单。

2.看整体,不是看小趣味

画画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的理论,我觉得理论越少越好,只要能把眼睛和手结合起来就好了。然后要学会观察和控制画面,画的时候一开始就应该整个来,不要一开始就找小趣味。比如画人体,起稿时要把人体连同背景一起画,不要单单地画人体,否则关系不容易找到。

一笔动,整个画面都动。这裡动,别的地方要呼应,要连起来画。格局不打破,就根本没办法画,非打破不可。

你们常会优柔寡断,没有信心。不要管它,画下去再说。动一笔算不了什么,「刷!」刮掉就行了。不要为了一笔好,让别的将就它,这是个大毛病!

改画的时候,也要整个改,不要将就一两笔。看这裡一笔好,就照这个地方搞,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整个好,才是好!

有了整体后,再来求变化,但是要注意这个变化不要牺牲了整体的感觉,也就是说,要保持整体,在裡面变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