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发掘华夏文明中的中医智慧

2018-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4132W785

在医疗等各项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全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机,然而中、西医几乎是素手无策,我们该怎么办?在没有科技手段的远古时代是如何养生和治病的?

科技手段到今天才发现“疑似经络的器官存在”,而我们的祖先已经内视发现和应用经络近万年了,到底哪一个更让你震惊呢?一部《大医精诚》道出了祖先“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智慧和德行,告诉我们真正的中医乃“上医”,上医可医天医人。由此看来,我们要想解决当下人类的健康危机,必须追根溯源,到古老的华夏文明中去寻求祖先的智慧了。

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证实,中国传统中医不是狭义的“医”,更是人类认识宇宙自然、了解生命真相、防治疾病与养生的科学,是可以解决全人类疾病、健康难题的智慧宝库。但现在的中医与传统中医出现了文化传承的断层,现代中医已经“失魂落魄”、失“心”了,因此失去了生命力。

在历代的古籍经典、医学典籍、名医实录案例中,都有对魂魄与人体生命的记载。

人由精气神组成,其中神是精和气的主宰。“神”包括意识、魄和魂,是人体生命无形的架构。西汉《淮南鸿烈》曰: 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形即血肉之躯,是生命的房子;气是经络里的能量,是人体机能的动力;神即灵、是心,为生命的主宰,是生而为人的标志,人体的各个脏腑都具有神、魄。

魂魄理论是中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但魂魄理论一直未能彻底阐明,生命本然存在的魂魄,完全被无知者定义和演变成某类心理学范畴及意识形态,唯恐避之不及,严重影响和阻碍着广大医者以及人们对魂魄的正确认知。东晋著名的医药学家葛洪在其代表作《抱朴子内篇》中言:人无贤愚,皆知己身之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黄帝内经》曰:“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由此可见,若没有“魂魄”,“失神”人不就是行尸走肉吗?缺失魂魄的中医完全违背人体真相,还怎么可能为“医”?因此,挖掘魂魄真相及其对生命健康的作用,是传承、发展传统中医的迫切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古籍经典关于“魂魄”的记载论述举目皆是:《左传》云:“人生始化曰魄,即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又云:“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隋唐间儒家学者孔颖达注解说:“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

大哲学家朱熹在《朱子语类》明确阐述:精气就物而言,魂魄就人而言,鬼神离乎人而言。

《说文解字注》曰:“魂,阳气也。魄,阴神也。”《人身通考·神》说:“神者,阴阳合德之灵也。惟神之义有二,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智思虑之类皆神也。” 又说:“人身之神,惟心所主。

《太上老君内观经》谓:“动而营身,谓之魂。静而镇形,谓之魄。”这些古籍经典昭然若揭,魂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医典关于“魂魄”的最早的记载出现在《黄帝内经》: “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祖先早已知道人体生命构成,肉眼仪器所不能见的经络、意志、魂魄等,本来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关于魂魄与疾病的关系:

《黄帝内经》之《灵枢·本脏》曰: “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邪哭使魂魄不安者,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宋代医家夏子益《奇疾方》云:“凡人自觉本形作两人,并行并卧、不辨真假者,离魂病也。”

《类经·藏象类》以“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包括其病理,并言明了神与魂的生理、病理关系是: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乎神,故神昏则魂荡。

汪蕴谷在《杂症会心录》言:“气足则生魂,魂为阳神。精足则生魄,魄为阴神,合而言之,精气交,魂魄聚。”

综上所述,魂魄是古代医者治疗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一切病皆与此相关。

关于“魂魄与病死”最直接的论证是晋代神医葛洪,屠呦呦受到他的启发发现菁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葛洪在其代表作《抱朴子内篇》:人无贤愚,皆知己身之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

《素问·刺法论》曰: “人虚即神游失守卫,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本病论第七十三:“人气不足,天气如虚,人神失守,神光不聚,邪鬼干人,致有夭亡”。

