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塘文化习俗

2023-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唐游记

一年中,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重要的数春节。江西南丰县紫霄镇藕塘除现有桥板灯,八十年代之前保留有戏班、回娘家、观音诞、抬菩萨等传统民俗。此外,1976年10月之前(文化大革命),还有跳竹马习俗。

一、春节篇。

春节俗称“过年”,从农历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来年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气氛隆重、场面热闹,持续时间长,但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迎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祖祭神活动,传说有一种叫“年”的野兽,每当寒冬将至,出来食人,使人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这种凶恶的猛兽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在“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燃起熊熊大火,“年”听到爆竹的响声,便逃走了。以后,人们便开始以“挂红灯、放爆竹、吃年饭”来庆祝新年。

(一)腊八粥。

农历腊月初八称“腊八节”,其渊源与上古时代的蜡(音读 Zha )祭有关。每当农业生产获得丰收时,便认为是天地万物诸神保佑的结果,于是就举行盛大典礼庆祝农业丰收,称为大蜡。蜡祭仪式结束以后,要用新产的黍米作粥,大伙儿聚餐,欢度佳节,最普遍最重要的是喝“腊八粥”。

腊八粥主料有红豆、绿豆、豇豆、扁豆、豌豆、蚕豆等各色莲豆,米类有籼米、大米、糯米、粟米、黄米、小麦、大麦、滚麦、燕麦、玉米、高粱等。腊八粥的佐料,习惯在桃脯、杏脯、果脯、梨子、大枣、栗子、柿子、瓜子、莲子、花生芝麻、松子等里选择。各家各户根据喜好、习惯以及实际情况选用八主八佐,这样熬出来的腊八粥,色泽斑斓,味道极佳,吃时绵软而又不糊口。

(二)祭灶。

送灶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官府在农历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在农历腊月二十四。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厨房摆上桌子,供上糖饼,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焚烧纸钱,磕头礼拜,鸣放鞭炮。男主人通常还会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饼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于是在除夕之夜又有一个接灶仪式,但通常只在灶龛前燃炷香、焚烧点纸钱就算完事。

(三)扫尘习俗。

扫尘是一种春节前全民大扫除的传统习俗。举行过祭灶后,通常选择晴天里外掸尘扫除,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等,特别是厨房间,锅灶、碗筷、案板、橱柜等都要重新清洗干净。

扫尘的“尘”因与“陈”谐音,过年前扫尘,寓意“除陈布新”,就是表示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等统统扫出门。扫尘这种传统的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同时也是家家户户焕然一新迎接春节的一种新气象。另外,每个男子在过春节前都必须剃头洗澡,我想这应该是对“人”的一次大扫除,如果过年前不理发,等到正月里面再理发,那样会不吉利。

(四)置办年货。

祭灶过后,家家户户开始忙着置办年货。女主人在家忙着磨豆腐,准备各种小吃。男主人会请屠夫回来宰肥猪,于是村里人可以直接上门称就行。

为迎接新年,全家准备新衣、新帽、新鞋,称作翻翻“行头”。对于岳父母等健在的,女儿女婿还要在节前抽时间到岳父母家去送些年货,以表孝心。因此所送的年货中,通常都少不了孝敬老母亲的副食品、孝敬老父亲的烟酒。另外,如家里有人外出,不管相距多远,也不管工作多忙,通常也要在除夕前务必赶回家团聚。

(五)除夕习俗。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俗称“三十晚上”。除夕早饭,通常是用干菜、豆腐、肉等混合在一起。吃完早饭,家家户户开始忙着一年之中这顿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中午要设祭桌,桌上摆各种菜,家中男丁跪拜,焚化纸钱。也有人家是到祖坟上去焚化纸钱。

除夕下午要将水缸挑满水,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缸满就是财气多;米缸要盛满米,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这叫做“聚财”;油灯添满油,预示子孙后代旺盛。

(六)年画春联。

1.年画。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内容通常是寿星、紫微星、福、禄、寿以及梅兰竹菊等花鸟图,也有的是表示五谷丰登的春牛、活泼可爱的娃娃,如《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年画。年画贴在墙上通常不揭下,要到第二年再贴新年画的时候才揭去上一年的旧年画,以示除旧迎新。

2.春联。门对,古代悬挂桃符来驱鬼辟邪、迎喜接福是春联的萌芽,相传蜀后主孟昶题写的“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春联。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对联的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

