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第三第十五章——好问也是礼

2023-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旭日老师

【原文】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译文】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感悟】

这一则的内容拓展了我们对礼内涵的认识。细细品读,有以下两点感想。

一、在孔子那里礼仪是一种形式,往往跟相关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比如前面讲到的,有的时候礼仪是形式,仁德是它的内容,有的时候真挚的情感是他的内容。在这一则之中,孔子认为勤学好问,谦虚好学也是礼仪的内容之一。因为在孔子的心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勤学好问,弄懂每一个问题。所以他认为多问为永,不懂装懂就是一种失礼。

二、太庙本身就是要求对国君和大臣最讲礼仪的地方。太庙中供奉的都是历代先君,国家的重大祭祀,国家的重大事件都要在太庙中进行。在太庙中反复了解历代先君的英雄事迹。这本身就是对先君优秀品质,伟大功勋的怀念,对自己的一种激励。这就是设立太庙的根本所在。所以真正的祭拜太庙不仅仅是举行一个仪式,献上一些祭品,还要了解他们的英雄事迹,传承他们的优良品质,发扬光大他们的精神,守护好先君遗留给我们的江山,治理好先君传给我们的国家。这不仅仅是国君一个人的事情,也是所有大臣的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事问就是一种内在礼仪——再现与怀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