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咨询师——自我成长的两个工具》1304天2023-06

2023-06-17  本文已影响0人  晴晖说

        大脑喜欢走捷径,因为这样最节能所以发生问题时,大脑会尽量减少思考,把问题归因于外部、他人,这是头脑在偷懒。所谓自我成长就是不断打破这种自我反应模式,给自己的大脑升级。

        给大脑升级,约谈咨询师是有效的一种方式,但是这需要机缘和条件,并且如果你自我成长的需求一直在,咨询师不可能时时在你身边。这里有可能帮助到你的两个工具。工具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跳出这个自动模式,慢下来,循着问题,进入新的思考路径。一个工具的底层其实就是一个不同的思维模式,使用工具,就是在用新的思维模式照镜子。新的思维模式带来新的视角,每次照镜子的时候都会有新的看见。当这个看见不断重复,持续一段时间,一些内在的固定模式就会被看见,这些特定的模式让我们启动新的自动模式。

        第一个工具,自我反思。以下是引发你自我反思的几个问题。

        1.记下这个时刻所发生的事件细节和感受;2.是这件事的什么部分、什么人,给我带来了这种感受?3.透过这个感受,我是不是看到,我对某个事、某个人、某个体验有某种期待?但因为这种期待落空了,所以带来了这种感受;4.我有这种期待,是不是因为我默认了某种观念、看法?这种观念和看法是谁、是什么影响了我,从而塑造了这种观念?5.这种观念/看法一定是对的吗?是值得我坚守的吗?需要改变吗?

        第二个工具,好时光日志

        去往我们想要的地方,我们需要的不是地图,而是一个方向怎么发现这个方向?需要回到内心,寻找到令自己愉悦的那部分经历知道自己做什么才是最开心的。寻找愉悦感,非常重要的线索就是参与感和能量值,也就是发现那些令人感到兴奋的、专注的、愉悦的时光,理解背后到底是什么,能让自己获得这种感受。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多的“设计自己的人生和行动”,让自己更多的获得这种感受。

        这个日志包括两个部分:

        (1)行动日志(在哪?、我的参与感如何?、我的能量值如何?)

        (2)反思(从哪里我发现了、学到了什么?)

        通过记录日志,更详细的去辨识,在每天我们从事的这么多项事务当中,哪些是最能激发我们能量和热情的。

上图来自《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以上这张图是来自于《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行动日志,左边的横线上是我们每天参与的很多很多活动,右边的两个仪表盘,分别代表了你觉得自己有多大程度很投入,以及能量值的高低。当我们不断的记录,就有机会去到第二个环节(使用第一个工具)——反思,通过不断记录的行动,发现什么对我们自己是愉悦的、有效的,而哪些事情会极大的消耗我们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