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情喜剧你爱看吗
这个题目乍听上去挺矛盾的,既然是喜剧为什么要煽情,煽情不就是让感性做了主导,对某个人在某个场景的某个剧情里产生共鸣之后的怜香惜玉吗?或制造悲愤,或制造哀怨,硬贴上同命相怜的标签,制造出感同身受的同理心,恨不得集结所有一样的弱势群体,凭借人多力量大的蛮劲把所谓的“天下不公”踏平。如果真会这样,疑惑产生了:创作人的心态是什么?他想表达什么?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网上有很多朋友对类似话题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某些创作中给出的包袱不够紧凑,内容撑不住大众的心理,所以只有靠着煽情来绑架观众的同理心;还有的说,真正在做纯喜剧的创作者,虽然内容有了,也一定程度的满足了观众,给出了笑点,可是因为不够严谨,涉及到了政治层面的敏感区,导致后来不得不改变方向,用煽情来填补节奏;更有一种已经上升到了哲学性的思考,说喜剧本就来源于悲剧,用煽情的方式是为了升华整个故事,给人思考空间的同时也提高了作品的深度。各抒己见,众说纷纭。
一个作品的创作初衷是以什么作为基底,如果它本就是一个悲剧,只是在创作时用了比较轻松的方式去表达,在表达中给出开放性的思考,没有限定性,相对自由化,不让故事过于压抑,对于在幕前寻求放松和享受短暂愉悦的观众来说,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去感受轻松比感受压抑会强很多;如果作品本身的大结构就是喜剧,创作者为了强调大团圆式,来之不易的美好,用一些煽情的创作手法来提亮整个作品的结构性,做到悲与喜的反差,来突出喜剧笑点背后的深意。
无论是出自什么样的方式,每一个作品的诞生,肯定包含了创作者多方面的思考;无论从哪一方面思考,每一个作品都会有一个中心。创作者围绕中心展开创作,通过什么样的镜头,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手法……..那是每一个创作者根据自身对作品的了解,加上他的知识储备,最后凭借那股“干就对了!”的劲头,把敢想付诸实践而已。
其实,我们都想很单纯的面对自己,面对生活,面对这个世界,就像还没有长大的孩子一样,可是孩子终究会长大,而我们也曾经单纯过。如果世界在我们眼里已经变得越来越抽象化,复杂化,那是因为我们有了知识,有了思想,有了对世界更深入的思考,我们在“进步”的道路上不断前进。面对繁重的工作,竞争的压力,生活的琐碎,偶尔邀请那个单纯的自己出来坐坐,晒晒太阳,侃侃天地,在自己的剧本里给他一个可以随意发挥的小角色,不会影响大局观,却能让他感受到“我还在”。
很多时候,一个事情如何发展,结局又会怎样,没有必要去深入挖掘,更不用拿出来评判是非。能让你知道的就不会让你猜测,不想让你知道的,所有的讨论都是在自圆其说,自得其乐罢了,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
《人性的弱点》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克服我自己身上的局限性已经够忙了,哪还有时间去埋怨上帝没有把天赋公平分配给每一个人。”我们总是愿意花时间在别人的是非中,却甚少会反观自己的人生。别人的人生是故事,自己的人生也是别人眼里的故事。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