3.福字。春节贴“福”字与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有关。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子为穷神,并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老百姓知道这件事后,家家户户就写了个“福”字贴在门上,这样穷神就不敢来了,从而保住了家业。久而久之,春节贴“福”字就成了老百姓求吉的习俗。

“福”字通常在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红纸上,沿对角方向写。一般贴在房门上、粮仓、灶台、水缸、猪圈、牛栏、鸡舍等地方,以祈愿新年多多福气、福运。有的还把“福”字倒贴,取“倒”谐音,寓“福到了”之意,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集市上还有专门出售“福”字的地摊,那“福”字被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如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4.挂廊。将一刀红纸(100张纸称为一刀纸)裁成所需要的若干份,然后垫在羊油制作的蜡板上,用锥刀再进行精雕细琢出各种图案,图案通常有财神钟馗等一众神仙,也有花鸟和吉祥寄语等。一般张贴在粮仓、灶台、水缸、猪圈、牛栏、鸡舍等地方。

(七)吃团年饭。

团年饭,又称年夜饭。过年无论相隔多远,工作多忙,总希望回家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团年饭,饱含着人们对家庭温馨的向往、对亲情的留恋、对父母儿女的牵挂。丰盛的佳肴盛馔必有鱼,“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并且这盘鱼通常不要吃完,要留点到第两天(其实也就是来年了)再吃,寓意年年有余。团圆饭摆设在堂屋大厅,全家老小团团围坐。家庭成员的成年人中,即使平时不会喝酒,此时也要多少斟点意思意思,尤其是做晚辈的必须向长辈敬酒,祝贺新年愉快、身体健康;还有家庭成员之间,如平时有什么疙疙瘩瘩,此时也都不再提起,同时还会因相互敬酒而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吃完团年饭的下午,要将水缸挑满水,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缸满就是财气满;米缸要盛满米,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叫聚财。

(八)除夕守岁。

除夕守岁,全家老小欢聚一堂,彻夜不眠,熬年守岁,共享天伦之乐,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守岁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既有对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即将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的希望之意。据说守岁还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除夕晚饭后,大人忙着炒花生、瓜子,长辈给后辈分发压岁钱,然后小孩子们就在院子里鸣放鞭炮、礼花。鞭炮品种多样,除了传统的百子鞭炮、单响、双响的花炮外,还有如今取了文雅、富于诗意地名称,如金菊吐艳、飞雪迎春、仙女散花、白雪红梅等,还有百头、千头、万头,甚至长达十万头的巨型鞭炮,真是应有尽有,五花八门。

忙完这些后,全家人就围坐在火盆边,一起烤着蓖麻杆火(寓意“节节高升”),磕着花生、瓜子,或聊天,或打扑克牌等,守候新春的来临。

(九)初一习俗。

新年钟声一敲响,家家户户开始鸣放鞭炮,借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节日欢乐气氛,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家乡有“开门爆竹”一说,即新年到来,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地爆竹声除旧迎新。新年鸣放鞭炮,相传与古代驱逐一种名叫“年”的独角怪兽有关。

凌晨起身,先洗漱,后向长辈拜年。长辈受拜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接着,全家团聚在一起吃汤圆,俗称“元宝”,象征团圆之意。当然,新年还有一些忌讳,如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能打碎杯、盘、碗、碟,如果不慎失手打坏时,就要赶忙说“岁岁(碎碎)平安”或“落地开花”之类的吉利话来破解;不要扫地、倒垃圾,否则会把财富也都扫出去等等很多;不能说一些不吉利的话,像死、鬼、杀、病、穷等不吉利的字眼,对于家中有小孩子的家庭,大人虽然千叮万嘱过年不要乱说话,但是小孩子难免会忘记了而脱口而出一些所谓的禁忌语言,于是大人对此都会预先在墙上贴写“童言无忌”的红纸条。

(十)拜年习俗。

拜年,走亲访友,表达相互间的祝贺与祝福。从初一开始,外出相遇时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俗话说:“初一崽,初二郞,初三初四拜团坊”,就是初一全家人以此由晚辈向长辈拜年;初二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初三开始就是亲友、邻居、街坊互相拜年。不过对于邻居街坊之间,基本都是从初一就开始互相拜年了。而出嫁的女儿初二都要带着女婿和孩子回娘家探亲,其实这就是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通常要带一些礼物去,以表孝心。

