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正确打开方式(番外篇)——读研的利弊分析
大学系列文章已经更新了3篇,涉及内容包括了所有高等教育模式的讨论(包含高自考、大学、研究生)。
★★怎样变成大学赢家?请戳:大学的正确打开方式(上)
★★研究生应该选择哪种导师?请戳:大学的正确打开方式(中)
★★不是本科如何完成逆袭?请戳:大学的正确打开方式(下)
今天是2017年考研第一天,这篇文章将与大家一起,梳理以下三个问题:
一、读研的价值和常见问题?
二、什么样的人适合读研?
三、如何把研究生读透彻?
首先讨论读研的价值。
1、现实意义
读研最明显的意义是能够刷学校和学历,把一般院校本科学历、专升本学历刷成名校硕士,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增加自己的助力。
2、潜在价值
读研最大的潜在意义在于能够重塑人的三观,让我们能更细致具体的了解世界的运行规则;同时,因为研究生3年都在专注于一件事情,能够培养出扎实的理论功底。
3、深入分析
什么学校值得上?简单来说,只要比原先大学环境好的学校都值得上。如果继续读本专业,还有考研的勇气,一定要选择985院校;如果考虑转专业,至少要保证考211院校且不能比本科学校差。
哪里的学校值得上?我的排序如下:梦想中的城市>一线城市>沿海城市>家乡>>其他
跨专业考研是否必要?只有一种情况跨专业考研是有必要的,那就是当你已经亲自通过社会实践认定与此专业有关联的一切相关性工作都不合适的时候。
举个例子,假如你是学计算机的,在本科时有过实习经历,已经厌倦了各种新语言各种前端后端,知道自己当不了码农,但是你发现喜欢教小孩,那么你读研可以继续选择计算机专业,因为信息技术老师也是与计算机有相关性的工作之一。
二战还有没有机会?有机会!个人觉得考研考上的几率为:二战>一战≈三战>>其他
稍做解释就是二战是经历了一战失败后深入反思积极准备的,是有经验也有战略战术的武装歼灭战。二战考上的每个人都会经历那痛苦的大半年,这段过程也是笔宝贵的财富。二战混日子的就洗洗睡吧。
三战考上的可能性也不小。四战以上的话就要进一步分析继续坚持的得失了。用两年三次机会进行考研尝试绝对是值得的,它的价值远高于毕业后直接工作赚的那十几万人民币。
然后看看什么人适合读研。
1、醉心学术的科学家
喜欢本专业的学霸,想把本专业作为自己事业的牛人。越好的学校里这类人越多,不多说了。
2、出身不好刷学校
大学毕业生太多,硕士也太多,只有好学校的高能力硕士才会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刷出一个好文凭绝对实用。
3、换个城市寻找机会
同是985院校,西北的大学与北上广的大学所接触到的资源是有很大不同的,城镇化程度越高的城市机会越多,通过考研换到一线城市是个不错的选择。
4、跨专业从零开始
发现自己本科学的专业真的特别厌恶,想换一个更喜欢的专业,通过研究生3年从头开始学习。
5、没想明白怎么活但不安于现状
接受考研的考验,就能换来3年质的提升。
最后说说如何把研究生读透彻。
1、以学术为目的读研
考研初试尽量考出高分,寻找有留学背景的大牛作为导师,积极争取出国做博士或者中外联合培养名额。次之则应在毕业前一年联系清北等超一流大学的博导。最次的应该争取本校的硕博连读或者硕转博名额。
2、以刷学校为目的的读研
这类同学应该在保证自己研究生不挂科的前提下,尽量多的接触学校和社会。接触学校的方式比如加入学生组织、创办社团、参与学校各社团组织的活动等。
接触社会就是进行各种公司实习。接触学校是接触社会的纽带,太多的实习机会是由团委老师、师兄师姐推荐来的。个人严重不赞成把临促短促当成实习机会,实习时就应该尽力去大企业学习,才能深刻理解社会。
实习时工资别太得看重,把那当成是学习。如果家境一般可以通过教育机构赚些外快,带家教是学生时代攒钱最快的工作方式,没有之一。
3、以换城市为目的的读研
想换一座城市作为事业起步堡垒的同学,在读研期间应该在保证课业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熟悉所选城市。比如多参加各种组织的线下聚会,通过与人交流了解城市优劣势,从而快速融入。
4、以跨专业为目的读研
跨专业的同学应该在研一学习各种专业课时迅速判断自己是否确实喜欢新的专业。如果确实喜欢新专业,想要把它当做自己的职业,那么请参考第1点。如果发现自己也不喜欢新的专业,那么在保证顺利毕业的前提下,尽快接触社会,请参考第2点。
5、没想明白怎么活而读研的
这部分同学读研期间应该多读读书,什么类型都涉及一些,不要被所学专业绑架住。上学时尽量多于不同学院的同学交流,用他们的人生给自己作为参考。与人说的多了,书看得多了,对自己未来的路就会有一些大体的框架了。
总的来说,考研是人生的一座里程碑,能够选择坚持到最后,就已经是胜利者了。考研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考研的过程更加值得珍惜和回味。无论结果如何,能够像这样坚持做好一件事的机会其实并不多了。
祝愿2017年考研的小伙伴们都能金榜题名。
墙裂推荐阅读: