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卡拉OK——随笔2019-07-26
生活之余,我喜欢读读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当然,仅限于读,自己是不敢去写的,因为构思一篇小说,要有生活阅历,要有观察力,要有文史哲为主的知识储备,要有语言的敏感度和把握度,要有精细缜密的思维及谋篇布局的能力,要有不拘一格的创新性,要善于讲故事,要有持之以恒的写作热情,还必须有那么一点可遇而不可求的灵气和才气。所有这些组合起来,仿佛皇冠上的珠宝,可望而不可即。客观地评估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有数的,自然就退而求其次,不钻那牛角尖,做个观众也好。
在台下时间久了,我这观众的口味也养刁了,非名角大腕挥洒自如、淋漓尽致的表演而不过瘾。
不过饕餮大餐吃多了,偶尔也须换换口味,来点儿清粥小菜,所以有时候上简书逛逛,自己写几笔随笔,也看看其他人的文章。
简书是一个自由的网络写作平台,这里的每个人都有一支笔、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可以随心所欲演唱着自己的文学卡拉OK。众声喧哗中,要去侧耳聆听,辨别出中国好声音就像沙里淘金。我不是文学编辑,自然也不会耐着性子一一审稿。偶尔,遇到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就随意点开看看,兴之所至,留个言,评论几句。歌星喜欢炫技飙海豚音,跟观众打招呼、握手;观众也愿意喝个彩,送送花,或者临时客串一下评委,装模作样过把瘾。本来,这算是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可是,我有时候也会淘气一下,促狭一下,对卡拉OK厅里某些人的唱功和唱法指指点点、挑挑刺,心里总有点儿自以为是,巴着别人把自己当成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白求恩大夫。当然,这是一种妄想。
不过,接下来的好戏比卡拉OK还有趣,像欧亨利的小说一样峰回路转。
很多画着美美的妆,打扮得漂漂亮亮、潇潇洒洒的歌星,前一刻还忙不迭向观众微笑致意,似乎很有亲和力。我这天真的人,也因此错误估计了形势,以为说者能畅所欲言,听者能从善如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谁料卡拉OK之星反应极快,一听到观众席上发出不同声音,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瞬间变脸,甩掉麦克风,不顾聚光灯还雪亮地照着,横眉冷对,怒目圆睁,口暴粗言,做势要抡膀子砸人。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再傻,也能看出这声嘶力竭,面红耳赤的阵势是真心动了肝火。台上雷声般的一连串质问,如滚滚黄河之水排山倒海般向我涌来,眼看就要堤毁人亡。逃吧。识时务者为俊杰,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如今,惊魂已定,痛定思痛,该反省了。
确实也怪我,害得这些歌星歇斯底里,仪态全失,舞台形象被严重抹黑,也伤了粉丝们的心,罪过罪过。我想,再遇上这些卡拉OK之星,还是敬而远之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