回娘家。

新娘出嫁三天便回门,称为“归宁”“三朝回门”“头转客”,含成家不忘娘之意。女婿拜见岳父母,表示感恩戴德之意,藉以增厚姻亲之谊。大多上午接受邀请,中午聚餐,日落前回家为宜。新郎要带礼品,如橘子、苹果(甜蜜)、香蕉(招呼)、 饼或柑(怀孕)、酒等礼品(均取偶数),赠予岳家。女方应准备回礼:米香、糯米糕、桃饼、蜜饯等。至于全村人集体的回娘家活动,一般设在每年正月初二、初三,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如果举行集体活动,可以不限年龄,女子穿旗袍,男子穿唐装。游村线路:响祠集合——祠堂祭祀——村中池塘绕圈——唐妃江——庙下八堡殿祭唐妃像——回响祠聚餐。

(十一)其他民俗。

正月初一开始,舞狮、跳财神,敲锣打鼓到各家各户参拜贺年讨要赏钱。锣鼓一敲响,财源滚滚来;跳财神则身穿蟒袍玉带,脚蹬朝靴,手捧“天官赐福”“招财进宝”之类的匾牌,每到一户门前都舞跳一阵,向户主展示手捧的匾牌,以示财神向户主赐福增财。也有一些唱小曲歌谣的、耍猴的、说吉利话的,或拿着写有“招财进宝”等吉利语句红纸条贴在人家门上的,也趁机挨家挨户地讨点馒头或赏钱。此外,还有回娘家等活动。

初一至初八分别是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谷日。初一到初六分别不能宰杀鸡、狗、猪、羊、牛、马。印象中最深的就是人日那天,小孩子要到提着篮子到村上各家讨要馒头什么的;初八是谷子的生日,传说这一天如果天气晴朗,当年则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如果天阴,则当年五谷歉收。

正月初五、十五、二十五,老家称过小年。过小年的习俗基本与正月初一差不多,也是早上起来先鸣放鞭炮,然后吃汤圆或水饺,晚上炒花生瓜子等。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古称上元节,是新年过后的第一个月圆之日,也是新年后的又一个欢庆高潮。元宵节是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节日,广大民众要举行舞龙灯、猜灯谜等各种娱乐活动。

元宵节最热闹的习俗就是元宵节晚上各式各样的彩灯,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阖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传说与唐朝皇帝李煜犒劳屡建奇功的大将郭子仪有关。

三、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古称“龙抬头”。正值惊蛰以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中的虫兽开始从冬眠中醒来,“龙”也从沉睡中抬头醒来开始活动。龙,象征着云雨,意味着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传说正月剃头死舅舅,于是“有钱无钱,剃头过年”。春节前剃得头,到了农历二月初二已经一个多月,此时正是需要剃头的时候。

四、清明节。

清明一般在阳历4月5日,正是春耕春种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每逢清明,人们总要抽出时间去祭祖扫墓,追忆先人,饭前先设祭桌,供上先祖画像或牌位,摆设酒肴、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焚化纸钱,最后全家依尊卑长幼先后跪拜叩头。

清明节下午扫墓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包袱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用白纸糊一大口袋,上面写上收钱之人的名讳,内装冥钱。焚烧纸钱时,还要到相邻的一些不知名的坟墓前也烧点纸钱,称作“打发外祟”。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端阳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里面一般放红鸡蛋),备牲醴”。

人们把插艾叶和菖蒲插于门楣,寓意驱魔驱鬼之神效。艾,又名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由此可见,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所谓香囊,就是用边角彩色丝布缝成娃娃、葫芦、菱角、粽子、藕等形状的彩色布袋,内装艾叶、雄黄、朱砂、香药等香料,清香四溢。

每到端午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民间长久盛行的又一传统习俗,传说也与屈原有关。相传汉朝时,一个汨罗人在江边行走,忽见屈原迎面而来,面黄肌瘦、愁眉苦脸,于是问其原因。屈原回答:“你们为了祭祀我,投入江中的米饭、菜肴等都被蛟龙吃了。以后饭菜可用芦竹叶包裹、灯心草捆紧,这样蛟龙就不敢吃了。”

六、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古称“天贶节”。天贶节据说与宋真宗赵恒有关,传说某年六月初六,宋真宗赵恒声称上天赐给他天书,于是定于六月初六这天为天贶节。

