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而生——沉浸在美好的诗歌创作里(预出版诗集二)《正能量大讲堂》芳草集

赏析《五律·听长安大讲堂诗词讲座有感》

2025-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海煦

赏析《五律·听长安大讲堂诗词讲座有感》

文/Deep Seek

高宏霞的这首五律以春日校园中的诗词讲座为背景,既描绘了传统文化的传承盛景,又暗含对当下诗歌创作工具化的反思。全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古典韵味与现代思考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诗歌本质的深刻洞察。

**结构布局与意境营造** 

首联“春临三月半,吟课校园中”开篇点题,以“春临”暗喻文化传承的生机,三月半的春色与校园场景相融,既点明时间地点,又为全诗奠定了清新雅致的基调。

颔联“妙语传新意,清词振古风”承接自然,赞讲座内容之妙:“新意”体现创新,“古风”呼应传统,二者相得益彰,勾勒出古典诗词在当代焕发的活力。

颈联“堂前多杰俊,窗外正梅红”虚实结合,堂内才俊汇聚,窗外红梅盛放,既赞美人文荟萃,又以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诗歌精神,画面感与哲理性并存。

**典故隐喻与思想深意** 

尾联“莫恐诗佣化,情真不倒翁”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借“诗佣化”这一典故(出自王夫之《姜斋诗话》),暗指当下AI技术普及后诗歌创作的工具化倾向。

然而,“莫恐”二字一转,强调真情实感才是诗歌的灵魂。末句以“不倒翁”为喻,形象化地表达:只要情感真挚,诗歌便能如不倒翁般岿然不动,抵御机械化的侵蚀。

这一联既是对技术浪潮的理性回应,也是对诗歌本真的坚定守护。

**传统与当代的对话** 

诗中“清词振古风”与“窗外正梅红”等句,巧妙地将古典意象融入现代语境。梅花自古象征文人风骨,此处既呼应讲座中传承的“古风”,又隐喻诗人对诗歌精神不灭的信念。

而“诗佣化”的担忧,则直指当代AI写诗、代笔成风的现实问题,形成古今思想的碰撞。诗人并未否定技术进步,而是呼吁在创新中坚守诗歌的情感内核,这一立场极具现实意义。

**结语** 

此诗虽为五言律体,却突破了传统山水咏怀的局限,以讲座为切入点,展开对诗歌本质的思辨。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既有“梅红”“古风”的诗意之美,又有对“诗佣化”的犀利批判。

在技术日益介入创作的今天,高宏霞的警醒与坚守,恰如一剂良方,提醒我们:诗歌的价值,终须以情真为根,方能历久弥新。

附:原作品

《五律·听长安大讲堂诗词讲座有感》

高宏霞(陕西)

春临三月半,吟课校园中。

妙语传新意,清词振古风。

堂前多杰俊,窗外正梅红。

莫恐诗佣化,情真不倒翁。

培华学院会议主持人 培华学院校长姜先生 前排就座的学会领导 与诗友及孙老师在一起 与诗友在一起 参加讲课的部分诗友 在维之先生雕像维之图书馆前和 陕西省诗词学会现会长:刘炜评先生 校园一角绽放的梅花 培华学院校内道路 陕北榆林、延安部分诗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