因此,三魂七魄与生命息息相联,更主宰着人体的阴阳及阴阳之气的强弱与平衡。

魂魄是人病、死及健康的关键,任何忽略甚至否认魂魄存在的认知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又怎么可能从根本上找到和解决人体疾病、健康的根本问题呢?所以,挖掘、研究“魂魄”是还原生命真相、完善生命科学、响应号召,是挖掘、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钱穆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在其著作《灵魂与心》中有12篇文章谈到他对魂魄的相关研究。

徐文兵先生是中医师、高级中医讲师、中医教育家、身心医学专家,在他《字里藏医》说:魂魄是道家和中医的基本概念,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另外,失魂落魄、魂飞魄散、三魂七魄、勾魂摄魄、神魂颠倒、魂不附体、惊心动魄等成语,还有“下笔如有神”、灵感、魄力、灵性、灵气等等都是见证魂魄的端倪。

追根溯源,无数古籍经典见证,天人合一是包括中国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和归属。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义》曰:“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庄子·齐物论》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郭店竹简·语丛一》:“知天所为,知人所为,然后知道。知道然后知命。”宋朝“二程”被称为旷世大儒:“天、地、人,只一道也。”宋朝著名儒学集大成者朱熹曰:“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既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

由此可见,“天人合一”乃是中国传统文化“学”之源头,故北宋哲学家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外篇》曰:“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

《黄帝内经》每一篇对话都在阐述人的生、长、感、病、寿、死等等,无一不是与天相应、相通,受制于天。“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经水》曰“与天地如一。”

《礼记·礼运》曰:夫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其天地之心也。天地之五行与人之五行、天地之阴阳及人之阴阳、人天之生灭都合于德,归于道,本为一也。故曰天时、地利、人和,要顺应天时、合乎地利,一切天时、地利是好是坏,是福是祸都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什么?取决于人内在魂魄之神、灵、心也。故真正的中国中医是“上医”,是天人合一者,可依天医人、依人医天,医人即是医天,医天即是医人。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呼唤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中医回归正本清源,解决全球健康危机。

历经历史的洗礼,华夏文明成为四大文明中亘古不变的一枝独秀,就是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来源于天人合一、正本清源,具足真正的灵性和灵魂。钱穆老先生曾说:中国的“天人合一” 思想是对全世界最大的贡献。天人合一合的是什么?是神、是灵、是心,是意识、魂魄皆回归本源。

时至今日,传统文化已经失魂落魄了,魂魄二字也就剩下一具空壳,很少有人知道它真正的含义了,从有史以来的古籍经典到量子物理科学、现代医学,无不证实魂魄是人体本然存在的事实,现在是该为魂魄平.反昭雪,让其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之源的时候了。

首都医科大学2004年12月第6期文刊【摘要】中指出:“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缺乏关于神魂魄理论的内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涉嫌唯心论,从教材中彻底删除,至今未能恢复,致使许多青年中医不知神魂魄为何物,或对其存在有很大误解。神魂魄理论是中医理论中的瑰宝之一,是科学理论,值得认真发掘整理,应该在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恢复其相关内容。”

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中医文化的传承断层在魂魄,导致很多中医从业者不知道“魂魄”,所以,“魂魄与生命健康”是我们必须深入发掘和研究的领域。

“深圳紫薇圣医堂咨询有限公司”完全致力于挖掘、研究、传承以生命健康和中国中医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申请成立“魂魄研究中心”,旨在弘扬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精神,破除无知的迷信,引领人们正知正信,让中医回归正本清源。为广大致力于挖掘、研究中国中医、生命健康、传统文化者,创建学术研究、交流、咨询平台,共同挖掘、研究、找到疾病真相,为解决人类的健康危机贡献力量。

深圳市紫薇圣医堂咨询有限公司

刘少丰

2018年 8 月 10 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