“六月六,晒龙袍!”传说六月六这天玉皇大帝要晒龙袍。于是家乡也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不怕虫咬不怕蛀”的说法。如天气晴朗,家乡有翻晒“红绿”(即五颜六色的各样衣裳)的习惯,相传这天晒过的衣服整个夏天都不会霉烂,也不生蛀虫。另外传说六月六这天洗过澡,整个夏天不生痱子;妇女在这天洗头,整个夏天头发不腻垢。

七、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也称“中元节”。起源与道教有关,道家有“天官、地官、水官”三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上元节就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节就是农历七月十五的“鬼节”。

七月十五据说是鬼团圆的日子(八月十五,是人团圆的日子),因此,家乡把“七月半”与清明节、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也有称“祭祖节”,主要祭祀活动是为祖先送寒衣)并称为一年中的三个“鬼节”,其习俗基本都是围绕祭祀祖先而举行的各种各样祭祀活动。

七月半晚饭前通常先在家祭祖,设祭桌,供上先祖牌位,摆设酒肴等供品,烧香秉烛、焚化纸钱,最后全家依尊卑长幼先后跪拜叩头。晚上,还要在三岔路口烧些纸钱,以祭祀那些没有后人的野鬼。

八、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相传这天夜晚,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时,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祈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而在晴朗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1.穿针乞巧。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玉石为针。”

2.喜蛛应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放在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由此可见,历代验巧制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3.投针验巧。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倾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正矣。”

4.种生求子。旧时习俗,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覆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5.供奉“磨喝乐”。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

6.拜织女。少女少妇们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才开始分散。

7.拜魁星。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魁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叫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8.晒书、晒衣。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便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太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好乖乖地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世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

9.贺牛生日。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

10.吃巧果。巧果款式极多,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摊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

九、中秋节。

“中秋”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主要活动均围绕“月”进行,又称“月节”。中秋始于宋朝,到了明清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1.节日起源。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2.节日习俗。中秋祭月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影响到民间。

3.文人赏月。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地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大约始于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时,形成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世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4.民间拜月。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5.月光马儿。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存的世俗形象。

6.兔儿爷。兔儿爷的起源在明末。到了清代,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傅、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7.中秋宴俗。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

8.玩花灯。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过节要玩灯,主要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

9.花灯。南方有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小孩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支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型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

十、重阳节。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又有举办菊花大会的习俗,年重阳节定在公历10月26日。

1.节日起源。其一: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汉代《西京杂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其二: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

2.节日习俗。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又称“茱萸节”。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辟邪去灾。此外,重阳放风筝始建于春秋时期。

十一、方言

藕塘方言虽是江右民系,但口音兼有楚、吴、客家话吐音,与南丰县城话有区别。如:喝茶抽烟吃苦吃不消读“食茶食烟食苦食不消”。其他方言读法:是读“学”、太阳读“热头”、我读“我个”、下雨读“落雨”、站读“起”、月亮读“月光”、白天读“日介”、一个半月读“介半月”、花读“罚”、房读“屋”、绳读“索”、汤匙读“调羹”、种稻田读“作田”、插秧读“栽禾”、雄读“公”、雌读“母”、蔬菜读“青菜”、年轻男子读“了仔”、年轻女子读“细人客”、妇女读“妇孪人”、儿媳读“新妇”、出嫁读“行嫁”、怀孕读 “有好事”、服中药读“食茶”、穿衣服读“着衣裳”、洗脸读“洗面”、口渴读“嘴燥”、砍柴读“斫柴”、说话读“话事”、高兴读“快活”、这个读“个介”、客气读“拘礼”、哭读“啼”、姐姐读“姊姊”、爸爸读“爷爷”、妈妈读“娘”、儿子读“崽”、鞋子读“孩里”、袜子读“水祙”、厨房读“去雅”、笨读“跌东”、很烫读“老烧”、很差读“老缩”、躺下读“困到”、别理他读“莫里接”、吃晚饭读“些雅饭”、回家读“切屋里”等等。

随着现代语言、外来语言的进入,方言也在发生微变。但是,藕塘话毕竟是方言,这种积重沉淀的文化底蕴熏陶着藕塘人独特的秀气。


联匾荟萃,才聚藕塘──拍摄藕塘唐氏宗祠庭院.jpg
藕塘女子穿明代服4.jpg
微信图片_20200628083134_副本.jpg
貌似嫦娥飞月下,贤如甘露洒宗堂──2000年藕塘村民在江边洗衣景观.JPG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